寤-牾 <左传.隐公元年>:"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 这里面为什么要用通假字?

难道是这个寤比这个牾好看?还是写错字了?请高手解答,为什么本字本义不用非要借字

通假字是中国古书的用字现象,因为古人造出一个字,表达一个意思,可是该用哪个字表示哪个意思的思维却还在形成过程中,没有一定规律。

古人在做记录时,一时想不出本字而用了别字代替,后人都这样效仿以后,便成了“合法”的通假字了。



扩展资料

通假字有广义、狭义之分。

广义通假字,包括古今字、异体字和通假字。

古今字:古已有之,今又造字。新字成为长期工。如苏东坡的《石钟山记》中的“莫”,为“暮”之古字,被“借”为否定副词“不”、“没有谁”的意思,故又造“暮”字。

异体字:同一个意思,不同的写法。

通假字:音同本字,借来一用。借来的字只能作为临时工。如“蚤”与“早”;如“当”与“倘”。其特点是“因音通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6
寐 ——字念mei 是睡觉的意思。估计是你理解错了上面那句话的意思。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因为庄公是姜氏睡觉时生的,所以把她惊醒了,故取名字叫寐生,因此非常讨厌这个孩子。
第2个回答  2011-08-16
春秋之时,文字本来就没有规范(秦始皇统一全国后才规范文字的),这2个字可以通借的。钱钟书先生在《管锥编》中同时考证说:《风俗通》云:“儿生而能开目视者,曰寤生,此亦一说。”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