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主与郡主的区别

重点区分两者身份地位与血缘方面的联系和区别

区别

1、公主——一般是正牌皇家女

“公主”一词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其名称含义为“公为之主婚”,简称“公主”。西周时期。各诸侯国的诸侯都称“公”,周朝天子通常把女儿下嫁给诸侯,而周朝天子一般是不会为自己女儿主婚的,通常是叫同姓的诸侯来主婚,于是天子的女儿就被称为公主了。所谓公主也者,乃“公”主持其婚礼之意也。

此外,从汉代开始,皇帝的姊妹称为长公主,先皇帝的姊妹(即今皇帝的姑母)称为大长公主。如汉武帝时,称景帝的姊姊为馆陶大长公主,称武帝的姊姊为平阳长公主等等。加上“长”字、“大”字,是表示尊祟的意思。

2、郡主——从皇家女降为皇戚女

两汉至两晋时期,郡主、县主都是指皇帝的女儿,但到隋唐时代情况就不同了。隋唐时代,太子和诸亲王的女儿也可以封郡封县,称为郡主和县主。太子的女儿一般封郡,称为郡主,亲王的女儿封县,称为县主;明清两,,情况又有所不同,亲王的女儿统称为郡主,郡主的女儿才称为县主。

扩展资料:

公主的封号通常有三种:

1、以国名:如宁国公主,霍国公主、岐国公主、陈国公主等。

2、以郡县名:称某某郡(县)公主,如新城公主、馆陶公主、长乐公主、平原公主、平阳公主等。但此处的郡公主、县公主仍是公主,而非“郡主”“县主”。

3、以美名:以各种褒义词命名,如太平公主、文成公主、药茶公主、安乐公主、宁定公主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公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郡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9-30
在绝大多数朝代公主都是皇帝女儿(包括因为各种原因如和亲,认的义女)的专称。
而郡主属于宗室女中较高的封号,亲王、郡王的部分女儿的称号,有的朝代(如汉唐)公主的女儿也是郡主。

从身份地位上来说,多数朝代,公主仪比亲王,是外命妇(只有皇帝的妃嫔才是内命妇)中身份最高贵的。
从血缘联系上来说,公主是皇帝之女,处于大宗中,是皇室;郡主是皇帝子女之女,对皇室来说是小宗,属于宗室。
第2个回答  2011-09-29
公主一般都是皇室血统,就是皇上亲生的,而郡主不是皇上亲生,明清以亲王女为郡主,其他朝代以宗室女为郡主
第3个回答  2011-09-30
公主是指皇帝的女儿;郡主是指太子的女儿(限于唐朝)。总的来说就是郡主年纪要比公主小。
第4个回答  2019-01-04
区别大了,郡主是王爷的女儿,或者是被皇帝册封的一些有功之臣的女儿!公主嘛,都是和皇帝特别亲的女性,比如皇帝的姑姑姐姐妹妹女儿等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