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迁都长安时,把洛阳城烧了吗?

如题所述

  董卓是一个地道的杀人不眨眼的屠夫。他被何进一纸公文招来东都洛阳,就注定这个城市的毁灭。有句成语,叫做“引狼入室”,就是这个意思了。国舅何进本意是想借助外力,来削除异己,但没想到连自己的小命,也保不住。

  在当时的军阀混战中,山东诸侯对于董卓来说,还是不可轻视的敌对力量。所以,李儒建议迁都洛阳,留一块骨头让那些诸侯们争夺,自己远避到长安去。这主意,一石二鸟,一拍即合,立刻采纳,西去长安。董卓自然不会把洛阳完整地留给他的敌人,在报复心理的恶性发作下,当“即差铁骑五千,遍行捉拿洛阳富户,共数千家,插旗头上,大书‘反臣贼党’,尽斩于城外,取其金赀。尽驱洛阳之民数百万口,前赴长安。每百姓一队,间军一队,互相拖押;死于沟壑者,不可胜数。卓临行,教诸门放火,焚烧居民房屋,并放火烧宗庙宫府。南北两宫,火焰相接;长乐宫廷,尽为焦土”。

  董卓火烧洛阳,汉王朝也就宣告寿终正寝了。

  等到孙坚逼进洛阳时,“遥望火焰冲天,黑烟铺地,二三百里,并无鸡犬人烟”。连后来曹操提起此事,还感伤不已的。“旧土人民,死丧略尽,国中终日行,不见所识,使吾凄怆伤怀。”东汉一国之都,蔚然王气的洛阳,只残留数百户人家,岂不哀哉!

  恶是一种很容易流行起来的社会病,尤其在一种官方提倡的情势下,所谓“吴王好剑客,百姓多创瘢;楚王好细腰,宫中多饿死”。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恶就变得不可遏止,益发猖獗。希特勒统治的第三帝国时期,对于犹太人,从开始的歧视、迫害、虐杀,后来演变到集中营、焚尸炉,到成千上万的大屠杀,到灭绝整个民族的法西斯兽行,参与种族灭绝的刽子手,固然是那些罪恶滔天的战争罪犯,穷凶极恶的党卫军。但德意志民族就不负一点责任吗?那些被鼓噪起来的群众,那些狂热蜂拥的青年,那些向犹太人的铺子扔石头,砸玻璃的居民,那些检举密报,给涂上黄星的犹太人施虐的街坊,不也起到大屠杀的帮凶作用吗?

  当整个社会处于恶的流行病中,并不特别具有恶棍性质的普通人,也难免要受到传染的一面。如果大家都清醒,董卓一个人是烧不掉洛阳的,以此类推的话,许多付出沉痛代价的后果,那么也许就不会发生了。

参考资料:http://book.sina.com.cn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18
虎牢关战败,董卓裹挟走了整个洛阳的人,上至皇帝下至百姓。因为他一把火烧了洛阳,甚至连皇陵都挖了。然后在长安建了嵋邬,那里囤积了无数金银珠宝和粮食,还有数十万西凉兵驻扎
第2个回答  2012-03-18
能带走的都带走,不能带走的都烧了,带走的还有文武百官和洛阳百姓。
第3个回答  2012-03-18
三国志里面有注解,基本上算是坚壁清野了。
第4个回答  2012-03-18
焦土政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