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十法也叫凑十法,就是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破十法是一种计算方法,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10减去减数,剩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
详细解释如下:
首先说说平十法: 15-8=?我们可以这样做:先用15减5,剩10,再减3. 根本原理是,把15看成一个10和一个5,先把5减掉,再动我们的10. 从图上看会更容易理解一些:
相对于平十法,破十法使用更为普遍,也是课本的重点要求。 破十法一样十为了解决十几减几,个位不够减的问题,例如13-9,看下图:
我们先从10里面拿掉9剩1,再用这个1加上个位上的3,就可以得到4了。 这个方法,和我们的加法的凑十法联系得比较紧密,所以是我们常用的方法,也是课本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
扩展资料:
凑十法及破十法方法技巧:
1、好朋友数 想要巧算,首先我们要知道好朋友数。 一位数中,那两个数相加等于10呢? 1和9,2和8,3和7,4和6,5和5。这五对数两两相加等于10,我们把他们叫做好朋友数。
2、凑十法 凑十法在进行20以内加法运算时非常的使用。跟随老师来学习以下吧~ 小朋友们先来算一算,10+1=?,9+8=?宝贝你又更喜欢哪一个呢?一定和老师一样,是第一个吧~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10加几就等于十几,非常的好算。
但是在真正的计算中,不是所有的题目都有10,不好计算。没有关系,没有10,我们就想办法把10给凑出来。 现在来计算9+8,我们可以把谁凑成10呢?9或8都可以凑成10,拆大补小,我们把9凑成10。9离10差1,就让8分给9一个1,还剩下7。
1和9是好朋友,好朋友要手拉手,先算好朋友。9+1=10,再加上8剩下的7,10+7=17。8+7= 8离10更近,就把8凑成10。8离10差2,7给8一个2,还剩5。先算好朋友,再加上余下的5,8+7=15。
3、破十法 加法学会了,现在我们来看一下减法吧~ 计算15-3,宝贝儿们都知道15是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1代表1个10,个位上的5代表1个5。所以,可以把15拆成10和5。遇到减法,先用小数去减。5-3够减吗?够减,5-3=2,10没有动,用2+10就是结果。
破十法和平十法的介绍如下:
破十法:十几减几,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10减去减数,剩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破十法。
例如:计算13-8=?我们先从10里面,减去掉 8,剩 2 ,再用这个 2 加上个位上的 3,就可以得到 5。
即:10-8=2,3+2=5。
平十法:15-8,个位的5不够减8,所以先把个位的5减完,就变成一个整10,再用10去减3(因为8=5+3),答案就是10-3=7。
相对于平十法,破十法更为普遍,熟练掌握破十法就好。
扩展资料
减法是一种数学运算,表示从集合中移除对象的操作。它的符号是负号(−)。例如,在右边的图片,有5−2 苹果,5苹果,2个被带走,就剩下了3个苹果。因此5−2 = 3。减法表示用不同的对象(包括负数、分数、无理数、向量、小数、函数和矩阵)去除或减少物理和抽象的量。
减法遵循几个重要的模式。它是反交换的,意味着改变顺序改变了答案的符号。它不具有结合性,也就是说,当一个减数超过两个数字时,减法的顺序是重要的。减法0不改变一个数字。减法也遵循与加法和乘法等相关运算的可预测规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减法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链接: https://pan.baidu.com/s/1JndelDI_xoFbeSzapDeYLQ
《巧虎一年级数学》这个建议给下半年要上一年级的孩子看的,同步一年级书本课程
凑十法
凑十法在进行 20 以内加法运算时经常使用。
例如:计算9+6=15
可以将6拆开成“1”和“5”,用9+1=10,再用10加上剩下的5,即10+5=15 。
可以将9拆开成“5”和“4”,用4+6=10,再用10 加上剩下的5,即10+5=15 。
也可把9拆开成“4”和“5”,也可把6拆开成“5”和“1”,用5+5=10,剩下的4+1=5,再用10 加上5,即10+5=15。
破十法
十几减几,当个位不够减时,就用10减去减数,剩下的数和个位上的数相加,即破十法。
例如:计算13-8=5
我们先从10里面,减去掉 8,剩 2 ,再用这个 2 加上个位上的 3,就可以得到 5。
即:10-8=2,3+2=5。
扩展资料
另外一种常用的加法计算方法:
平十法
例如:计算15-8=7
15-8,个位的5不够减8,所以先把个位的5减完,就变成一个整10,再用10去减3(因为8=5+3),答案就是10-3=7。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平十法也叫凑十法,就是将20以内的进位加法转化为学生所熟悉的10加几的题目,从而化难为易。
例如9+6,将6分成1和5,因为9凑十缺1,所以要分出1。
所以9+6,就分解计算9+1=10、然后10+5=15,
所以,要牢记“9要1”、“8要2”、“7要3”、“6要4”、“5要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