鳌拜和吴三桂还有多尔衮之间的关系

三人都是野心勃勃
而且几乎同朝
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鳌拜、吴三桂和多尔衮都是清朝的开国功臣,吴三桂本是明朝将领,明朝灭亡后投靠了清朝,多尔衮是清朝的摄政王,地位仅次于皇帝,吴三桂和鳌拜都属于多尔衮的下属。

1、鳌拜

鳌拜(约1610—1669年,满语:Oboi),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清朝三代元勋、权臣,苏完部落首领索尔果之孙,后金开国元勋费英东之侄,八门提督卫齐第三子。

2、吴三桂

吴三桂(1612年6月8日—1678年10月2日),字长伯,一字月所,明朝辽东广宁前屯卫中后所(今辽宁绥中)人,祖籍南直隶高邮(今江苏省高邮市),锦州总兵吴襄之子,祖大寿外甥。明末清初著名的政治、军事人物。

3、多尔衮

爱新觉罗·多尔衮(1612年11月17日—1650年12月31日),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阿巴亥第二子。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出生于赫图阿拉(今辽宁省新宾县老城)。清初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

扩展资料:

人物事迹:

1、鳌拜

鳌拜出身将门,精通骑射。跟随皇太极征战四方,攻克皮岛,参加松锦之战,平定农民起义,立下赫赫战功,成为皇太极最信任的武将,号称“满洲第一勇士”。

皇太极病逝后,拥戴皇九子福临即位,成为议政大臣,位极人臣。顺治帝去世后,接受遗诏成为顾命辅政大臣,操握权柄、结党营私。康熙帝在索额图、黄锡衮、王弘祚等人支持下,逮捕鳌拜下狱论罪,囚死于牢中。

2、吴三桂

明崇祯时为辽东总兵,封平西伯,镇守山海关。崇祯皇帝登基,开武科取士,吴三桂夺得武科举人。不久,吴三桂又以父荫为都督指挥。

崇祯十七年(1644年)降清,在山海关大战中大败李自成,封平西王。顺治十六年(1659年),吴三桂镇守云南,引兵入缅甸,迫缅甸王交出南明永历帝。

康熙元年(1662年),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同年,晋封为平西亲王,与福建靖南王耿精忠、广东平南王尚可喜并称三藩。

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史称“三藩之乱”。

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衡州(今衡阳市)登基为皇帝,国号大周,建都衡阳,建元昭武。

康熙十七年(1678年)秋在衡阳病逝。追谥为开天达道同仁极运通文神武高皇帝。

3、多尔衮

天命十一年(1626年),多尔衮被封贝勒;天聪二年(1628年),17岁的多尔衮随皇太极出征,征讨蒙古察哈尔部。因为军功被赐号“墨尔根戴青”,成为正白旗旗主。

天聪九年(1635年),多尔衮等率军前往收降蒙古林丹汗之子额哲并获得传国玉玺。崇德元年(1636年)因战功封和硕睿亲王,次年正月,皇太极令多尔衮追击朝鲜国王家属。

崇德六年(1641年)至七年(1642年)的松锦大战中立下卓越战功。皇太极死后,多尔衮和济尔哈朗以辅政王身份辅佐皇太极第九子福临即帝位,称摄政王;

顺治元年(1644年)指挥清兵入关,清朝入主中原,先后封叔父摄政王、皇叔父摄政王、皇父摄政王。

顺治七年(1650年)冬,死于塞北狩猎途中,追封为“清成宗”,谥懋德修远广业定功安民立政诚敬义皇帝。

两个月后,于顺治八年(1651年)二月剥夺多尔衮的封号,并掘其墓。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乾隆帝为其平反,恢复睿亲王封号,评价其“定国开基,成一统之业,厥功最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鳌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爱新觉罗·多尔衮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吴三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5
顺治元年 (1644)四月,多尔衮以奉命大将军率阿济格、多铎等统满、蒙、汉军十余万攻明。在山海关东威元堡诱降前往乞师的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之战中,大败李自成大顺军约10万(一说6万)。
顺治五年命吴三桂镇守汉中。
七年十二月初九(1650年12月31日)多尔衮病卒于喀喇城(今河北承德市郊),年39岁
康熙元年(1662),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被清廷晋封为亲王,兼辖贵州省,形成割据势力。这时候多尔衮已经死了12年了。
鳌拜(?~1669),中国清初权臣。瓜尔佳氏,满洲镶黄旗人。卫齐第三子。初授巴牙喇壮达,后以战功封公爵。历任甲喇额真、摆牙喇纛章京、议政大臣、领侍卫内大臣。

崇德二年(1637),攻明皮岛,鳌拜为先锋,冒石矢直前搏战,以勇闻。皇太极命从优议叙,擢三等梅勒章京(副都统),赐号巴图鲁(满语勇士。原为蒙古语拔都、拔阿秃儿,bahatur的音译)。六年,从郑亲王济尔哈朗围困锦州城,明总督洪承畴等率十三万大兵赴援。鳌拜领精兵击败杏山本汛明兵,复败松山援兵,五战五捷,加一等梅勒章京(副都统),晋授摆牙喇纛章京。八年,随贝勒阿巴泰等入边攻明,进薄燕京,略地山东,陷兖州、临清、汶上诸城邑。回师途中,又败明总督范志完和总兵吴三桂军。进三等昂邦章京。

顺治二年(1645),从阿济格征湖广,兵至安陆,镇压李自成农民军。次年,又随肃亲王豪格征四川,于西充败张献忠农民军。偕侍卫李国翰等攻克遵义、夔州、茂州诸郡县。五年,因详勘同征参领希尔根冒功争赏罪不实,革世职。贝子屯齐许告其于崇德八年与图赖等人谋立豪格,私结盟誓。廷议论死罪。得旨罚锾自赎。同年,率兵驻防大同,与端重亲王博洛军平定总兵姜叛乱。顺治帝福临亲政后授议政大臣,封二等公,擢领侍卫内大臣,累加少傅兼太子太傅,教习武进士。
福临病故后,清圣祖玄烨即位,鳌拜与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同受顾命辅政。入关初,八旗皆有份地。多尔衮当政时,将应划给镶黄旗的蓟州、遵化、迁安等处地分拨给正白旗,而镶黄旗的庄屯尽设在白旗应得的保定、河间、涿川等地。鳌拜以八旗自定有秩,镶黄旗不当在右翼之末为由,执意将两旗份地互换,正白旗地不足,另行圈换土地补充(见八旗制度)。苏克萨哈为正白旗人,极力反对;大学士、户部尚书苏纳海,直隶、山东、河南三省总督朱昌祚,巡抚王登联等交疏奏言圈地不便,旗民交困,请停止。鳌拜大怒,以纷更妄奏罪将苏纳海等三人处死。又追论已故户部尚书英俄尔岱生前附和多尔衮,授份地乱序诸事,命夺去世职。从此,鳌拜越发专擅跋扈。
康熙八年,玄烨亲政后,与索额图谋划,智擒鳌拜,宣布其三十条罪状,从宽革职,籍没拘禁。鳌拜终死禁所 。
清廷于康熙十二年(1673年)下令撤藩。吴三桂闻讯后叛清。自称周王、总统天下水陆大元帅、兴明讨虏大将军,发布檄文,,联合平南王世子尚之信、靖南王耿精忠及广西将军孙延龄、陕西提督王辅臣等以反清复明为号召起兵反清,挥军入桂、川、湘、闽、粤诸省,战乱波及赣、陕、甘等省,史称三藩之乱。清政府调重兵全力镇压叛乱,逐渐扭转了战局,康熙十七年(1678年),吴三桂在湖南衡州称帝,国号大周,建元昭武。同年秋在长沙病死 。其孙吴世璠 继位 ,退据云南 。康熙二十年(1681年)昆明被围,吴世璠自杀,余众出降。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8-04
吴三桂杀南明永历帝于昆明,被清廷晋封为亲王,兼辖贵州省,形成割据势力。这时候多尔衮已经死了12年了。
第3个回答  2007-08-05
吴三桂鳌拜是仆 多尔衮是主
第4个回答  2007-08-04
皇太极死后有帝位之争,鳌拜没有党附多尔衮,因而在摄政期官运平平,福临亲政而得重用。他们都是满洲人,属于内部权力之争的两派吧。

吴三桂是汉人。好像那时候是宁远总兵吧,皇太极就极力想招降他。归附前,吴三桂与多尔衮多封书信往来。后来,就是清兵入关。多尔衮任用,吴三桂接着打,直到清廷鼎定中原,就在云南住下了。

多尔衮是皇亲,和另外俩不是主仆的主仆关系。要说鳌拜和吴三桂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就是国内基本稳定以后,各种机制都要运行了,皇帝也就不能放权于四方了。他们一个是朝中势力的代表,另一个异族的藩王(碍眼的割据势力),如果不知收敛,是要得罪于皇帝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