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15-04-27
一、学习意义激趣 高中阶段的文言文教学开始前,教师应专用一节课向学生介绍文言文的学习价值,向学生展示文言文这座宝库里博大精深的思想文化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引起他们探究的兴趣。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文化的重要载体,可以在文言文教学中适当介绍古代文化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古代的典章制度、礼仪习俗、器物用具、科举职官、天文历法及衣食住行等文化常识可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以《触龙说赵太后》一文为例,有“左师触龙愿见太后。太后盛气而揖之。人而徐趋,至而自谢日”这样的文字,触龙见到太后为什么要“自谢”?如果能介绍一下古代的礼仪习俗,就会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文言文是有生命力的语言,学习古人遣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能力,可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学生明白了学习文言文的价值,就能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二、课堂导入激趣 特级教师于漪曾说:“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激发学习兴趣,首先应抓住导入环节,一开课就把学生牢牢吸引住。”教师应根据教材、生情、师情的不同,灵活设计导语,创造一种或紧张、或愉悦、或有趣的学习氛围,使课堂教学收到良好效果。
如讲《鸿门宴》前,教师可从棋盘上的“楚河汉界”谈起,引出项羽的“力拔山兮气盖世”的诗句,描述他实力的强大。然后话锋一转,讲到“霸王别姬”和“乌江自刎”,再提示学生,项羽如此的结局除政治、经济、军事等因素外,他本人的个性品质是个很重要的因素,《鸿门宴》这篇课文精彩地描写了他的个性。这样,学生的兴趣就产生了。 课本中的文言文有很大一部分是从《战国策》、《左氏春秋》、《国语》、《史记》等史书中选取的,涉及的事件、人物往往有一定的历史背景,而学生由于远离了那个历史时代,对那时的政治、经济、文化背景、历史典籍、礼仪风俗等都不甚了解,阅读理解起来难免困难重重,兴趣肯定不高。因此,教师在上课时可多补充介绍一些背景知识来增加其学习兴趣。如《烛之武退秦师》一课涉及秦、晋、郑三国,关联的历史事件众多,课文提到的就有“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微夫人之力不及此”,以高一学生的知识和水平是很难弄清它们间错综复杂的关系,他们不明白为什么面对秦晋大军的围困,烛之武口舌间就可以瓦解敌方的联盟?为什么秦师退后晋军也会不战而撤?这篇文章尽管文字比较浅显,但内容的复杂必定影响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所以,教师在导人时可以给学生讲讲郑国在公子重耳逃亡经过本国时无礼于他,结下恩怨,后又在楚晋之战中站在楚国一边,进一步得罪了晋国,还可以给学生讲秦晋的历史。这样,拨开了历史的迷雾,消除了阅读的障碍,学生学习起来得心应手,兴趣自然大增。
三、联系生活激趣 文言文的内容似乎与现实没什么联系,如果细加体会,我们会发现文言文中的很多内容与当今的社会现象有相似性。如果我们能超越时空的囿限,用现代社会意识关照文言文教学,就可以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时空距离,缩小学生与文言文的心灵差距,让学生觉得学好文言文对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为人处世能力大有裨益,从而激起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如上《寡人之于国也》一课,当讲到“五十步笑百步”时,可联系现实生活中“顺手牵羊不算偷”,“一二五不算赌”,收点礼品不算受贿的思想;讲到“数罟不入湾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时,可指出这正是维护生态平衡的环保意识;讲到“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可分析这正是要求一手抓生产、一手抓教育的朴素思想。实践证明,用现代意识关照文言文阅读,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大大增加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四、多媒体辅助激趣 传统教学是一支粉笔、一本书、一张嘴巴,口干舌燥地对课文进行“分崩离析”,气氛的沉闷,知识的狭窄是可想而知的。而运用多媒体教学,化抽象为具体,将无声无色的文字变为声像并茂的音像,给学生以身临其境之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自然就能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激发学习兴趣。
总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兴趣的目的在于让学生主动学习,发挥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所以教师不能仅仅停留在“激发”这一行为上,而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只有这样,文言文课堂才能成为教师和学生共同经营的知识、能力、情感、价值观的交流平台,学生才能真正学好文言文。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