我朋友摸过老鼠啃过东西有摸了我手机我玩后用滴露消毒液消毒,有洗了澡会的狂犬病吗 要打疫苗吗

患者信息:男 32岁 山东 青岛
病情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等):
我朋友摸过老鼠啃过东西有摸了我手机我玩后用滴露消毒液消毒,有洗了好几次手后有洗澡身上伤口会传染上狂犬病吗?要打疫苗吗?

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我朋友摸过老鼠啃过东西有摸了我手机我玩后用滴露消毒液消毒,有洗了好几次手后有洗澡身上伤口会传染上狂犬病吗?要打疫苗吗?

放心,即使你本人被老鼠咬了也不会得狂犬病,只有你本人被狗咬了才需要打疫苗。

同理,或者你被狂犬病发作的人咬了才需要打疫苗,间接的不会被传染。

狂犬病病毒脱离宿主以后存货几率很低很低。并且老鼠本身并不是狂犬病的携带者。注意,是狂犬病,不是狂鼠病。老鼠只能传染鼠疫。

楼主不用消毒了,完全没问题的。如果你心理不舒服的话,直接拿布沾取不兑水的滴露消毒液,把手机整个擦拭一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29
按您说的情况,您不会感染狂犬病,也不用注射疫苗。放心吧。
第2个回答  2011-09-30
你也太紧张了吧,这个根本不会,狂犬病毒的生存几率很小的,如果这都能感染上,那估计狂犬病人会N多了
第3个回答  2011-09-30
近段时间,在各地纷纷遭受下架的威露士面对各地媒体的口诛笔伐,疲于奔命,狼狈不堪,但是还是进行了相当快的换货行动,尤其以北京的速度最快。国家卫生部在北京,皇城根下岂敢造次?现在在南宁、北京、广州的商场中威露士的产品都是以新的、符合国家卫生部规定标签示人,并且悄悄地恢复了对威露士产品的正面宣传攻势。“威露士重新上架,销售正常”的报道逐渐见于报端,“商场对其销售前景乐观”的评论似乎也让陷于诚信危机的威露士看到一丝转机。
威露士盛起于“SARS”肆虐的2003年,之后不断地把自己包装成营销运作的成功品牌,迅速反应的成功案例,险些把自己“伪”德国产品的牛皮吹破,暴露出“假洋鬼子”的身份。在产品标签上,为了浑水摸鱼,诈取暴利,不惜把1:5的使用比例夸大到1:150甚至1:750,并且在消毒液中加入深色色素,给消费者造成浓度加大的感觉。威露士的种种劣迹,又岂能是一张小小的标签说明书所能掩盖的了的?
威露士公司三宗罪:
一 伪称德国公司,骗取消费者的信任
威露士初入市场所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英国的滴露公司,为了利用部分消费者“崇洋”的心理,刻意地把自己包装成德国公司、德国产品。
公司名称“莱曼赫斯”仿自于德国著名的化工原料公司“罗门哈斯”,针对滴露的“宝剑”牌,相应的在包装上突出一个西洋武士的“头盔头像“,甚至还为产品原料杜撰了一个荒诞的故事:“十九世纪,一支在印第安人交战中溃败的欧洲军队,逃进了一个热带丛林,部分士兵伤口化脓但药已经用完,随队的军医发现一片倒下上百年的树木仍未腐烂。这种权被当地士著人称为“Walch”,他们常驻用这种树汁蒸薰驱病。军医尝试从近长着的树中提取树汁,稀释后涂在部分士兵的伤口上,发现它具有奇特的消毒作用。后经多年的研究,从这种树汁中提取有效成份,最终确定了“威露士”消毒水的配方”
其实这个故事一点也经不起推敲,查遍所有的植物学巨典,也找不到一种叫“WALCH”的树。威露士杜撰出这个故事的目的只有两个:1 强调自己的“洋”出身; 2 说明原料来源的安全性—--植物提取液。可在产品说明的文字中分明是标明氯间二甲苯酚的主要成分,后者是一种化工原料,根本不可能从植物身上提取。
对比威露士前后更换的产品标签,“德国”和“故事”都不见踪影,威露士其实从去年开始,已经悄悄得把产品包装和广告宣传中的“德国元素“去掉了,产品好卖了,就没有必要再冒充“洋鬼子”了,况且“洋品牌”最近也越来越不吃香了。但是在毗邻港澳的广东地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德国威露士”的广告,那是因为香港电视的辐射。“威露士”骗完了大陆的消费者,发现香港人更好骗,于是把“德国威露士”的幌子打到了香港。
种种证据表明,威露士公司从一开始就处心积虑地利用产品名称和原料来源来欺骗消费者,在劣迹败露后又欲盖弥彰,这次标签上迫不得已的更改使威露士的谎言不攻自破。
细心的,懂英文的消费者其实还可以发现威露士的破绽:在它正面的标签的最顶端仍然用英文写着那段杜撰的故事。
二 偷梁换柱,消毒衣物成本惊人
威露士衣物消毒液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80毫升兑400毫升水。一般的消费者对毫升和升都没有太准确的感觉。
1升=1000毫升,在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一个刷牙用的口盅,约400毫升(0.4升);中等包装的洗发水约400毫升(0.4升);洗脸的水池放满约4升(4000毫升);一般用来洗内衣的脸盆可装水4到5升(4000毫升);洗一次淋浴最少需要20升水;最小的洗衣机注水放满约30升;
也就是说使用两瓶盖的威露士衣物消毒液(80毫升),我们只能把衣服放在口盅里泡才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
你如果放在脸盆里泡,你需要几乎1瓶的衣物消毒液。
你如果放在洗衣机里消毒,那你起码要用6瓶。
在威露士没有更改标签以前,如果按照它的使用说明:往一洗衣机里放入一瓶盖消毒液,或者取1瓶盖与1.2公升水混合,一瓶盖等于40毫升,根本起不到任何的消毒作用。用了等于白用!
在威露士更改标签之后,按照它现在的使用方法,一洗衣机里到上6瓶?洗完之后的衣服根本没法穿。由于威露士采用的配方使用的是油性溶剂进行溶解,所以衣服上的油性残留物根本无法漂洗干净,整件衣服刺鼻难闻不说,而且会象雨衣那样滑腻不堪。所以没法用!
威露士篡改正确的使用说明,把水分夸大到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就是为了减低产品中有效成分的比例,大幅度减低原料成本,罔顾消费者利益,置国家卫生管理条例于不顾,最大限度地诈取高额利润。
按照威露士产品市场上的零售价,用洗衣机消毒一次衣物的成本至少在120元以上。
威露士的消毒效能至少夸大了30倍,按照它每瓶消毒液的零售价进行折算,它的产品成本几乎不到一元,如果加上瓶子本身和标签印刷的成本计算,她每瓶的成本应该不超过2元。
一边是消费者使用威露士产品进行消毒的惊人成本,一边是黑幕后威露士公司惊人的暴利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威露士公司变成过街老鼠的原因之一。
三不思悔改,顽抗到底
被各地媒体纷纷暴光以后,威露士公司负责媒体和公关的人员四处活动。
广州一家主流媒体报道了威露士的负面新闻后,威露士高层连同广告代理公司亲自向该媒体施加压力,威逼利诱该媒体刊登其所谓的“澄清”报道,遭到该媒体的断然拒绝。
最早报道威露士被查处的南宁某报,由于威露士马上与其签定数十万元的广告合同,最终帮威露士刊登了其所谓“威露士南宁复市”的消息。
在长沙、厦门、北京等地,威露士的人纷纷与欲对其进行暴光的报社、电视台签定广告投放合同,用钱去堵媒体的嘴,而对于来自消费者的质问和投诉不闻不问,不做任何反应,以‘拖’字诀应付,妄图等摆平了媒体之后,再重新造势。
威露士一贯视消费者利益于不顾,用其大量的广告和宣传攻势欺骗消费者,玩弄于鼓掌之上。违规之事败露之后又急于应付各类媒体,用在消费者身上诈取的暴利去封媒体的口,剥夺大多数消费者的知情权,其顽恶之性,难以想象。
第4个回答  2011-09-30
近段时间,在各地纷纷遭受下架的威露士面对各地媒体的口诛笔伐,疲于奔命,狼狈不堪,但是还是进行了相当快的换货行动,尤其以北京的速度最快。国家卫生部在北京,皇城根下岂敢造次?现在在南宁、北京、广州的商场中威露士的产品都是以新的、符合国家卫生部规定标签示人,并且悄悄地恢复了对威露士产品的正面宣传攻势。“威露士重新上架,销售正常”的报道逐渐见于报端,“商场对其销售前景乐观”的评论似乎也让陷于诚信危机的威露士看到一丝转机。
威露士盛起于“SARS”肆虐的2003年,之后不断地把自己包装成营销运作的成功品牌,迅速反应的成功案例,险些把自己“伪”德国产品的牛皮吹破,暴露出“假洋鬼子”的身份。在产品标签上,为了浑水摸鱼,诈取暴利,不惜把1:5的使用比例夸大到1:150甚至1:750,并且在消毒液中加入深色色素,给消费者造成浓度加大的感觉。威露士的种种劣迹,又岂能是一张小小的标签说明书所能掩盖的了的?
威露士公司三宗罪:
一 伪称德国公司,骗取消费者的信任
威露士初入市场所面对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英国的滴露公司,为了利用部分消费者“崇洋”的心理,刻意地把自己包装成德国公司、德国产品。
公司名称“莱曼赫斯”仿自于德国著名的化工原料公司“罗门哈斯”,针对滴露的“宝剑”牌,相应的在包装上突出一个西洋武士的“头盔头像“,甚至还为产品原料杜撰了一个荒诞的故事:“十九世纪,一支在印第安人交战中溃败的欧洲军队,逃进了一个热带丛林,部分士兵伤口化脓但药已经用完,随队的军医发现一片倒下上百年的树木仍未腐烂。这种权被当地士著人称为“Walch”,他们常驻用这种树汁蒸薰驱病。军医尝试从近长着的树中提取树汁,稀释后涂在部分士兵的伤口上,发现它具有奇特的消毒作用。后经多年的研究,从这种树汁中提取有效成份,最终确定了“威露士”消毒水的配方”
其实这个故事一点也经不起推敲,查遍所有的植物学巨典,也找不到一种叫“WALCH”的树。威露士杜撰出这个故事的目的只有两个:1 强调自己的“洋”出身; 2 说明原料来源的安全性—--植物提取液。可在产品说明的文字中分明是标明氯间二甲苯酚的主要成分,后者是一种化工原料,根本不可能从植物身上提取。
对比威露士前后更换的产品标签,“德国”和“故事”都不见踪影,威露士其实从去年开始,已经悄悄得把产品包装和广告宣传中的“德国元素“去掉了,产品好卖了,就没有必要再冒充“洋鬼子”了,况且“洋品牌”最近也越来越不吃香了。但是在毗邻港澳的广东地区,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德国威露士”的广告,那是因为香港电视的辐射。“威露士”骗完了大陆的消费者,发现香港人更好骗,于是把“德国威露士”的幌子打到了香港。
种种证据表明,威露士公司从一开始就处心积虑地利用产品名称和原料来源来欺骗消费者,在劣迹败露后又欲盖弥彰,这次标签上迫不得已的更改使威露士的谎言不攻自破。
细心的,懂英文的消费者其实还可以发现威露士的破绽:在它正面的标签的最顶端仍然用英文写着那段杜撰的故事。
二 偷梁换柱,消毒衣物成本惊人
威露士衣物消毒液正确的使用方法是用80毫升兑400毫升水。一般的消费者对毫升和升都没有太准确的感觉。
1升=1000毫升,在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中,一个刷牙用的口盅,约400毫升(0.4升);中等包装的洗发水约400毫升(0.4升);洗脸的水池放满约4升(4000毫升);一般用来洗内衣的脸盆可装水4到5升(4000毫升);洗一次淋浴最少需要20升水;最小的洗衣机注水放满约30升;
也就是说使用两瓶盖的威露士衣物消毒液(80毫升),我们只能把衣服放在口盅里泡才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
你如果放在脸盆里泡,你需要几乎1瓶的衣物消毒液。
你如果放在洗衣机里消毒,那你起码要用6瓶。
在威露士没有更改标签以前,如果按照它的使用说明:往一洗衣机里放入一瓶盖消毒液,或者取1瓶盖与1.2公升水混合,一瓶盖等于40毫升,根本起不到任何的消毒作用。用了等于白用!
在威露士更改标签之后,按照它现在的使用方法,一洗衣机里到上6瓶?洗完之后的衣服根本没法穿。由于威露士采用的配方使用的是油性溶剂进行溶解,所以衣服上的油性残留物根本无法漂洗干净,整件衣服刺鼻难闻不说,而且会象雨衣那样滑腻不堪。所以没法用!
威露士篡改正确的使用说明,把水分夸大到数十倍甚至数百倍,就是为了减低产品中有效成分的比例,大幅度减低原料成本,罔顾消费者利益,置国家卫生管理条例于不顾,最大限度地诈取高额利润。
按照威露士产品市场上的零售价,用洗衣机消毒一次衣物的成本至少在120元以上。
威露士的消毒效能至少夸大了30倍,按照它每瓶消毒液的零售价进行折算,它的产品成本几乎不到一元,如果加上瓶子本身和标签印刷的成本计算,她每瓶的成本应该不超过2元。
一边是消费者使用威露士产品进行消毒的惊人成本,一边是黑幕后威露士公司惊人的暴利空间。这也是为什么威露士公司变成过街老鼠的原因之一。
三不思悔改,顽抗到底
被各地媒体纷纷暴光以后,威露士公司负责媒体和公关的人员四处活动。
广州一家主流媒体报道了威露士的负面新闻后,威露士高层连同广告代理公司亲自向该媒体施加压力,威逼利诱该媒体刊登其所谓的“澄清”报道,遭到该媒体的断然拒绝。
最早报道威露士被查处的南宁某报,由于威露士马上与其签定数十万元的广告合同,最终帮威露士刊登了其所谓“威露士南宁复市”的消息。
在长沙、厦门、北京等地,威露士的人纷纷与欲对其进行暴光的报社、电视台签定广告投放合同,用钱去堵媒体的嘴,而对于来自消费者的质问和投诉不闻不问,不做任何反应,以‘拖’字诀应付,妄图等摆平了媒体之后,再重新造势。
威露士一贯视消费者利益于不顾,用其大量的广告和宣传攻势欺骗消费者,玩弄于鼓掌之上。违规之事败露之后又急于应付各类媒体,用在消费者身上诈取的暴利去封媒体的口,剥夺大多数消费者的知情权,其顽恶之性,难以想象。
第5个回答  2011-09-29
你好,对于你说的这个情况是不需要进行接种疫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