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是法律中最大的吗?

它是不是呢?!好好想想喔~...

  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该国的社会制度、国家制度、国家机构、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在该国的法律中有最高的权威和最大的效力。我国先后在1954年、1975年、1978年和1982年制订过四部宪法。1982年宪法中的部分条款,后来又有修改补充。之后又分别于88年、93年、99年和04年颁布了四部宪法修正案。而04年宪法修正案最大也是最凸出的改变就是加入了对于私人财产保护方面的规定,这一点直接从宪法层面上解决了《物权法》的立法障碍,为物权法的颁布除去了理论障碍。
  宪法一词来源于拉丁文constitutio,本是组织、确立的意思。古罗马帝国用它来表示皇帝的“诏令”、“谕旨”,以区别于市民会议通过的法律文件。欧洲封建时代用它表示在日常立法中对国家制度的基本原则的确认,含有组织法的意思。英国在中世纪建立了代议制度,确立了国王没有得到议会同意就不得征税和进行其他立法的原则。后来代议制度普及于欧美各国,人们就把规定代议制度的法律称为宪法 ,指确认立宪政体的法律。
  “宪”、“宪令”、“宪法”等词在中国古代典籍中与“法”同义,日本古代“宪”也指法令 、制度 ,都与现代“宪法”一词含义不同。19世纪60年代明治维新时期,随着西方立宪政治概念的传入,日本才有相当于欧美的概念出现。1898年,中国戊戌变法时,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要求清廷制定宪法,实行君主立宪。1908年清政府颁布《钦定宪法大纲》,从此“宪法”一词在中国就成为国家根本法的专用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2-03
这要看你说的“法律”是广义的还是狭义的,如果法律从广义上理解,宪法属于法律,如果把法律从狭义上理解,那么宪法不是法律,宪法的效力高于法律,是我国的根本大法。
所以如果你说是狭义的法律(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规范性文件),那么宪法就不是法律中最大的,因为它不属于法律。
第2个回答  2013-12-03
是的,但人治这说的也太绝了,我国是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第3个回答  2013-12-03
在我国是 的。但是我国主要是人治。
第4个回答  2022-01-01
宪法是全国人大制定的,其次是法律,法律是全国人大的和全国人大组委会制定的,然后是法规,由国务院和地方人大制定的法规又分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其次还有规章,又分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
宪法>法律>法规(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规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