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5岁的孩子很叛逆,多动、爱哭。哭起来哄不了,打也不变。求解

如题所述

一、共情:能感觉到您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更加坚强一些,是否是这样?
二、具体化:您可以举例说明下孩子焦虑易怒、及哭闹的具体表现吗?
三、探讨问题的成因,并具体分析:
a 用这样的情绪表达去解决问题是有效的:无论孩子通过哪种形式去表达情绪,但只要他们感觉到用这些去表达是有效的,就会一再运用。
解决:家长减少对这些行为的关注度,那么孩子自然不会用这类行为来应对。但不关注,并不等于完全“漠视”,家长也要保持对孩子相对的关心,在孩子“闹情绪”结束后,再和孩子一起探讨应该做什么,怎么做。
b 孩子的意志力不足:在成长过程中,可能并未受到太多挫折,面对挫折便通过哭闹的方式解决,这样他人就会降低对孩子的要求标准。
解决:进行相应的意志力锻炼,要让孩子为了自己的事情负责任,让其了解到用“哭”的方式是无法解决问题的,但父母要给予适当的鼓励与支持,帮助他们建立自信。
c 有其它深层次的原因:孩子的情绪不稳定,可能是承担了来自家庭中的焦虑、愤怒、攻击等情绪。
解决:更深入的了解家庭情况,有条件可以单独和孩子聊,评估其情绪是否稳定,有任何觉得和平常孩子有不同的,引导寻找专业人士帮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6-09-05
3-5岁期间称为孩子的第一叛逆期,他们不同程度的有一些特点,第一自主性强,一些想干的事情与大人的意愿相违背;第二爱发脾气和爱大哭;第三不和小朋友分享玩具或其他好吃的东西;第四甚至有些孩子还喜欢耍赖、打人。如果你家的宝宝这几种情况都具备,作为父母的你们有时候一定会有一种失落无力感吧! 在我看来,家长们首先要了解孩子的这个叛逆期,每个孩子在这个时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这些不好的现象,对他们的行为应该持理解、宽容和尊重的态度,所谓态度决定行动呀。 其实孩子自主性强也是好事,说明孩子在慢慢地长大,孩子想独立的决定一些事情了。可是孩子还小,是非能力不强,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什么事情不可以去做。这样很多时候孩子的意愿就得不到满足了,孩子就会不愿意了,孩子就会以大哭大闹的方式来要求父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觉得家长应该有明辨是非的能力,家长应该把握孩子什么时候该干什么事情和什么事情不可以去做的。这样在这个大的前提下,对孩子的一些要求就要拒绝,比如对于我的孩子,该吃饭的时候就应该来吃饭,吃饭前一个小时就不能吃其他的东西了,如果孩子吃饭前想吃东西,我是绝对不让他吃的,不过拒绝孩子要讲究方法,要委婉的拒绝,否则家长对孩子就没有一种尊重的感觉,换位思考一下哦,如果你请求别人帮忙,别人帮不了也会委婉的拒绝的,如果有个人很生硬的拒绝你你会心理好受吗?比如孩子周六上午在外面和小朋友玩得很开心,可是到11点了,到了妈妈做饭的时间了,可是孩子没有想回家的意思,你怎么说他都不想回家。出门前提前约定好什么时候回家,要求宝宝答应,要求宝宝说话算话。这样的话,宝宝不回家妈妈就可以提醒宝宝已经答应的事情。这样还可以让宝宝养成说话算话的好习惯。 一些宝宝经常爱发脾气和爱大哭,有些要求没有满足他,他就发脾气、大哭甚至耍赖,宝宝变成这样,我觉得责任多半在父母或者他的陪伴者,因为孩子发脾气或大哭甚至耍赖之后,大人满足了他的要求,所以孩子就经常这样了,大人的这种做法是溺爱孩子的表现。所以要宝宝改掉这个毛病并不难,他发脾气或大哭时,可以转移他的注意力,可以用一些他感兴趣的东西吸引他并且好好的哄着他,如果这些办法都不管用,那也很简单,当个“狠心”妈妈或爸爸,把他晾在一边,不管他。孩子大哭大闹,很多父母通常的做法就是打孩子,闲孩子吵了,要孩子停止哭。我觉得这是最不可取的方法,这样做一方面是不尊重孩子的表现,另一方面父母要奖惩分明,这种打的惩罚措施是不提倡经常用的,因为小错误也打,大错误也打,这样孩子被打皮了,打就没有效果了。这样还导致亲子关系的紧张,这样的孩子长大了容易叛逆的。 一些宝宝不爱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玩具或好吃的东西,首先要宝宝在家里经常和父母分享好吃的东西,父母以身作则,爱分享的好习惯经常要让孩子看到和感受到,孩子潜移默化地就学习了。有些宝宝爱打人多半是父母经常用打人的方式来管教自己的宝宝,所以宝宝就也学会了打人了。 孩子还很小,可塑性很强,孩子的任何坏习惯都是可以改正的,作为家长要相信孩子能改正,并且努力的帮助孩子去改正,孩子表现好的时候,不要吝啬您的赞美之词哦,表扬要做到具体化,让孩子知道受表扬的原因,您的表扬会令你的孩子表现更棒的,这样就形成了良性循环,好孩子就这样炼成了。如果3-5岁被称为是孩子第一叛逆期的话,我觉得不要强迫叛逆期的孩子做任何事情,否则会更叛逆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