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异构数据?

我不要复制过来的异构数据库的资料。 RT

异构数据是相关的多个数据的集合。

异构数据库系统是相关的多个数据库系统的集合,可以实现数据的共享和透明访问,几个数据库系统在加入异构数据库系统之前本身就已经存在。

拥有自己的数据阵管理系统、外构数据库的各个组成部分具有自身的自治性,实现数据共享的同时,每个数据库系统仍有自己的应用特性、完整性控制和安全性控制。

扩展资料

数据共享:

对于异构数据库系统,实现数据共享应当达到两点:一是实现数据库转换;二是实现数据的透明访问。由华中科技大学开发的,拥有自主版权的商品化数据库管理系统DM3系统,通过所提供的数据库转换工具和API接口实现了这两点。

DM3提供了数据库转换工具,可以将一种数据库系统中定义的模型转化为另一种数据库中的模型,然后根据需要再装入数据,这时用户就可以利用自己熟悉的数据库系统和熟悉的查询语言,实现数据共享的目标。

数据库转换工具首先进行类型转换,访问源数据库系统,将源数据库的数据定义模型转换为目标数据库的数据定义模型,然后进行数据重组,即将源数据库系统中的数据装入到目的数据库中。在转换的过程中,有时要想实现严格的等价转换是比较困难的。

首先要确定两种模型中所存在的各种语法和语义上的冲突,这些冲突可能包括:

命名冲突,即源模型中的标识符可能是目的模型中的保留字,这时就需要重新命名。

格式冲突,同一种数据类型可能有不同的表示方法和语义差异,这时需要定义两种模型之间的变换函数。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异构数据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2

化学上,同分异构是一种有相同化学式,有同样的化学键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的现象.它分为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2类.而立体异构又分为顺反异构(Z)(E)、光学异构、构象异构3种:

⒈结构异构:结构不同引起异构,如正丁烷&异丁烷、乙醇&甲醚化学性质也截然不同。

2、立体异构:结构相似,但由于微小偏差导致结构不同。

扩展资料:

数据表达与组织方式:

空间地理几何数据的表示主要有栅格和矢量两种不同的形式。栅格形式是将地理表层空间划分为一系列网格,空间目标由这些网格的位置及其量化值来表示,这些格网本身就是连续空间信息的离散表达。

矢量形式则是将地理空间的一切事物、概念进行抽象,形成点、线、面,由点、线、面来组成各类空间目标。按点、线、面来分类和按分层的思想来组织空间数据,也割裂了实体之间内在的联系。

在空间数据库组织与管理上,目前主要有文件型、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型、全关系型以及对象关系型。传统的文件型空间数据库、文件与关系混合型空间数据库,按图幅或一定的区域范围以文件的形式来组织与存储空间几何数据,不同的图幅或区域之间存在缝隙。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无缝数据库

第2个回答  2019-08-01

化学上,同分异构是一种有相同化学式,有同样的化学键而有不同的原子排列的化合物的现象.它分为构造异构和立体异构2类.而立体异构又分为顺反异构(Z)(E)、光学异构、构象异构3种:

⒈结构异构:结构不同引起异构,如正丁烷&异丁烷、乙醇&甲醚化学性质也截然不同。

2、立体异构:结构相似,但由于微小偏差导致结构不同。

扩展资料:

数据表达与组织方式:

空间地理几何数据的表示主要有栅格和矢量两种不同的形式。栅格形式是将地理表层空间划分为一系列网格,空间目标由这些网格的位置及其量化值来表示,这些格网本身就是连续空间信息的离散表达。

矢量形式则是将地理空间的一切事物、概念进行抽象,形成点、线、面,由点、线、面来组成各类空间目标。按点、线、面来分类和按分层的思想来组织空间数据,也割裂了实体之间内在的联系。

在空间数据库组织与管理上,目前主要有文件型、文件与关系数据库混合型、全关系型以及对象关系型。传统的文件型空间数据库、文件与关系混合型空间数据库,按图幅或一定的区域范围以文件的形式来组织与存储空间几何数据,不同的图幅或区域之间存在缝隙。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无缝数据库

第3个回答  2011-08-07
根据林业信息系统数据特点,在不改变原始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式下,提出一种基于WebSer-vice的异构数据集成模型,利用GML进行空间数据集成,使用SVG实现空间数据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1-06-17
根据林业信息系统数据特点,在不改变原始数据的存储和管理方式下,提出一种基于WebSer-vice的异构数据集成模型,利用GML进行空间数据集成,使用SVG实现空间数据可视化。建立GML&SVG的WebGIS应用模型,该模型能较好地实现异构数据源统一、透明的访问,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和一致性,为林业多源异构空间数据的集成提供解决方案。有效地实现林业信息异构数据的共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