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人帮帮忙 一段古文翻译

大夫曰:“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论者不期于丽辞,而务在事实。善声而不知转,未可为能歌也;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以所不睹不信人,若蝉之不知雪,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矣。

大夫说:“唱歌的人不在于声音高尖,而在贵在合节拍;发表议论的人不在于言辞华丽,而要有实在的内容。善于唱歌但不懂调,不能算会唱歌;善于言谈但不知变化,不能算会说话。你们这些儒生握着圆规而指责曲尺,拿着水平仪而指责墨线,只凿通了一个洞眼,懂得一个道理,却不知道灵活变化。因为自己没有见过就不相信别人(看见的东西),好象蝉不知道雪一样。死抱住古书硬要应用到今天来,这就象辰参两星永远不会相逢,又象粘住了瑟的柱而去调瑟的弦一样,肯定难合于世。这才是为什么孔丘在当时不被重用,孟轲被诸侯看不起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1-18
一)翻译
阅读下列文字,把画线句子译成现代汉语.(8分)
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论者不期于丽辞而务在事实。善声而不知转,未可为能歌也;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持规而非矩,执准而非绳,通一孔,晓一理,而不知权衡。以所不睹不信于人,若蝉之不知雪。坚据古文以应当世,犹辰参之错,胶柱而调瑟,固而难合也。 孔子所以不用于世,而孟轲见贱于诸侯也。(汉·桓宽《盐铁论·刺相》
【注释】中节:符合节拍。 孔:小洞。这里指一孔之见。
一、得分依据:
本题共8分,要求翻译文言语段中的四个句子,依据每个句子的得分点及难易情况,做如下分数标准:
第一个句子3分,3个得分点:不期于/利声/中节
第二个句子2分,2个得分点:转/未可为(未可谓)
第三个句子1分,1个得分点:以
第四个句子2分,2个得分点:所以/见贱
注:其它字词翻译如有失误,或语句不通顺,酌情扣0.5—1分
二、参考解答:
1)唱歌的人不追求(不期求、期望)声音的尖利(使声音尖利),而贵在合乎节拍;谈论问题的人不追求华丽的言辞,而必须要合乎实际。
2)善于唱歌但不懂得变换音调(婉转),不能算(不能说,不能称作)唱得好;善于言辞但不知道变通,不能算会说话。
3)因为自己没有看见,就不相信别人,这就好像蝉不知道有雪一样。
4)这就是孔子不被当时任用,而孟轲被诸侯所看不起的原因。
三、错误例举:
1、歌者不期于利声而贵在中节,论者不期于丽辞而务在事实。
不期于:不在于/不要求
利声:声音美妙/动人的声音/声音好
中节:有中节/高贵的节操/气节宝贵
贵:宝贵、珍贵
2、善声而不知转,未可为能歌也;善言而不知变,未可谓能说也。
转:转折/转弯
未可为能歌:不可以成为歌手
3、以所不睹不信于人,若蝉之不知雪。
以:凭借/所以、因此/认为
不信于人:不被别人相信
不知雪:不知道下雪了
4、孔子所以不用于世,而孟轲见贱于诸侯也。
所以:之所以(没解释)
不用于世:不在世俗使用
见贱:被贱踏/
(二)断句
得分依据:
必须停顿的有4处,对1处,得0.5分,共2分。在“/”以外不合理的停顿酌情扣分。
灵峰之山,其上曰金鸡之峰。其草多竹/其鸟多竹鸡/其状如鸡而小/有文采/善鸣。
做题分析:
此题能全得分者不多,基本上都能得1-1.5分。有少数同学做题糊涂,忘记在答题卷上划线,甚为可惜。
(三)诗歌鉴赏
1、得分依据及参考解答:
(1)由喜悦到日暮须归的无奈、惆怅(2分)
(注:如答由平静到喜悦再到无奈也给满分,但如答由平静到对春天的依依不舍不给分)
(2)“萦”“唤”二字采用拟人手法,将垂柳、啼鸟人格化。(2分)垂柳依依,小鸟啼啭,似乎在热情地挽留游客。(1分)传达出词人极度陶醉的喜悦之情。情与景浑然一体(情景交融),达到了极高的艺术境界。(1分)
2、错误例举:
此次的诗歌鉴赏得分较低,均分在2分左右,原因主要有以下这几个方面:
(1)答案组织混乱,缺少得分意识
如第二问属“炼字题”,回答应按照题干的要求由表及里的来组织答案,即先说明“萦”、“唤”运用的表现手法,再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运用这种表现手法要表达出的词人的思想感情。但许多同学不明题意或不知如何解题,仅是简单地分析“萦”、“唤”二字的含义。
(2)不明词句含义,理解推敲有误
如对“醉客”一词的理解
“醉”根据语境来推断应是“使……陶醉”之意。但许多同学却望文生义,将其理解成“喝醉酒的客人”或“被灌醉的人”。这样的解读明显地与“游春”、“赏春”这一诗意不符。
(3)胡思乱想误判,情感解读失当
如1:许多同学将“萦”、“唤”所蕴含的情感,理解成为 “思乡盼归”之情,游子羁旅之愁,甚而解读成为词人仕途多舛,受迁遭贬之苦。
如2:第一问中许多同学将“日斜归去奈何春”一句蕴含的情感理解为“伤春”、“悲伤”或 “忧愁”,夸大了诗人此时的情感特征,其实,从“奈何”二字便可判断出虽然此时已是日薄西山,但词人却怀着惜春之情,游兴不减,不忍离去,但却又对时间的流逝无可奈何。
(4)只做表面功夫,全然是空话
如:“萦”、“唤”两字形象生动地把作者的心情表现了出来,“游丝萦醉客”“啼鸟唤行人”把作者此时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参考资料:http://www.zhiyeren.cn/xmoblog/user1/cliopatra/archives/2007/9848.htm

第2个回答  2007-11-18
唱歌的人不期求他的歌声好听,而可贵处在于合乎节拍;议论的人不期求他的言辞华丽,而务必要符合事实,声音动听但不懂得曲调宛转,不能算是会唱歌;言辞优美却不了解形势的变化,不能叫做会议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