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注水猪肉?

过年了,有些不法商贩会给猪注水,如何分辨呢

注水肉,是指不法商贩为了追求最大利益,将猪、牛、羊、家禽等动物在屠宰前强制性地从口腔处连续灌水,或宰后不久通过血管、心脏高压注水,或直接用注射器向肌肉丰厚的部位注水,从而达到增加重量牟利的目的。

注水肉的检测方法有很多,包括感官检测、试纸法、品质指标检测法、快速检测仪器法、低场核磁共振分析法等。对于消费者来说,仅能够根据感官和试纸测试来进行判断,但这些判断有一定的主观性,并不是很准确。

视检:注水肉湿润、发肿、发胀,表面不具有正常猪肉的鲜红色、弹性和光泽,肉呈浅红色,无光泽,板油和脂肪轻度充血呈粉红色,切面可见血珠流出,里脊肉出现浅粉红色和淡粉色相间的花纹;严重的注水肉板油有结冰层,吊挂的肉尸甚至有水滴下;注水冻肉解冻后有大量外渗水,水的颜色很淡。

触检:触摸注水肉有滑腻感,手指触压可见肉质松软弹性小,易留有压痕,用力按压从切口处渗出粉红色液体。

切检:取较厚肉块沿肌纤维横切一深口,若为注水肉,稍停一会儿见有水从刀口上渗出,手摸切口,又湿又黏;严重者可顺刀口流出血珠或水分。冻肉解冻后亦可发现以上变化。

滤纸法:又名卫生纸法,即根据试样的吸水程度、黏着度和吸水后拉力变化情况综合判断鉴定。取新鲜卫生纸或滤纸一块,剪成4cm×5cm的纸条,然后在肉上切出相当于纸条大小的新切面,把剪好的纸条贴在新切面上。若是注水肉,纸条湿得速度快,且均匀一致,黏着度小,从肉上很容易剥下来,而且纸条的拉力小,易碎;否则,纸条湿得慢,黏着度大,不易从肉上剥下来,拉力比较大,不易碎。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22

注水肉是指临宰前向畜禽等动物活体内,或屠宰加工过程中向屠体及肌肉内注水后的肉。注水肉不仅侵害了消费者的经济利益,而且还严重地影响了肉品的卫生质量,是一种违法行为,凡注水肉,不论注入的水质如何,不论掺入何种物质,均予以没收,做无害化处理。

可通过视检辨别注水肉:

(1)肌肉凡注过水的新鲜肉或冻肉,在放肉的场地上把肉移开,下面显得特别潮湿,甚至积水,将肉吊挂起来会往下滴水。注水肉看上去柔嫩而发胀,表面湿润,不具有正常猪肉的鲜红色和弹性,而呈暗淡红色,肉表面光亮。(2)皮下脂肪及板油正常猪肉的皮下脂肪和板油质地洁白,而注水肉的皮下脂肪和板油轻度充血、呈粉红色,新鲜切面的小血管有血水流出。(3)心脏正常猪心冠脂肪洁白,而注水猪的心冠脂肪充血,心血管怒张,有时在心尖部可找到注水口,心脏切面可见心肌纤维肿胀,挤压有水流出。(4)肝脏经心脏或大动脉注水后,肝脏严重淤血、肿胀,边缘增厚,呈暗褐色,切面有鲜红色水流出。

详情
    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2个回答  2013-11-27
注水肉:
注水肉因注水中常含有致病物质,不仅增加了分量,而且不耐存放、易变质。
鉴别:
用眼看,猪肉注水后,表面看上去水淋淋的发亮,瘦肉组织松弛,颜色较淡;用手摸,注水猪肉由于冲淡了体液,所以没有黏性;用刀切,注水猪肉弹性差,刀切面合拢有明显痕迹,如肿胀一样;用纸试,卷烟纸贴在瘦肉上,过一会揭下点燃,有明火的,说明纸上有油,肉没有注水,反之则是注水的。将卫生纸贴在刚切开的切面上,不注水的猪肉,一般纸上没有明显浸润或稍有浸润,注水的猪肉有明显浸润。将普通薄纸贴在肉上,正常鲜猪肉有黏性,纸不易揭下,注水猪肉没有黏性,很容易揭下。
第3个回答  2013-11-27
观察——正常的新鲜猪肉,肌肉有光泽,红色均匀,脂肪洁白,表面微干;注水后的猪肉,肌肉缺乏光泽,表面有水淋淋的亮光。

手感——正常的新鲜猪肉,用刀切后,切面无水流出,冻肉的肌肉间无冰块残留;注水后的猪肉切面有水顺刀流出,如是冻肉,肌肉间还有冰块残留。

纸试——用普通薄纸贴在肉面上,正常的新鲜猪肉有一定黏性,贴上的纸不易揭下;注了水的猪肉,没有黏性,贴上的纸容易揭下。用卫生纸贴在刚切开的切面上,新鲜的猪肉,纸上没有明显的浸润或稍有温润;注水的猪肉则湿润明显。用卷烟纸贴在肌肉的切面上数分钟,揭下后可点燃,说明纸上有油,没有注过水,不能点燃的则注了水
第4个回答  2013-11-27
注水肉是指生猪、牛、羊、家禽等在屠宰前0.5-1个小时内被黑心肉贩强制性地用塑料水管从口腔处灌注大量的水到其体内,使其体内充满大量的水份,直到其自然孔(耳、鼻、眼、肛门等部位)流出水时宰杀或在宰杀后用塑料水管从猪、牛、羊的心脏内直接高压灌注大量的水,家禽往往用注射器直接注水到肌肉内。待其尸肉中充满大量水份后再上市销售,以增加重量,赚取更多的昧心钱。被注入的水内往往含有大量的有毒有害物质和各种病原微生物,这种被注入了大量水份的肉类被消费者购买食用后,就可能发生不明原因的食物中毒和各种疾病,严重危害消费者的身体健康。
肉食品的安全卫生直接关系到广大市民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一些不法肉贩为了获得高额利润,不顾国家法律的约束,将道德良心抛在一边,违法大肆生产加工注水猪(牛、羊、家禽)肉上市销售,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坑害了广大消费者的利益和身体健康。那么,消费者在市场上选购猪肉、牛肉、羊肉、禽肉时,又如何鉴别是否是注水肉呢?
一眼观:
1.合格的猪(牛、羊、家禽)肉上市销售时,在肉尸上要盖有畜牧部门的紫色检疫验讫印章和附有检疫合格证明。这是判断鲜肉品经检疫检验后是合格的鲜肉品,不是病死肉和注水肉。是“放心肉”,市民可以放心购买食用。否则,即为不合格肉品(可能是病死肉或是注水肉)不能购买食用。
2. 新鲜、正常的猪(牛、羊、家禽)肉外观色泽正常,呈嫩红色,有光泽。切割后无渗出物溢出。注水后的猪(牛、羊、家禽)肉尸的瘦肉部分色泽变淡红,脂肪部分苍白无光,切割后切口流出大量淡红色血水。
二触摸:
正常的肉切口部位有极少的油脂溢出,用手指肚紧贴肉的切口部位,然后离开时,有一定的粘贴感,感觉油滑,无异味;注水肉因含有大量的水份,在触摸时有血水流出。无粘贴感。
三燃烧:
这是最简单,最有效的鉴别方法。
当怀疑是注水肉时,消费者可取一小块未用的纸巾或卫生纸贴在切开的猪(牛、羊、家禽)肉的切口部位的肉上,放置5-15秒钟,待纸巾湿透后取下,然后用火点燃,如能完全燃烧的,则是正常的肉品;如不能燃烧或燃烧不全,即可判定为注水肉,市民不能购买食用,以免影响身体健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