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幼薇的任意资料

如题所述

鱼玄机(844—955)唐末五代诗人,长安(今西安)鄠杜人,女,初名鱼幼微,字蕙兰。咸通初(860 )嫁于李亿为妾,旋被弃。咸通七年(866)进咸宜观出家,改名鱼玄机,不久因“戕婢”事件入狱。获救出狱后,改名虞有贤(鱼又玄),隐居虢州(今河南灵宝)苦读诗书。乾符五年(878)更名韦庄应举不第。黄巢起义后,先迁居洛阳,又入镇海节度府任职。光启元年(885)“迎驾”于宝鸡未果,遂避战乱,北上南下。乾宁元年(896)中第进士。乾宁三(896)与谏议大夫李询奉使入蜀。光化三年(900)被蜀王建任命为掌书记。天佑四年(907)唐亡后,拥戴王建即皇帝位,遂晋升左散骑侍、中书门下事等官职,次年任宰相。开平四年(910)身退归隐。后梁末帝乾化四年(914),改名和凝,又一次明经及第。同光二年(924),进入后唐宫中。天成三年(928)被任命为礼部员外郎、刑部员外郎等。天福六年(941)再次登宰相位。后周显德二年(955),以背疽卒。 (陕西省社会科学院 董乡哲撰) [编辑本段]生平 一岁。唐会昌四年(844)出生于鄠杜,起名鱼幼微。[1] 约五岁。约唐宣宗大中三年(849)迁下邽就学。[2] 约十岁。约唐宣宗大中八年(854)返回鄠杜,与温庭筠相识。鱼幼微作《卖残牡丹》,温庭筠作《题鄠杜郊居》、《春尽与友人入裴氏林探渔竿》。 约十一岁。约宣宗大中九年(855)据《因话录》载“大中九年沈询侍郎以中书舍人知举”。唐赵璘撰《因话录》卷六《云溪友议》卷八载:“潞州沈尚书询,宣宗九载主春闱。”知沈询在这年主持科考。又据《唐摭言》卷十三:“北山沈侍郎(询)主文年,特召温飞卿于帘前试之。”温庭筠落第上千言出任方山尉。鱼幼微作《早秋》,温庭筠作《早秋山居》相和。 十四岁。大中十二年春(858)李亿状元及第,崇真观题诗,与李亿相识,并嫁之。[3] 十四岁。大中十二年(冬)温庭筠作《晚坐寄友人》,鱼幼微作《冬夜寄温飞卿》相和。 十四岁。大中十三年秋,鱼幼微作《感怀寄人》,庭筠以《鄠郊别墅寄所知》相和。幼微再作《闻李端公垂钓回寄赠》、《赠邻女》相赠。 十四岁。十三年冬(859),前往江陵。在路上作《春情寄子安》 十六岁。咸通元年春(860)寻亲江陵,作《光、威、裒姊妹三人少孤而始妍乃有是作…因次其韵》。该年秋作《江陵愁望寄子安》、《隔汉江寄子安》、《次韵西邻新居兼乞酒》、《寄子安》、《酬李学士寄簟》。又作《寄飞卿》求助,温庭筠寄《初秋寄友人》,鱼幼微作《和友人次韵》相和。九月九日重阳日在荆州,等侯温庭筠作《重阳阻雨》、《期友人阻雨不至》。 十七岁。咸通二年春(861)作《赋得江边柳(一作临江树)》、《情书(一作书情寄李子安)》、《暮春有感寄友人》。 十七岁。咸通二年(861)年秋,幼微决定东游。温庭筠作《送人东游》,幼微作《送别》相和。船行长江作《江行》、《过鄂州(今武昌)》。在武昌上岸作《遣怀》、《夏日山居》、《题隐雾亭》、《寄国香》。温庭筠作《寄山中友人》,鱼幼微作《和人次韵》相和,温庭筠作《寄山中人》再和。寻亲不成,幼微入道作《访赵炼师不遇》、《寄题炼师》、《题任处士创资福寺》。 十八岁。咸通三年(862)春,幼微返回长安,作《暮春即事》。此时先后收到温庭筠所寄《渚宫晚春寄秦地友人》,《西江贻钓叟骞生(一作西江寄友人骞生)》。遂作《和友人次韵》。 十九岁。咸通四年(863)在昭义节度府任职。[4] 二十三岁。咸通八年(867)辞职回长安作《酬李郢夏日钓鱼回见示》。秋天,适逢李亿来长安,作《左名场自泽州至京,使人传语》、《迎李近仁员外》。 二十四岁。咸通九年(868)春,委托温庭筠送李亿回府,温作《送李亿东归》。在咸宜观中作《和新及第悼亡诗二首》,温庭筠作《和友人悼亡(一作丧歌姬)》相和。又作《代人悼亡》,温庭筠作《和友人伤歌姬》相和。随后因“诗文候教”被改名鱼玄机,继而因妒杀女婢绿翘被捕入狱作《狱中作》。为京兆温璋所戮。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