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居里夫人”帮两位华裔获诺贝尔奖,为何不帮自己?

如题所述

提到民国才女,大都想到的林徽因,萧红,张爱玲等才情出众的女子,但还有一位女子,才貌出众,为祖国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1944年她参与了美国制造原子弹的曼哈顿计划,是团队中的唯一华人。

1963年她是助力李政道和杨振宁两位华裔获得诺贝尔的功臣。

1972年,她成为普林斯顿第一位女教授,打破了普林斯顿从不聘请女教授的传统。

她是吴健雄。

女儿身男儿心

1912年5月31日,吴健雄在江苏省苏州太仓浏河镇出生。

父亲吴仲裔曾经在著名的上海南洋公学读书,也参加过反袁斗争。

思想开明,没有重男轻女传统观念的吴父,很重视吴健雄的教育,在这种良好家庭环境下成长的吴健雄,有了很好的脾性和探索精神。

1929年,成绩优秀的的她从苏州第二女子师范毕业了,还被保送南京中央大学物理系。

原本她只打算毕业就做个小学老师(在当时的环境下,女孩子教书就跟我们现在公务员元一样吃香。)

但爱国的父亲,并不想让她这样平凡安稳的过一生。而是让她去读大学,报效祖国。

如果没有父亲的鼓励,现在我可能在中国某地的小学教书。父亲教我做人要做‘大我’,而非‘小我’。

天资聪颖,赴美进修

在父亲的鼓励下,她去了中央大学继续深造。

这时候遇上了一生的贵人——胡适先生。

因为吴健雄天资聪颖,成绩优异,爱才惜才的胡适非常看重她,给予厚望的同时也时常为她指点迷津。

1934年,21岁的吴健雄以全校第一的成绩毕业,然后被浙江大学看重,请去做物理系助教。

没多久又被选到中央研究院做研究。

家人觉得她天生吃物理领域的饭,希望她能够为祖国做更多的贡献,便决定送她去美国进修。

她努力克服着异国他乡的日子,胡适先生也没有因为距离而生疏了他们的师生情分。

胡适先生有次给她写信:

你是很聪明的人,千万珍重自爱,将来成就未可限量。你的海外住留期间,多留意此邦文物,多读文史的书,多读其他科学,使胸襟阔大,使见解高明。

字里行间透露出了对吴健雄的爱护之心和爱国之情。

一个是思想开明的父亲,一个是谆谆教诲的良师,让吴健雄对工作充满热情。

原子弹之母,日本无条件投降

1941年末,珍珠港事件后,美国参加了二次大战,与纳粹德国宣战。

而纳粹德国早就在1937年2月执行 “铀计划”。

要打仗就一定要有军事实力,不然只有砧板上鱼肉任人宰割的下场。

于是,美国有了一定要比德国成功早一步的决心。说干就干,在1942年6月,美国陆军部开始研制原子弹的计划,也就是曼哈顿计划。

当时西方国家(除纳粹德国外)最优秀的核科学家都在这个工程之列。

而吴健雄以外籍女科学家的身份,负责最核心的工作——“原子核的分裂反应”,也是参与该绝密计划中唯一的华人女物理学家。

其实验成功解决了链式反应无法延续的重大难题,直接启发了核心人物费米,大大缩短原子弹试制的进程。

曼哈顿计划的最终目标,是赶在战争结束以前造出原子弹,原子弹研制成功后,就被投放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引爆,日本防不胜防,吓得直接宣布无条件投降。

成就了杨振宁、李政道获得诺贝尔,自己却与之无缘

1956年,杨振宁、李政道提出“宇称守恒定律”,实验实在是太困难,没有人可以证实他们的理论。

于是他们想到了吴健雄。

这时,吴健雄已与丈夫袁家骝买好返回大陆的船票,她想回去看看心心念念的祖国。

但是这项极富挑战意义的实验吸引了她。

丈夫袁家骝也积极支持和鼓励,并退掉一张船票孤身回国。

检验“宇称守恒”是一项精度极高的实验,为了使用华盛顿国家标准局的超低温仪器,吴健雄频繁地往返于纽约和华盛顿,和组成的团队夜以继日地实验。

作为项目的领导者,吴健雄带领实验走向了成功,把两位年轻的中国科学家,推上了诺贝尔奖的领奖台。

自己却和诺奖失之交臂。

许多科学家都为她抱不平和感到可惜,为西方对东方的偏见、对东方女性的偏见而呐喊:

这是诺贝尔委员会最大的失误。宇称不守恒的构想虽然是杨、李提出的,但是却是吴健雄做实验发现的。

对于自己没有得到诺贝尔奖,她从没公开表露过意见,还是一门心思投入研究工作。

只是,多年以后,她在给1988年诺奖得主史坦伯格的祝贺信中写道:

尽管我从来没有为了得奖而去做研究工作,但是,当我的工作,因为某种原因而被人忽视,依然是深深地伤害了我。

言语间透露出了遗憾和委屈。她图的,不是名利,而是真理和正义。

是啊,谁不想被肯定呢,自己也不过是想要一份肯定和尊重而已。

夫妻携手并进,丈夫为她做“家庭妇男”

当年,被错失诺贝尔奖后,吴健雄淡淡地说了一段话:

我爱的是我的事业,而不是诺奖,再说,诺贝尔先生又不是我老公,我爱他做什么?我的老公叫袁家骝。

吴健雄的丈夫袁家骝,是袁克文之子、袁世凯之孙,也是享有国际声誉的物理学家,在高能物理、高能加速器和粒子探测系统研究上卓有成就。

吴健雄去美国进修的时候遇到了袁家骝。

同样身处异乡,又是同班同学,两人日久生情。

一个是袁世凯之孙,一个是反袁义士之女;缘分就是这么奇妙。

两年后,他们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两人在生活中相濡以沫,在工作中相互扶持。

袁家骝为了让让吴健雄全身心地从事研究,自己把家里安排的妥妥当当,大小活儿都全揽,为了成就妻子似乎忘记自己也是著名的物理学家。

吴健雄是个低调的人,却常常和人秀恩爱:

我有一个很体谅我的丈夫,他也是物理学家。我想如果可以让他,回到他的工作不受打扰,他一定会比什么都高兴。

她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全身心投入物理研究,完全离不开丈夫背后默默的支持和付出。

永远的中国人,鼎力支持中国的科研事业

身居海外多年,吴健雄不忘初心,时刻挂念着祖国的科学发展工作。

婚后不久,为了使丈夫进入美国无线电公司继续从事尖端技术研究,吴健雄“硬着心肠离开这风和日暖”的加利福尼亚。

我觉得RCA规模大,设备好,中国将来正需要这样大规模的工业组织,他应该前去得些经验。

1946年,一位美国教授在退休前希望将藏书捐赠给中国的一所大学,在吴健雄的努力下,才将这批图书送给了北京大学。

1973年,周总理在接见夫妇二人时说:

你们是华人中杰出的代表,为世界的科学作出了贡献,是我们华人的骄傲,是全世界华人的骄傲。

1993年,在吴健雄和袁家骝的全程参与下,“科学神灯”的第三代同步辐射加速器被正式启用。

这一成果让中国人在这个领域取得了与美国、欧洲在世界鼎足而立,在亚洲第一的地位。

人到晚年,依然为国发光发热,省吃俭用的她,为了鼓励更多的人为祖国做贡献,拿出25万美元,捐给母校明德学校作为基建费。

还慷慨捐出近一百万美元设立吴仲裔奖学金,并向太仓县五十九名优秀师生颁发首届“吴仲裔奖学金”。

袁家骝和吴健雄

作为一名科学家,她拿不出更多的钱来,所以她花钱请海内外优秀的科学家学校做顾问,努力推动祖国科技建设的发展。

1997年2月16日,吴健雄因中风去世,享年84岁。被安葬于老家苏州太仓浏河。

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

她是卓越的世界公民,和一个永远的中国人。

我们的时代离不开这些默默付出的伟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