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汉死亡委婉语论文提纲

如题所述

摘要:语言是文化的符号,文化是语言的载体。汉语中有大量的关于死亡的委婉语,这些委婉语有着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笔者从语言的灵物崇拜、传统的生命价值观、宗教信仰、丧葬习俗、独特的人文景观等五个方面探讨了汉语死亡委婉语的文化意蕴。 关键词:死亡;委婉;文化
委婉语(Euphemism)一词源于希腊语,原义为“说得好听些的话”。其主要特征就是运用比较抽象、模棱两可的概念或比喻、褒义化的手法,使谈话的双方能够采用一种比较间接的方式来谈论不宜直说的事,从而不必为谈论这些事感到窘迫。委婉语并非汉民族独有的语言现象,它在其他民族的语言中都有反映。但是汉语中委婉语的数量却远远多于其他民族语言,特别是关于死亡的委婉语。王力先生在《汉语史稿》中谈及委婉语时曾经说过:“„死‟的别名为最多。”[1]这话的确不假。清人梁章钜在《浪迹丛谈》卷九《人死别称》条就列举了19 个“死”的别名;龚延明《古代“死”的别名》一文中列举了67 个;吕友仁、冯好杰在《〈古代“死”的别名〉补遗》中又增补了186 个。在这些“死”的别名中有很多都是死亡委婉语。当然,他们所涉及的仅仅限于古代汉语中的死亡委婉语。随着时代的发展,现在死亡委婉语的数目已经远远不止这些了。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汉语中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这就有必要探究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层的文化内涵。 一、语言的灵物崇拜
语言本来是与劳动同时发生和发展的一种交际工具。但在远古时代,人们因对生死、地震、雷电、火山爆发、日月全蚀等自然现象不理解,在“万物皆有灵”观念的影响之下,人们认为各种现象包括言语现象都是精灵变化所至。他们对言语产生神奇的幻想,同时也萌生出崇敬或恐惧感,认为言语有一种超人的神奇力量,既可以降福又可以免灾,以至于将言语所代表的事物和言语本身等同起来,即将表示祸福的词语看成是祸福本身,因此在言语生活中,小心谨慎地使用与祸福有关的词语,唯恐触怒神灵。这样就产生了语言的灵物崇拜,为避凶而形成的避讳等语言现象皆由此而来。[2](P342)至于“死”,则更是令人讳莫如深的事情。其实,人的生老病死,本是一种不可抗拒的生理现象。人生自古谁无死?无论是伟来,汉族人就忌讳谈论“死”,甚至还天真地以为,只要不说“死”字,“死神”就不会降临到自己身上。于是或避而讳之,或委婉言之,大量的关于“死”的委婉语便应运而生。如“老了”、“走了”、“去了”、“没了”、“不在了”、“永别了”等等。事实上,正如语言学家索绪尔所说:“语言符号是能指和所指的结合。任何语言符号都有它的能指和所指。能指是语言的语音形式,而所指是语音形式所代表的客观存在的事物。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或逻辑上的必然联系。因而语言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任意的‟。它只是社会约定俗成的结果。”[3](P171)语言符号既不可能有什么自然的威力,更不可能有什么神异的灵力。但是原始人的认识能力有限,他们把名物之间的联系看作是内在的、必然的,从而把语言当作灵物加以崇拜。死亡委婉语就是语言的灵物崇拜的反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5-07-29
英汉死亡委婉语论?
几乎有半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