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专制达到顶峰 封建制度的衰落

军机处的设置说明清朝专制达到顶峰 为什么也说明了封建制度的衰落

我国封建王朝一直都存在着相权与皇权的斗争,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标志着相权的彻底失败,皇权的最终胜利;到雍正时期的军机处的设立有进一步大大加强君主专制,因为虽然能进军机处的大臣地位非常高,但是军机处的决定都是皇帝一人说了算,军机大臣只是秉承皇帝的旨意办事。所以那时候封建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当然物极必反,顶峰过后就会衰落,也就是封建王朝的没落。其实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一直都是贯穿于我国封建王朝的,其中君主专制主要是指皇权和相权的斗争,中央集权是指中央的地方的矛盾问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08-16
专制达到顶峰不是清朝。其实最专职的皇帝就是始皇帝!虽有丞相,但如同虚设,李斯再是皇帝的面前就是干些抄抄写写的事。批阅奏章、朝廷大小事务,始皇帝可是从来不让任何人染指的!
第2个回答  2011-08-16
不明白为什么说是封建制度,封建二字是说国家实行分封制,分封土地建国。这个我国历史只有周和以前实行过分封,后来基本是郡县制了,到清朝更是没封过一寸土地给他人建国,为什么要说清朝是封建制度呢?
第3个回答  2011-08-30
LZ不要把明朝和清朝放在一起。不要只看课本。朱元璋废除宰相,但是在明宣宗之后内阁的权利逐步加大,最后甚至说可以把皇权架空。内阁可以驳回皇帝不当的圣旨。所以明朝嘉靖万历二帝长时间不上朝,帝国也能正常运行。
而清朝不同。清朝设立军机处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大权皇帝独揽,如果碰上明君,则繁荣发展。但是你想过没有,如果碰上嘉庆之后的这些皇帝,大权独揽后皇帝却无法实行有效管理,正例如卡扎菲,独裁终会导致灭亡。何况要和当时西方的背景进行对比。17世纪西方已经进入近代史。
第4个回答  2011-08-17
最高峰就是下降的开始,
第5个回答  2011-08-18
军机处,清代官署名。亦称“军机房”、“总理处”。是清朝中后期的中枢权力机关。
雍正七年(1729),因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恐漏泻机密,始于隆宗门内设置军机房,选内阁中谨密者入值缮写,以为处理紧急军务之用,辅佐皇帝处理政务。十年(1732),改称“办理军机处”,简称“军机处”。
军机处的设立是清代中枢机构的重大变革,标志着清代君主集权发展到了顶点。军机处成立于雍正七年(1729年),初名“军机房”,不久改称“办理军机处”,乾隆以后省去“办理”二字,遂简称为“军机处”了。军机处本为办理军机事务而设,但因它便于发挥君主专制独裁,所以一旦出现之后,便被皇帝抓往不放,不但常设不废,而且其职权愈来愈扩大。军机处的职官有军机大臣,俗称“大军机”,有军机章京,俗称“小军机”。军机大臣由皇帝从满、汉大学士、尚书、侍郎等官员内特选,有些也由军机章京升任。军机大臣之任命,其名目为“军机处行走”,或“军机大臣上行走”。所谓“行走者”,即入值办事之意。军机大臣没有定额,军机处初设时为三人,以后增加到四、五人至八、九人,最多至十一人。军机章京初无定额,至嘉庆初年,始定为满、汉章京各十六人,共三十二人,满、汉章京又各分两班值班,每班八人。军机章京之任命,或称为“军机司员上行走”,或称为“军机章京上行走”。
军机处成立后,议政王大臣会议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年)废止了,内阁变成只是办理例行事务的机构,一切机密大政均归于军机处办理。军机处总揽军、政大权二端,真正成为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军机大臣无日不被召见,无日不承命办事,出没于宫廷之间。皇帝行动所到的地方,军机大巨也无不随从在侧。但军机处完全置于皇帝的直接掌握之下,等于皇帝的私人秘书处。军机处在权力上是执政的最高国家机关,而在形式上始终处于临时机构的地位,不像正式国家机关的样子。军机处办公的地方不称衙署,仅称“值房”。军机大臣的值房称为“军机堂”,初仅板屋数间,后来才改建瓦屋。军机章京的值房,最初仅屋一间半、后来才有屋五间。军机处也无专官,军机大臣、军机章京都是以原官兼职,皇帝可以随时令其离开军机处,回本衙门。军机大臣既无品级,也无俸禄。军机大臣之任命,并无制度上的规定可供遵循,完全出于皇帝的自由意志。军机大臣的职务也没有制度上的规定,一切都是皇帝临时交办的,所以军机大臣只是承旨办事而已。“只供传述缮撰,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这些都说明军机处是皇帝集权的最好的工具。
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专制制度.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逐渐衰弱.追问

军机处的设置进一步加强了专制制度.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逐渐衰弱. 为什么。。这才是我想问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