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房公积金的算法里面说“按照上年度的平均工资计算” 怎么定义的?

住房公积金的算法里面说“按照上年度的平均工资计算”,但是“上年度的平均工资”是指扣除保险的?还是没有扣除保险的?
我说的是个人的

指的是税前收入,没有扣除社保及公积金的月均收入。

例:职工王某,2010年7月——2011年6月的税前月收入为:

4820、3900、4931、4501、3951、4222、4693、3828、4758、5001、4658、4688,将以上12个月的收入相加除以12(经计算为4495.92元),

即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然后按此月平均工资乘以当地的公积金缴交交比例(假设为10%),就是该职工2011年7月——2012年6月应交的公积金数额(4496*10%=449.6元),单位也按此金额缴纳。

补充回答:

以上讲的就是个人的工资。

如果是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简称“社平”),是统计部门根据当地全部职工的工资收入平均出来的,这个“社平”工资也是有用的,主要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及职工的收入情况。

当个人平均工资高于“社平”时,社保、公积金的缴交基数均按高于“社平”的个人平均工资缴纳(上限是3倍);当低于“社平”时,以“社平”为缴交基数。社保、公积金的缴交基数最低不得低于当地“社平”工资的60%。

扩展资料:

缴存

所谓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是指职工所在单位将应缴存的住房公积金按月缴存到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在受托银行(建设银行、工商银行等商业银行)开设的公积金专户内的行为。

由于职工住房公积金是通过所在单位代扣的,职工工资单中被扣缴住房公积金,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缴存,因为有可能单位并没有将代扣的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单位提供的住房公积金按期缴存至银行住房公积金专户,

只有单位将代扣的职工住房公积金和单位提供的住房公积金足额缴存至受托银行的公积金专户,才称之为实际缴存。

明确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的意义在于:

一是职工与市公积金管理中心之间的住房公积金债权债务关系,公积金管理中心只对实际缴存的住房公积金负有偿还本息的义务;

二是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金额是职工申请住房公积金贷款金额计算的依据之一。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住房公积金实际缴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9-02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9
回答如下:
指的是税前收入,没有扣除社保及公积金的月均收入。
例:职工王某,2010年7月——2011年6月的税前月收入为:
4820、3900、4931、4501、3951、4222、4693、3828、4758、5001、4658、4688,将以上12个月的收入相加除以12(经计算为4495.92元),即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然后按此月平均工资乘以当地的公积金缴交交比例(假设为10%),就是该职工2011年7月——2012年6月应交的公积金数额(4496*10%=449.6元),单位也按此金额缴纳。

补充回答:
以上讲的就是个人的工资。
如果是上年度社会平均工资(简称“社平”),是统计部门根据当地全部职工的工资收入平均出来的,这个“社平”工资也是有用的,主要是反映当地的经济发展情况及职工的收入情况。当个人平均工资高于“社平”时,社保、公积金的缴交基数均按高于“社平”的个人平均工资缴纳(上限是3倍);当低于“社平”时,以“社平”为缴交基数。社保、公积金的缴交基数最低不得低于当地“社平”工资的60%。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1-08-11
看你说的是哪个“上年度的平均工资”,有一个是本人的,有一个是所在城市的,前者是指实际缴存基数的依据,后者是指上限额度的计算依据(每个地方都有“上年度的平均工资”这个数据的,由统计局提供)。都是指税前的工资,是什么都没扣的。
以广州为例,单位和个人以职工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总额作为缴存基数计算住房公积金。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不得超过广州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倍。月工资(实行年薪制的按月均分)未超过以上限额的,以实际工资额计算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月工资超过以上限额的,最高以广州市统计部门公布的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5倍为住房公积金月缴存基数。
其实这样更好啦,公积金可以多一些(虽然每个月扣除的钱会多一点,但单位也要按这个数1:1帮你缴存的,扣300得600,扣500得1000呀,这是一笔好交易,公积金虽然不是说想花就能花,但那毕竟是自己的钱哪)
第4个回答  2019-08-07
职工年平均工资是指职工在1年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其表明1年内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简单来说是劳动者的税前工资,没扣除任何五险一金之前的月均收入。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