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宁海是什么地方

古代宁海是什么地方

宁海自晋代武帝太康元年(280)建县,其后几经分并离合,然县的名字始终未改动,而邻县则不然。鄞县古名贸县,天台曾名台兴,仙居又叫永安,黄岩古称永宁等。不过宁海除正式县名外,还有很多别名,如白峤、丹邱、宁川、桃源、回浦等,据现存地方文献,作一简单介绍:清末,曾流行一首《宁海县歌》,词曰:"丹邱白峤古笱区,西接天台东尾闾,一带文明回浦水,千秋灵气出名儒。"诗中的丹邱、白峤、回浦均一度作为宁海县的代称。 丹邱,地名,在县南九十里,今属三门县。相传三国时著名方士葛玄,即葛仙翁在此山上炼过丹,故名。宁海人以此传说为佳话,自谓居地是仙境,宁海因此代称丹邱,天台文人赖良的《大雅集》中就把宁海人称丹邱人。 白峤,为今城关镇一辖村,县治曾设白峤,又名云峤,故曾以县治所在地代称宁海。以上二种代称如在明崇祯三年皇帝的《敕行人司行人胡献来父母》的诏书中还有:"联闻丹邱白峤间,灵气婉蜒,代毓异人┄┄" 南宋间,一度以宁川代称宁海,绍兴三年(1133)县令李知微作的《县学新泉记》中有"宁川,海邦也,瞰临渤海,咸气所钟,宜不知以泉为 贵。"王艺在《后梁宣帝祠碑》中也写到:"余宦游宁川,宁川地广,地连括苍,水通闽中,得无名山大川神灵圣迹者乎?"都把宁海称为宁川。 以上三种别称不多见,但桃源作为宁海代称就比较多了。宁海县境是天台山脉逶迤绵亘的延伸,水流多发源在天台山脉上,而《搜神记》中刘晨、阮肇缘桃花溪遇仙神话深入人心,所以宁海人就把桃源作为县的代名,象征所在地是一个与世无争,自给自足的超脱境界。南宋储国秀写过一篇《宁海县赋》,自称"桃源主人",元代县丞黄晋的《初到宁海》诗中就有:"桃源名更美,何处有神仙"。明代的知县王士宏亦称自己是"桃源仙宰"古代县城最大驿站,即接待外来宾客的旅店,就建成在繁华的中大街,叫桃源驿。明《崇祯宁海县志》解释:"桃源,宁海之通名"。至今,城关还保留桃源路、桃源桥、桃源村等名称,当为历史名称的沿袭。 宁海在秦汉时曾一度属会稽郡回浦县,因此清代文人以溯古为雅,把回浦代称宁海也屡见不鲜。如女诗人吴惠芳自号"回浦女史";徐镛著有《回浦诗钞》;我县第一部历代诗歌总集由清代地方文献学者钱翼衢编辑,书成后就叫《回浦诗录》,收集了自宋至清中期数百家诗人的诗作,为保留我县的地方文献作出了贡献。 但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还是以缑城代称宁海,但究竟是何时开始,目前宁海学术界争论比较大,但一般认为是从明万历初年开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04-10
你说的是现今的宁海县以前唤作什么吧::
西晋太康元年(280年)置县,治设白峤(跃龙街道白桥村),属临海郡(治今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
隋开皇九年(589年)废,并入临海县(临海市)。唐武德四年(621年)复置,治徙海游(今三门县海游镇城区街道)。属台州(治今临海市)。武德七年又并入章安县(台州市椒江区章安街道)。
武周永昌元年(689年)复建,治迁广度里(今跃龙街道),仍属台州。
唐神龙二年(706年),以县东地域辽阔,析置象山县。
唐天宝元年(742年)台州改置临海郡;乾元元年复为台州,宁海均属之。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属台州路。
明洪武元年(1368年)属台州府。清因之。
民国元年(1912年)直属浙江省,三年(1914年)属会稽道(治今宁波市区),十六年(1927年)直属浙江省。二十一年(1932年)属浙江省第五特区(治今临海市)。
民国二十二年,改属浙江省第四特区(治今宁波市区),二十三年属临海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五年,临海行政督察区改为浙江省第七行政督察区,三十二年改为浙江省第六行政督察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划海游等17乡镇归新建的三门县。
1949年宁海解放后,属台州专区。1954年属宁波专区。
1957年复属台州专区。
1958年10月撤宁海,并入象山县,县治设力洋,后移原宁海城关。
1961年10月恢复宁海县建制,属宁波专区,1970年属宁波地区,1983年7月改隶宁波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