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了在家每天上贡啥意思对活人有影响吗?

如题所述

您好,很高兴为您解答。由于考古学的发展和年代测定技术的不断进步,目前被视为世界上最古老的文献可能因为更新、更先进的技术而不再是最古老的了.然而,这些古本无论如何将永远是人类所知的最古老的书籍之一.世界上的首批文献著作通常源于埃及人、苏美尔人或阿卡德人,这些著作大致完整地描述了那些第一次记录了历史、故事和宗教信仰的民族的日常生活.了解人类的过去,就是深化对今天的理解和认识.
1. 《苏鲁巴克箴言》(Instructions of Shuruppak):可追溯到约公元前3000年,《苏鲁巴克箴言》讲述了一位不太为人所知的神秘的苏美尔国王,是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已知文献著作之一.除《苏鲁巴克箴言》外,其他古文献对他的描写少得可怜,以至于一些学者怀疑是否真有其人.苏鲁巴克虽然实际上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但其故事却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典型的古代大洪水的情节.他和家人一起度过了毁灭性的大洪水,那张写有《箴言》的泥板文书记载了国王奉行的道德准则.这些准则令他赢得了神的青睐,让他在洪水退去后统治美索不达米亚.任何哪怕是稍微熟悉《旧约》的人都看得出来,苏鲁巴克言论的核心内容正是《十诫》的前身.其他小的方面还包括自我保护的基本忠告,如勿夜行、勿借酒下断言等.
2. 《伊塔那史诗》(Epic of Etana):传奇的基什国(Kish)国王伊塔那是约公元前2600年一首史诗的主人公.不过令人伤感的是,有关古代阿卡德人故事的信息在互联网上几乎找不到.他的生平故事围绕他对女神伊什塔尔(Ishtar,也称依楠娜Inanna)的奉献和为求得王位继承人的焦渴展开.赢得她的青睐后,伊塔那经过一系列梦幻般的冒险如愿以偿,其中包括登天寻求能赐予他愿望的奇效植物.路上他遇到了天神宇都(Utu)的巨鹰和蛇,战胜了难以想象的困难,得到了神奇的植物.成功使他喜得贵子巴里赫(Balih),当伊塔那和巨鹰一道在伊什塔尔的祝福和保护下飞离时,儿子继承了王的衣钵.然而,这首诗仅存片段,其中几行和一些词已经失传,因此,今天的读者当然完全可能无法明了原作者(或作者们)的意图.

3. 《金字塔文本》(Pyramid Texts):大多数历史学家、考古学家和神学家都认为这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文献之一,它是十位古埃及王室成员墓葬铭文的汇编.陪伴这些国王和王后的文字跨度近250年,发掘于第五代王朝统治者乌纳斯(Unas,也称乌里斯Unis)金字塔的文献最古老,可追溯至公元前2400-2300年之间.墙壁两侧和石棺上的雕刻文字都同样详尽地叙述了古埃及人对于人死后来生的认识以及他们严格的社会等级结构.咒语、咒符以及其他玄妙的话语不仅向神祈求保护法老或王后、祈求他们永生,还概述了他们死后灵魂的所能和所不能.特别是乌纳斯墓中臭名昭著的那一段,它还有一个恶名叫“食人歌”,暗示活人祭祀和食人肉是统治民众的手段和获取神灵力量的方法.和几乎所有的古代文献一样,随着新的片段甚至完整文本的发掘,《金字塔文本》不断发展和丰富,展示出古老故事和古文明的新内容.

4. 《乌鲁卡基纳法典》(Code of Urukagina):人们普遍认为它是第一本成文的政治专著,十大古书中《乌鲁卡基纳法典》的独特之处就在于它尚未被发掘出来.然而,它的存在(或在某个时期的存在)是无可争议的.出土的公元前2380-2360年间乌鲁卡基纳统治拉格什(Legash)时期的泥板文书数次提到这一法典.国王多数言论的核心都是维持其疆域的和平、正义和秩序,包括减免孤寡人家的税负,允许穷人向富人出售物品时有很大的决定权.多亏乌鲁卡基纳崇尚平等、个人自由和社会正义,妇女通奸不再担心要被石头砸死.

5. 《巴勒莫石刻》(Palermo Stone):其历史可追溯到公元前25世纪——与第五王朝同期,这块令人难忘的玄武岩破碎石板是现存的古埃及最早的历史文献之一.纸质书1902年出版,直接临摹石碑,书的开头不厌其烦地罗列从第一王朝以来无数王室成员的名字.然而,即使有不错的翻译版本,名单的真正含义尚不太为人了解.此外,《巴勒莫石刻》还记录尼罗河每年洪水的最高水位和与之相关的重大事件——甚至连日期这样的细节也不落下.石刻拼凑复原之前有七块,散落于埃及各处,其中一块甚至被废物利用做了门槛!从那时到今天,它成了至少13项独立研究的主题,没有它,人们就难以了解古代制度和古人堪以文字记载的不朽历史.

6. 《卜塔-福德名言》(The Wisdom of Ptah-Hotep):组成《卜塔-福德名言》(偶尔也称作《卜塔-福德格言》The Maxims of Ptah-Hotep或《卜塔-福德箴言》The Instructions of Ptah-Hotep)的莎草纸卷轴的确切成书日期尚有争议,有的说公元前2400年,有的说公元前2600左右——也许更早.不过,抛开确切的时间,大家都公认这本书起源于古埃及,作者是第五王朝大臣卜塔-福德.他效力于法老伽卡尔▪易色西(Djedkare Isesi),概括出一系列劝诫,内容涵盖广泛,教导人们品行高尚、生活安宁是公民的义务,反对自私和贪婪.《名言》还提出了埃及等级制度的框架,讨论了统治者通过神的意志获得权力的方式,以及主仆交流的规范.这部古代巨著如今有几个译本,但最流行的似乎是法国著名埃及古物学家克里斯琴▪雅克(Christian Jacq)2006的译本,其选择使用的书名和本文一致.

7. 《恩-赫杜-安娜赞美诗》(En-hedu-ana’s Hymns):恩-赫杜-安娜(En-hedu-ana,又称Enheduana或Enheduanna)常被认为是有记录历史以来第一位明确署名的作者,苏美尔人,供奉月亮神楠娜(Nanna)的高级女祭司.在她担任高级女祭司期间,写下了42首神庙赞美诗,文笔传神,令人赞叹,不仅赞颂她供奉的神,还歌颂爱情和战争女神伊什塔尔/依楠娜以及她们各自的膜拜礼仪.尽管恩-赫杜-安娜并非第一位用歌和诗来荣耀神的人,但她以她的天赋把这一做法发扬光大,帮助历史学家更深入地了解宗教个性化和大众化的观念.这位高级女祭司生活于公元前2285-2250年间,许多当代女权主义学者一直奉她为女权的偶像.不过,一些历史学家认为,恩-赫杜-安娜的很多诗歌都出于一个愿望,为她的父亲、国王萨尔贡(Sargon)赢得更高的声望,而国王首先把她推上了高级祭司的位置.当然,不论她动机如何,作为一名宗教和文学人物,她对人类历史的进程、观念和实践都产生了重大影响.

8. 《吉尔伽美什史诗》(The Epic of Gilgamesh):与其他古籍一样,历史学家和文学批评家们无法确定《吉尔伽美什史诗》写成的确切日期,不过很可能是公元前2000年左右.其前身是一系列苏美尔人的传说,大多数学者更为熟悉和了解的是约1000年后阿卡德人的改编版本——以至于它被学术界作为标准版本.史诗最初可能是口传神话,后来录于12块泥板上,描绘著名国王吉尔伽美什和他的死党恩奇杜(Enkidu)神话般的冒险故事,他们与怪物搏斗,和神贴身对抗.其中大部分故事,尤其是关于神出于重建世界目的而引发大洪水来灭绝地球生命的故事,可能就是《圣经》和后来书籍中类似故事的来源.作为有史以来最受人喜爱和最有影响力的史诗之一,它对于宗教传统的影响也远不止大洪水的故事.莉莉丝(Lilith)其实就第一次出现在《吉尔伽美什史诗》里,不过并没有提到她后来的那些恶魔般的品行.

9. 《乌尔-纳姆法典》(The Code of Ur-Nammu):写于公元前2100-2050年之间,《乌尔-纳姆法典》论述了名义上的苏美尔国王的法理.其要点涉及具体罪行的适用惩罚——例如,谋杀和抢劫应当处死,而奴隶谈论男女主人不当或言语顶撞应用一夸脱盐刷肿嘴巴.其他法律解决婚姻和合约问题,包括离婚协议、作伪证、人身伤害、通奸、仆人的举止、农业、以及日常生活的多个方面.乌尔-纳姆的多数条款比起《乌鲁卡基纳法典》似乎更为严峻苛刻,反映出当时对国王如何在神的保护下获得权力的流行看法.塞缪尔▪克莱默(Samuel Kramer)翻译了在尼普尔(Nippur)出土的《乌尔-纳姆法典》头两片上的内容,越来越多的信息随着发掘工作的进展被挖掘出来.今天,57部法律至少有40部已经翻译出来供史学家和学者们研究.

10.《棺椁文》(Coffin Texts):和古埃及《金字塔文本》一样,《棺椁文》涉及一系列在埃及境内发现的石棺上的咒符和咒语,可追溯至跨越公元前2200-1800年之间的埃及中王国时期,很多内容都是关于来生幸福的预言和伦理准则.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它标志着古代史上的一个时间,从此下层人物也可以享受某些赋予皇室的福祉.在此之前,只有上层才买得起咒符环绕其身.棺椁咒语说,随着雕刻的普及,更多的人去世时可以购买冥船搭载他们的灵魂到神那里.因为与犹太教和基督教的道德准则、故事和信仰大同小异,许多历史学家和神学家认为,埃及的《棺椁文》直接启发了那些写《旧约》的人.不过,也有人不这么认为,尽管它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毋庸置疑.

除非有更古老的文本出现,这些文献作品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它们是观察古代文明的绝佳窗口,使人类能够研究古代文明如何影响当今人类,发掘原作者的心声,研究他们的言论,解析古人生活和当今习俗的异同.它们的重大意义绝不该在学术圈以外的地方被人忽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05
不知大家家乡有没有这样的习俗,平时之日不能给去世了的人烧香。

我刚上初一,我姥姥娘去世了,我们那里管姥姥的母亲叫“老姥娘”。那时候刚实行火葬,而且抓的挺严的,老一辈的肯定接受不了,所以老姥娘去世前就说不要给她火化,但当时政策是这样,我们家又是大户人家,偷埋肯定不行。

火化当天,抬灵的人一切都挺顺利,上火葬场车的时候,我老姥娘的一只胳膊忽然就“ 掉”下来挡着车门,怎么都进不去,几个壮汉去掰我姥姥娘的胳膊都掰不动,就是挡着不上车,这时街道办事处比较懂而且在我们那边挺有威望的一个老爷子就抓着我老姥娘的手说道:“大嫂子,现在政策不允许土葬了,别为难孩子们啊!”说了好几次,姥姥娘的胳膊忽然就下垂了。

火化后,当时家里也不懂,为了纪念老姥娘,就把骨灰一半入土了一半留在家里放在骨灰盒里供奉三年。那两年,家里并没有发生什么奇怪的事情,大概初三的时候,我爸那边的家里出了点事,我爸找出马仙上香问事,但奇怪的是,我老姥娘上出马仙的身了,对我爸说“你们给我火化就火化了呗,还给我分开放,这是不让我安生啊,还有,以后不许给我上香摆供了,那是菩萨和神仙该有的待遇,你们这么对我,菩萨会降罪的”当时,这件事没给我们小辈的说,只是当天晚上我就做梦梦到我老姥娘了,梦到她老人 家领着我和发小来到一间屋子,布局跟超市一模一样,都是平时我们给她上供的物品,老姥娘对我跟发小说:“新新,你跟小玲想吃什么随便拿,只是今天过后 ,不许再给老姥娘送吃的了,记住了!”

高潮来了,第二天上学,我发小对我说 “我昨天晚上梦到你老姥娘了,领着咱俩去一个跟超市一样的屋子让我们吃东西 ,还让以后不给她送吃的了。”我听后当时就惊呆了,下午放学后把我俩的梦跟我爸妈说了,我爸这才把前天他去看香的事说出来了。

从那后,我们就把老姥娘的骨灰下葬了,而且从那之后我再也没有梦到过老姥娘。我从小是被老姥娘带大的,搂着我睡还给我讲故事,有时候我被“吓”到了,姥姥娘还会帮我“叫魂”,之后还会说“新新不害怕,老姥娘死后做了鬼永远不会来找你吓唬你”, 那时候我就会说“才不要,老姥娘要是死了,我就跟老姥娘睡一个棺材里”这时,老姥娘就会说“傻孩子,以后不许那么说”。

老姥娘去世后,只要我买了零食或者家人从外地带回的好吃的,我第一时间会摆到我老姥娘骨灰盒照片前让她先吃 ,而且会点一炷香,所以老姥娘才会有一个“超市”吧。哎,老姥娘去世到现在已
第2个回答  2020-11-05
人死了,在家每天上供啥意思?对活人有啥影响吗?
答题人死了,在家上共就是活人对死的,最后的一种哀思和悼念,对活人也色没什么影响,就是一种纪念风俗习惯
第3个回答  2022-06-24
这就是鲁班稳流传下来的那么一个风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