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其”翻译成“他”行吗?

如题所述

看地方,取决于具体用在那里,还有词性。
作名词时
通“期”。期限 [predetermined time;scheduled time]
既辱且危,死其将至。——《易·系辞下》
今字作“箕”。
彼、他 [he]
郯子之徒,其贤不及 孔子。——《师说》
他们;她们;它们 [they]。如:避其锐气,击其惰归
他的 [his]
他日归,则有馈其兄生鹅者。——《孟子·滕文公下》
根据情况所指的、提到的或认为的那个[人、物、意思或时间] 的 [that]
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孔雀东南飞》
又如:正当其时
做副词
也许;大概 [perhaps;probably;most likely]
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左传·隐公六年》
其自桓叔以下。——《国语·晋语》
齐国其庶几乎。—— 明· 宗臣《报刘一丈书》
齐其庶几乎。
其一旦将以不敬之民而驱之战。——《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表示祈使。当,可 [can;may]
吾其还也。——《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君其详之。——南朝梁· 丘迟《与陈伯之书》
汝其善抚之。——清· 林觉民《与妻书》
弟其宽心勿畏可也。——太平天国· 洪仁玕《英杰归真》
将,将要 [should]
今殷其沦丧。——《书·微子》
表示诘问。通“岂”,难道 [Does it mean…?Shouldn't it be?]
其为死君乎。——《左传·僖公三十二年》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其可怪也欤。——唐· 韩愈《师说》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王安石《游褒禅山记》
中国其果老矣乎。—— 清·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极,甚 [very]
开地数千里,此其大功也。——《韩非子·初见秦》
做连词

如果,假设 [if]
其或未能处置,即且给公验。——唐· 封演《封氏闻见记》
或许;大概 [perhaps]
我中国前途,其有望乎?——《负曝闲谈》
还是。表选择 [still;yet]
其真无马耶。——唐· 韩愈《杂说》

其真不知马耶。
其亦足乐乎。——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

做助词

附着于形容词前、后,起加强形容的作用
北风其凉,雨雪其雰。——《诗·邶风》
句中助词,无义,只增加一个音节
虽僻远其何伤。——《楚辞·屈原·涉江》

云霏霏其承宇。
其敢自谓几于成乎。——唐· 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0
要根据具体的语境才能知道该怎么翻译,因为“其”还可以理解成“难道”、“大概”、“还是”等等。另外,“其”一般做人称指代作用时,是“他(们)的”的意思
第2个回答  2012-03-20
它的作用是避免相同词语重复,使文章简洁。
1.用作第三人称,表示领属关系,相当于“他、她、它(们)的。”2.其中,其中的。3.活用作第一人称。相当于“我(的)”、“自己(的)。”4.用作第三人称,相当于“他、她、它(们)。”5.在句中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6.指示人、事、物,多表示远指,相当于“那”之类的词。7.指示人、事、物,有时表示近指,相当于“这”之类的词。8.在句中表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9.在句中表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不概”、“可能”。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5444700.html?fr=qrl3

第3个回答  2012-03-20
文言文中是没有明确的第三人称的,而“其”如果要翻译成现代汉语,应该翻译为“他的”。例如:“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左传)”
第4个回答  2012-03-20
有的地方可以,有的地方不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