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3-10-14
人们常常可以在寺院里面看到“有求必应”这四个字,但是很少有人知道这四个字的真正内含。不少愚痴的人认为,“有求必应”这个能力是寺院里所供奉的泥塑木雕的佛菩萨的塑像所具备的,只要你愿意在这些塑像前陈列丰盛的供品,求什么就可以得什么。这实际上是一种误解,佛菩萨的塑像或画像本身只是一堆无情物,怎么能有赐予所愿的能力呢?如果塑造佛菩萨的泥土和木头本身具有赐予所愿的能力,那么大地上所有的泥土、木头都应当具备这种能力,既然如此,我们向任何一处的泥土和木头祈祷就可以了,为什么要向佛菩萨的塑像或画像祈祷呢?实际上,“有求必应”这四个字绝对不是指泥土和木头具有赐予所愿的能力,也不是指佛菩萨的塑像本身具有这种能力,其真正的意思是指我们的心具有赐予一切所欲的能力。须知,在此娑婆世界,一切佛菩萨的塑像和画像都是我们心性的表征。我们的心性是无生无灭的无为法,并且犹如虚空一样深邃和幽隐,由于我们的自心之上尚存在诸多障垢,使得我们暂时还难以用凡夫的六根加以了知,所以还需要用人们看得见摸得着的有为法的佛菩萨的塑像或画像来表示。人们通过这些有形有相的存在,就可以忆念起无形无相的心性。佛菩萨的塑像也好,佛经也好,佛号咒语也好,总之一切佛法的事相和仪轨等,都是直接或间接指向我们心性的“手指头”,离开了这些手指头,我们根本无法认知自己的心性。正因为佛像佛经等具有“指月”的功能,所以佛经里面要求人们恭敬佛像佛经等,并说轻毁佛像佛经获罪无量。但是,愚痴之人不知此理,常将“手指头”认作“天边月”,怎能不叫诸佛菩萨伤心难过呢?诸佛菩萨出现于世间的根本目的就是要让“三途八难共入毗卢性海,四生九有同登华藏玄门”。什么是“毗卢性海”?毗卢性海实际上就是我们的心性,因为毗卢遮那报身佛就在我们的心性之中!什么是“华藏玄门”?华藏玄门也是我们的心性,因为华藏世界就存在于我们无生无灭的心性之中。《普贤行愿品》中说:“普愿沉溺诸众生,速往无量光佛刹。”这里所说的无量光佛刹,或者称为西方净土,实际上也是指我们的心性,因为我们的心性具足无量的光明,只是暂时被五蕴黑云障蔽了而已。又说:“愿我临欲命终时,面见彼佛阿弥陀。”彼佛阿弥陀在什么地方呢?就在我们无生无灭的心性之中,可以说见到了心性就见到了阿弥陀佛,见到了阿弥陀佛也一定见到了心性。所以,当了知了这个道理之后,我们就会很清楚地知道,在佛菩萨的塑像或画像面前祈祷,在本质上是提醒我们向自己的内心深处祈祷,向我们每个人本具的无生无灭的心性祈祷。为什么要向自己的心性祈祷呢?因为世间的一切都是心性的游舞和幻变,犹如各种千姿百态的水波都是水的游舞和幻变一样,离开了水根本不会有任何波纹产生,同样离开了心性这个显现世间万法的“本基”则根本不会有任何事物显现。在密宗里面,心性被称为“普作王”,因为世间的一切万法皆是这个“普作王”的作品。心性这个“普作王”是不是按照它自己的喜怒哀乐随意地创造着世间万物呢?绝对不是!五祖说:“有情来下种,因地果还生。”这里的“情”是指我们的起心动念,也可以延伸为在心念驱使下的言语和行为,任何一个人一旦有“情”,必定会在心性中“下种”,在心性中播下的种子会渐渐成熟,并结出相应的果实——也即身心和外境。佛经上说,无量无边的众生,无量无边的众生界,皆是过去心性中无量无边的种子成熟之后所结成的果实。无生无灭的心性和我们的起心动念以及喜怒哀乐等主观情感有很大的不同,心性无情但有“感”,心性无言但有“应”,心性无生但有“信”,心性无灭但有“谦”。心性的这些品质就像大地,能够接受含藏所播下的一切种子,这叫有“感”;能够长养成熟一切“种子”,这叫有“应”;能够诚实无欺地长养一切种子,不使变种——也即“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这叫有“信”;万物长大成熟之后,大地就隐居在其下方,默默无闻,这叫有“谦”。我们现在的身心和外境实际上是我们的过去心在心性中播下的种子成熟之后的果实,而我们的现在心也必将在心性中播下新的种子成为我们未来的身心和外境。所以,心性这个“普作王”按照无欺的因果定律毫不错乱地、无有刹那懈怠地、默默无闻地、诚实无欺地、毫不掺杂半点主观情感地来创造着世间万物。《易经》中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太上感应篇》中说:“祸福无门,惟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又说“夫心起于善,善虽未为,而吉神已随之;或心起于恶,恶虽未为,而凶神已随之。其有曾行恶事,后自改悔,诸恶莫作,众善奉行,久久必获吉庆;所谓转祸为福也。故吉人语善、视善、行善,一日有三善,三年天必降之福。凶人语恶、视恶、行恶,一日有三恶,三年天必降之祸。胡不勉而行之?”佛经中说:“假使百千劫,所作业不亡,因缘会遇时,果报还自受。”这些教言实际上都是圣人在向尚未认识心性的凡夫述说着存在于心性之上的极其奥秘和隐蔽的但对人们又最有帮助的“因果定律”。如果一个农民想吃豆子,那他必须在他所拥有的土地之上播下豆子的种子,然后不断地浇水施肥以辛勤地呵护豆苗的成长,这样在不久的将来他一定可以享受豆子;如果他想吃西瓜,那他必须在土地上种下西瓜的种子,然后浇水施肥加以呵护,那么不久的将来,他也必将可以享受西瓜。同样,如果我们有所求,必须在心性的田地——心田之上,用发愿和行为的方式播种所求的种子,然后用祈祷、回向和发愿的方式给这颗种子施肥和浇水,并须时时防护“嗔心和后悔”的小虫来损害我们播在心田中的庄稼。如果能够这样,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所求必能如愿以偿。这就是佛教中所说的“有求必应”的真实内含。所以,每当我们有所求时,需要向自己的内心深处去求,向心性这个“普作王”去求。当我们在佛菩萨的塑像或画像面前祈祷时,要知道面前的塑像或画像绝对不是塑像或画像本身,而是我们自己心性的“代表物”,由于我们尚未认识自己心性的缘故,所以还需要借助于这些有为法来提醒我们忆念和认识自己的心性。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