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官员的官帽上都有长长的“翅膀”是为啥?

如题所述

据说,有这样一则故事:某天,宋朝的宰相寇准微服私访,到京城郊外一带视察民情。他身穿青衣,戴小帽,俨然一副穷酸书生的样子,跟老百姓交谈的时候,也轻声细语,不摆官威、官架。可是,他与一个老丈人谈话时,这个老汉毕恭毕敬,甚至跪地迎送。寇准有点疑惑,自己明明是微服出行,难道泄露了?

于是他向老汉发问,“我不过是一介书生,老丈为何如此恭敬?”老汉说,“相公可是朝廷命官,老汉怎敢怠慢?”原来,老汉先前看到寇准穿过窄巷时左顾右盼,生怕有东西碰上了帽子,这一看就是经常戴长翅帽的习惯。可见,宋朝的官员戴长翅帽是经常性的,久而久之成了习惯,这种习惯也有别于普通人。

在如今的电视荧屏中,历史题材的电视剧尤为热门,要说电视剧里哪个朝代最容易区分,除了清朝的辫子,那就是宋朝的官服了。宋代官服比较简洁,官帽两边长长的帽翅也特别引人注意。比如近来热门电视剧《知否》服装道具较好还原了宋朝的真实情况。

《宋史·舆服志》记载:“国朝之制,君臣通服平脚,乘舆或服折上焉。其初以藤织草巾子为里,纱为表,而涂以漆。后唯以漆为坚,去其藤里,前为一折。平施两脚,以铁为之。”古代人戴的官帽叫幞(音同覆)头,也叫做乌纱帽,这段话说的就是幞头的特点以及国朝(宋代)在幞头两侧装有铁质的帽翅。

那么,为什么宋人要在幞头(官帽)两侧装上一对帽翅呢?这种形制又是谁发明的呢?传言正是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发明的。我们知道,赵匡胤是通过陈桥兵变而黄袍加身的,大臣们多是以前的兄弟,在朝堂上难免有一些放肆,比如,在上早朝时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这天,宋太祖正认真地听一位大臣的奏对,角落里却有几位大臣在交头接耳,让赵匡胤有些生气。但是他又不好发作,在下朝后他苦思冥想,决定在官员的幞头上装上长翅,长翅用铁片、竹篾等原料做骨架,一顶幞头两侧各穿出一尺多长。赵匡胤本人也以身作则戴上长翅帽,这样,官员在上朝的时候只能面对皇上了,如果左顾右盼,帽翅就会打中旁边的人,朝堂纪律问题迎刃而解。

读到这里许多读者可能也笑了,没想到,幞头纱帽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大臣在朝堂交头接耳,这些大臣跟现在的小学生一样,为了解决纪律问题,皇帝可是煞费苦心,真是让人发笑。不过,细想一下,宋太祖这一招真是高明。赵匡胤因为得位不正,所以立下了“不杀士大夫”的祖训,宋代也就有了“与士大夫共治天下”的美谈。

不过,也正是由于宋朝对文人官员的极大宽容,赵匡胤担心皇权不稳。虽然我赵宋官家不杀士大夫,但尔等也要注意分寸,要注意礼仪,不得轻佻怠慢,不能有损皇家威仪,幞头上的帽翅就是提醒官员注意自己的行为,我赵匡胤不再是以前的将军,而是当朝皇帝。

其目的正是为了加强皇权,不可谓不高明,这跟刘邦当皇帝后让叔孙通教樊哙等人礼仪一样,君臣有别,如此才能体会到做皇帝的威严,其本质正是皇权独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