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话老娘舅什么意思呢?

如题所述

娘舅”为吴语词,意即舅舅。在吴语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吴语区一带,尤其是在上海,以前人们常把那些有威望、讲公道的年长者称作“老娘舅”。

苏州话,俗称“苏州闲话”,是一种吴语方言,属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长期以来苏州话一直是吴语的代表方言之一,在历史上具有很高的地位。苏州话以软糯着称,素有“吴侬软语”之美称。

苏州话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方言之一,保留很多中古汉语要素,其显着特徵为完整保留中古汉语的浊音,保留平上去入的平仄音韵,保留尖团音分化,保留较多古汉语用字用语,能够与古代韵书《切韵》、《广韵》等基本匹配。

现代苏州话有28个声母,49个韵母,7个声调,声韵调系统也是吴语的一般情况。苏州话有很多特徵词、俚语和特殊的语言现象,是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江南文化的瑰宝。

苏州话不仅是生活语言,也是一种文学语言。《海上花列传》是最着名的吴语小说,全书由文言和苏白写成。苏白是江南最流行的语言。传承与保护苏州话是每一位苏州人的责任。

基本介绍

    中文名:苏州话

    外文名:Soochow dialect

    俗称:苏州闲话

    发音:sou tseu ghe gho

    分片:吴语—太湖片—苏沪嘉小片

    语音

    音韵

    苏州话的主要语言特徵有:

    (1)塞音、塞擦音声母三分,主要保留古全浊声母。清浊对立用音标举例为[b]和[p]的对立,也就是英语的b[b]与国语的b [p]的区别。英语“big”中的“b[b]”就是浊音,而“spend”中的“p[p]”实际发的音就是不送气轻音/p/。浊音系统是吴语区别于其他发言的最大特点,这也是对中古汉语(唐宋时期)的继承。

    (2)苏州地区基本保留中古四声的分野,各分阴阳,共8个声调。如常熟、张家港是8个声调;而苏州市区、昆山、太仓是7个声调,阳上并入阳去。

    (3)保留古疑母[ŋ]。如:我/ŋɜu/、外/ŋa/、吴五/ŋ̇/

    (4)中古咸摄和山摄的一二等字分为两类韵母,寒/ɦɵ/-山/sĘ/。

    (5)[z]音词头s变规律,也就是[z]音词头清化规律。所谓z音词头s变,也就是所有的z音,如果在一个词语中处于开头的位置,则这个[z]要发成s的音,但是仍然保持浊音时的声调与气流。例:辰光 ,人民 ,石头。但是如果z音在词语的中间,则依然保持[z]的发音。

    (6)gh[ɦ]音词中弱化现象。gh[ɦ]是比较难掌握的一个音位。当这个音在所在的词语中处于开头的位置时,需要完整的发出来。但是如果是在词语中间,则会弱化,甚至脱落。举例:粉fen红ghon。实际发成fen51-'on。

    (7)分尖团。

    (8)古果遇两摄混同。

    声母

    ●新派

    苏州地区各县级市声母数目不一,常熟话33个声母、张家港话34个声母、昆山话27个声母、太仓话28个声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07
娘舅,原为舅舅的意思。在吴语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吴语区一带,尤其是在上海,苏州,以前人们常把那些有威望、讲公道的年长者称作“老娘舅”。
娘舅就是母亲的兄弟,之所以有这个“娘”字,就是指母亲娘家的人。“老”字就比较微妙了,它代表的是一个亲疏问题,只有老娘舅才是母亲的亲弟弟,因为母亲的弟弟还可以有堂弟,表弟,从辈分来讲,都要叫舅舅,或者娘舅。 而老娘舅是就将他们区分开来了。
第2个回答  2022-04-29
娘舅”为吴语词,意即舅舅。在吴语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吴语区一带,尤其是在上海,以前人们常把那些有威望、讲公道的年长者称作“老娘舅”。
第3个回答  2022-04-24

娘舅,原为舅舅的意思。在吴语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吴语区一带,尤其是在上海,苏州,以前人们常把那些有威望、讲公道的年长者称作“老娘舅”。
娘舅就是母亲的兄弟,之所以有这个“娘”字,就是指母亲娘家的人。“老”字就比较微妙了,它代表的是一个亲疏问题,只有老娘舅才是母亲的亲弟弟,因为母亲的弟弟还可以有堂弟,表弟,从辈分来讲,都要叫舅舅,或者娘舅。 而老娘舅是就将他们区分开来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