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律诗中,对仗、压韵、拗救等各指什么?

请尽量写详细一些!

对仗这个概念类似对偶 但和现在所说的对偶又有些不同 古代律诗中构成对仗的方式比较多 并不仅限于词性相同
压韵就是指格律诗的韵脚用字必须是平水韵中同一个韵部的字 首联上比有的压韵有的不压 每联的尾字必压
说到拗救 首先 既然谈到“拗” 必定要先明白什么才是正常的、“不拗”的 常规的格律诗有四种句式:
1.平起首句压韵
平平仄仄平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2.平起首句不压韵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3.仄起首句压韵
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4.仄起首句不压韵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以上是五言律诗的4种标准句式 七言则是在每句的前面加上两字(平声字前加2个仄声字 仄声字前则加2个平声字)平声和仄声可以查看平水韵
一般的讲 有一个口诀 叫“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就是说 在七言标准句式中 处于第一、三、五位置的字 本应是平的 也可以用仄 本应是仄的 也可以用平 比如“仄仄平平仄” 可以变成“平仄仄平仄” 不算是出律 而第二、四、六位置的用字 平仄不可错
但正如前面提到的 这个口诀仅仅是“一般的讲” 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绝对适用 原则上 律诗必须避免两个情况 一个是孤平 一个是三平尾 当可能造成这两个弊病时 “一三五不论“就不适用了
所谓孤平 专针对平收的句子而言 仄收句不论如何不存在孤平的问题
而孤平确切的定义 又有两种说法 向来夹缠不清 一说两仄夹一平即为孤平 一说除了”仄仄仄平平“这个五言句之外的其它平收句 不论五七言 凡是除韵脚外只有一个平声即为孤平 按说法一 ”平仄仄平仄仄平“属孤平 按说法二却又不是孤平
我个人倾向于说法二 理由是该句的句读通常不是”平仄/仄平//仄仄/平“就是”平仄/仄平//仄/仄平“ 为4-3断读 如此一来 之间夹着的平声字其实并不会使人感觉突兀
三平尾就是句末连续三个平声字 这也是律诗忌讳的
小结一下:当不会产生孤平或三平尾的情况时 律诗第一三五位置用字可以平仄不论 假如一定要救 可以当句自救也可以下句救 不过反正不救也没关系 就不罗嗦了
而二四六分明也有例外的时候 即特拗和大拗两种情况
所谓特拗 是”平平平仄仄“的第三字拗平为仄 即”平平仄仄仄“ 这时候可以第六字变仄为平来救 即”平平仄平仄“ 当然 不救也没关系 古人三仄尾比较常见 不算大问题
所谓大拗 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这个句式中 上比第四字拗平为仄 可以在下句第三字变仄为平来救 即“仄仄平仄平 平平平仄平”

基本上 格律的关窍就在上面了 不过关于格律 本人抱一宗旨:掌握之前我依律 掌握之后律依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8
  押韵
  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但也不全是。一句中除了韵字,只有一个平声,即犯孤平,(一般指大B句型)犯孤平为诗家大忌   现在可以不论平仄的地方标出来   A,(+ -)+ | | - - 即一三不论   a,(+ -)+ | - - | 即一三不论   B,(+ | )- - + | - 即一五不论   b,(+ | )+ - - | | 即一三不论   去前两个平仄就是五言的格式,不论的地方仍是上面所标的地方
  拗救
  该用平声的地方用了仄声,就叫“拗”。出现了拗字,可在本句或在对句适当的位置,将一个仄声改为平声,以示挽救,叫“救”   ×表示拗字。#表示应救字   A,(+ -)+ | | - -   a,(+ -)+ | - - |   × ×   B,(+ | )- - + | -   × #   b,(+ | )+ - - | |   × #   下面具体讲一下各类句型的拗救:   b,型句拗救   在五言中,三字拗四字救   在七言中,五字拗六字救   B型句拗救   在五言中,一字拗三字救   在七言中,三字拗五字救   a型句拗救   〔1〕, 在五言中,三字拗,对句三字救。   在七言中,五字拗,对句五字救   此种拗救亦可以拗而不救   〔2〕,在五言中 ,四字拗,对句三字救   在七言中,六字拗,对句五字救   此为大拗,必救   〔3〕,在五言中,三四字同时拗,对句三字救   在七言中,五六字同时拗,对句五字救   此为特拗,必救   〔4〕,双救   即在上句小a句型里出现拗字,在对句大B句型里也出现拗字,B句型中的救字   可以双救它们   A句型不存在拗救
  对仗
  对仗的基础是词性。词性分为11类。即:名,动,形,量,代,(此为实词)副,介,连,助,叹(此为虚词)   对仗即实对实(名对名,动对动,形对形,数对数,代对代等)虚对虚(副对副,介对介,连对连,助对助等)   另:重叠词对重叠词,联绵词对联绵词(即联合词,二字不能拆开,如差参,葡萄,蜘蛛。)联绵词多为双声,叠韵,或即双声又叠韵,如辗转。   名词:事物的名称,   动词:动作的名称   形容词:表示性质,状态的词,如大小,红绿。   数词:表示数量的词   代词:即代名词   副词:在动词和形容词前表示程度,范围,肯定,否定的词,   介词:起介绍作用的词,不能单独用,必须组成介词结构才能做句子成份,如,向前走的向,于,为,与等   连词:起连接作用。如,而,以,则。且   助词:时态助词,着了过   结构助词,的地得(而以)   语气助词,啊,呀,吗等(矣,哉,也,呼)   叹词:啊,唉,独立于句子之外,单独做句子   另外还要注意词类活用。活用的字以活用时的词性为准,还有多音多义字,还有一字同时有几种词性的,要根据场合来分了   句子的成份分为六种,既主谓宾,定状补。   主语为名词代词,谓语为动词形容词,宾语为名词代词   名词前面加的字语加定语   形动词前面加的字词叫状语   动形词后面加的字词叫补语   名+动=主谓词组   动+名代=动宾词组   定+名=偏正词组   状+动=偏正词组   动形+补=后补词组   等等不一一叙述了   律诗的对仗不但要求词性相对,还要求上下句中组成的句子结构相一致。即,主谓   词组对主谓词组,联合词对联合词组,偏正词组对偏正词组,动(介)宾词组对动(介)宾词组,动(形)补词组对动(形)补词组。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