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文学的主流是元曲包括

如题所述

元杂剧

  元杂剧:元杂剧又称北杂剧、北曲、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元代散曲两个部分,它在金院本的基础上 孕育发展而形成的,正当南戏盛行之际,北杂剧走向成熟。13世纪后半期是元杂剧雄踞剧坛最繁盛的时期。四折一楔子的结构形式是其显著的特色之一,“一人主唱”是元杂剧的又一显著特点。元杂剧唱与说白紧密相连,“曲白相生”。元杂剧还有一些特点,如剧本注重舞台性,角色分工类型化,漠视生活外部形态真实,以类型化、象征化的手法,表现剧作的内在情绪,作家流逸的情思与本质性的真实生活相结合等等。完全具备了戏曲的本质特征,它走完了戏曲的综合历程,是严谨、完整、统一的,又是个性鲜明的戏曲艺术。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之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而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并在唐宋以来话本、词曲、讲唱文学的基础上创造了成熟的文学剧本。这比之以滑稽取笑为主的参军戏或宋杂剧可说已起了质的变化。作为一种成熟的戏剧,元杂剧在内容上不仅丰富了久已在民间传唱的故事,而且广泛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成为广大人民群众最喜爱的文艺形式之一。
  元散曲

  散曲释名

  一、 元代人称为乐府或今乐府。

  二、 散曲之名最早见于文献,是明代朱有墩《诚斋乐府》,此书所说的散曲专指小令,不包括套数。 三、 明代中叶以后,散曲的范围逐渐扩大,把套数也包括进来。

  四、 20世纪以来的学者的论文,把小令、套数都看作散曲。散曲作为文体概念做终被确定下来。

  散曲的产生与发展

  一、 散曲的产生

  1、 发源于金词 根据学者研究散曲产生于金元之际,产生于民歌俚谣。 金代的词已经出现曲的特点,倾向俚俗、率直、诙谐、浅白。金词对大量北方俚歌俗调的吸收,金词中的许多词牌实际上已经是亦词亦曲,很多词在文学风格上已经接近后代的曲。

  2、 散曲输入文坛成为散曲文学的.主要途径。金末元初文人没有科举取仕这条路可走,加上但是避世——玩世的社会思潮的影响,他们出入秦楼楚馆,而大量名妓会制乐府、唱曲,她们将民间的歌曲大量修改、传唱。文人与她们诗酒相乐、丝竹相和,久而久之,必然导致民歌时调与文人创作的结合。

  3、 乐曲的变化。 宋金之际,北方少数民族相继入主中原,他们带来的胡曲番乐与汉族地区原有的音乐相结合,孕育出一种新的乐曲。散曲便应运而生。

  散曲的体制

  一、 小令 又称“叶儿”,是散曲体制的基本单位。其名称源于唐代的酒令。单片只曲,调短字少是最基本的特征。除了单片只曲,还有一种联章体,又称重头小令,由同题同调的数支小令组成,最多可达百支,用以合咏一事或分咏数事。如关汉卿《双调?大德歌》。

  二、套数 又称套曲、散套、大令,是从宋大曲、宋曲诸宫调发展而来的。体制特点有

  1、 是由同一宫调的若干首曲牌连缀而成。

  2、 各曲同押一韵。

  3、通常在结尾部分还有[尾声]

  三、带过曲 由同一宫调的不同曲牌组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0-30
1、元曲:元代文学的主流,包括元杂剧和散曲。杂剧是戏曲,散曲属于诗歌范畴,就形式而言,可分为套数(也称大令),小令和带过曲三种。它们都以曲词为主合乐歌唱,因此通称为曲。
2、《董西厢》:董解元《西厢记诸宫调》。这是现存唯一完整的诸宫调作品。作者董解元,其诸宫调作品,号称《董西厢》。源于唐元稹的《会真记》,改变了《会真记》中“非礼不可入”的张生的形象,创造了一个充满青春活力,珍惜爱情的形象,《会真记》中的莺莺是一个逐渐摆脱老夫人封建礼教禁锢,大胆追求爱情的深闺小姐的形象。
3、“元曲四大家”:周德伯《中原音韵》把郑光祖和关汉卿、白朴、马致远并列,为元曲四大家之一
4、元杂剧四大爱情剧:王实甫《西厢记》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关汉卿《拜月亭》(西厢墙头,倩女拜月)
5、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是用南方方言和流行的地方曲调演唱的南方剧种。北宋末年开始流行于江、浙、湖、广一带的温州杂剧或永嘉杂剧。至南宋则盛行一时,元灭南宋后曾一度衰微。至元末再度复兴,并流传到江西、安徽等地,形成各种不同声腔而逐渐发展成新的地方剧种。南戏上承宋院本,下开明传奇,是中国戏曲史上重要的一环。
6、“四大传奇”:元代末期,南戏复兴,大型剧作相继问世,《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杀狗记》是南戏复兴之重要作品,称“四大传奇”,又称“古戏四大家”。其思想性虽不高,但情节曲折,极尽悲欢离合之情,故为歌场所重视。
第2个回答  2020-10-30
元代文学的代表是元曲。元曲包括(元杂剧)和(散曲)。

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为元代儒客文人智慧精髓,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套数两种。
基本含义
元曲原本是民间流传的“街市小令”或“村坊小调”。随着元灭宋入主中原,它先后在大都(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为中心的南北广袤地区流传开来。 元曲有严密的格律定式,每一曲牌的句式、字数、平仄等都有固定的格式要求。虽有定格,但并不死板,允许在定格中加衬字,部分曲牌还可增句,押韵上允许平仄通押,与律诗绝句和宋词相比,有较大的灵活性。所以读者可发现,同一首“曲牌”的两首有时字数不一样,就是这个缘故(同一曲牌中,字数最少的一首为标准定格)。
始于宋代,鼎盛于元。一般来说,元杂剧和散曲合称为元曲,杂剧是戏曲,散曲是诗歌,属于不同的文学体裁。但也有相同之处。两者都采用北曲为演唱形式。因此,散曲,剧曲又称之为乐府。散曲是元代文学主体。不过,元杂剧的成就和影响远远超过散曲,因此也有人以“元曲”单指杂剧,元曲也即“元代戏曲”。
第3个回答  2020-10-30
元代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是元曲。元曲又称夹心。元曲是盛行于元代的一种文艺形式,包括杂剧和散曲,有时专指杂剧。 杂剧,宋代以滑稽搞笑为特点的一种表演形式。元代发展成戏曲形式,每本以四折为主,在开头或折间另加楔子。每折用同宫调同韵的北曲套曲和宾白组成。如关汉卿的《窦娥冤》等。流行于大都(今北京)一带。明清两代也有杂剧,但每本不限四折。 散曲,盛行于元、明、清三代的没有宾白的曲子形式。内容以抒情为主,有小令和散套两种。
第4个回答  2020-10-30
唐建国到中期以五言、七言诗最为流行,唐中期以后以柳宗元、韩愈等人兴起“记、赋、序等”文体,宋以后又兴起了“填词(宋词)作曲”,宋词在宋朝达到最顶峰,此时“记、赋、序等”文古文虽有一定地位,但其流行程度远不及宋词,宋的“填词作曲”之后就是元曲,元曲很大程度上是继承了宋词的方式和风格,只是在元朝占主导位置的还是元曲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