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老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有句老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意思说的是为人父母者就没有不对的。这句话已经很久远了,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子女对父母尽孝心,在古代被看得非常重要,甚至成为一个人立足的根本,被视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基础。

所谓,百善孝为先,古人对于孝顺看的非常非常重,不孝顺的人会被人看不起,甚至仕途都不顺, 所以在科举制度以前,进入仕途就有举孝廉这一政策。

不过,这句老话一定是对的吗?诚然,父母的一举一动皆出于对子女的爱护和殷切期盼,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显然父母未必能做到全对,那么这句俗语到底有何深意?翻阅古籍我们发现,“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最早出自明代《三桂记》,此话原意并非说父母说什么做什么都对,而是告诫子女不要顶撞父母。

也不要跟父母记仇,毕竟父母的出发点是一片舐犊情深的亲情,故而不论父母如何,子女都要尽心孝顺,这才是古人所说的“孝悌之至”。与“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相关联的下句便是“世间难得者兄弟”。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是世间最温暖最铁的情谊,原本应该是这样的。

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一母同胞的手足感情自然比别人要亲近深厚,不论什么时候,都不掺杂利益同心同德。但往往很多时候,不太容易做到,故而才说真正的兄弟“难得”,不容易得到。其实,一家人之所以叫一家人,是因为拥有亲缘关系,是上辈子的缘分,我们都应该珍惜正视,而不是淡漠疏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3-31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最早出自明代《三桂记》,此话原意并非说父母说什么做什么都对,而是告诫子女不要顶撞父母。也不要跟父母记仇,毕竟父母的出发点是一片舐犊情深的亲情,故而不论父母如何,子女都要尽心孝顺,这才是古人所说的“孝悌之至”。与“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相关联的下句便是“世间难得者兄弟”。血浓于水的骨肉亲情是世间最温暖最铁的情谊,原本应该是这样的。

    正所谓“兄弟同心,其利断金”,一母同胞的手足感情自然比别人要亲近深厚,不论什么时候,都不掺杂利益同心同德。但往往很多时候,不太容易做到,故而才说真正的兄弟“难得”,不容易得到。其实,一家人之所以叫一家人,是因为拥有亲缘关系,是上辈子的缘分,我们都应该珍惜正视,而不是淡漠疏远。

第2个回答  2019-07-12

这句话从字面上理解为:从古到今,全天下做父母的,对子女的心愿没有不好的。绝对没有父母要子女学坏或无能。最多只可能出现教育方法上的不正确。用以告诉天下做子女的,不要怀疑父母的心对不对。

但其实这句话是不对的,圣贤都会犯错,何况身为普通人的父母呢?其实,父母的过错,关键是我们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和做法去处理。

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味包容、袒护肯定不是办法,也是不对的。要选择适宜的方法和时机向父母讲明,这就要运用亲情的艺术与力量来影响父母。

恭顺为上,劳而不怨。规劝无效果时,仍要恭顺父母,内心上有担忧,但不能心怀怨恨。这就说孔子所说的“是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有时候,作为儿女还要反省一下自己,“事父母能竭其力”与否?你的孝是养活父母,还是发自内心的真挚情感?你离家创业孝心依旧吗?你是否还让父母担忧?

兼顾情义,是与家人相处之道。尤其是子女不能无情的对待或伤害父母,否则,必陷入大不敬、大不义的境地。如果子女连孝都难做到,又怎么去要求父母行义合道呢?就算是皇帝,如果不孝其父母,又怎么能有仁爱之心,怎么能去爱天下老百姓呢?难怪历朝历代都推崇“以孝治天下”。

在很多时候,不孝是产生矛盾的根源,爱是化解矛盾的最好方法。相信很多人都是在自己的孝心感召和耐心劝说下,让自己的父母真正认识到错误而改过自新的。

如果从父母知错能改、知错必该,从子女对父母的孝要尽心尽力的这个角度看,似乎天下无不是之父母这句话,又在情理之中,有一番仁爱的大道理。

第3个回答  2021-04-01

农村老话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其实这句话的出处是明代的纪振伦《三桂记》三O中的句子:“天下无不是底父母,我母亦无可记之仇;世间难得者兄弟,吾兄实有难报之德。具体来说“天下无不是的父母”的意思就是说父母将子女生下来,这个恩情是很大的,因此即使他们做错了,不管他们做了什么样的错事,都不要过多的去指责,而要多包容和体谅自己的父母,毕竟他们的出发点往往都是好的。


第4个回答  2019-07-08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讲的是父母无论做了什么,从出发点来讲,都是为了子女,子女们不能责怪父母,要孝顺父母。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