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

如题所述

如何提高自身的问题意识
世间问题无处不有,这是因为没有问题就不成其为世界。而关键的问题是人们往往不知道什么地方存在问题、什么地方产生了问题、什么问题已经严重的影响了我们的生产和生活、什么问题已经对我们的生存环境构成了巨大的破坏力、什么问题已经对我们的安全构成了迫在眉睫的威胁,必须马上去解决等等,纷繁复杂,不一而是。
什么叫“问题”? 毛泽东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一个人、一个团队在生活、工作中总是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的能动意识,就是去发现矛盾、发现问题;人们的积极行为,就是去解决矛盾、解决问题。
什么叫“问题意识”? 就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具体说,就是有“主动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分析问题”的自觉意识,进而也才会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更准的途径与策略。我们常说的“防范于未然”或者要具有“危机意识”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强化“问题意识”的表现,“问题意识”是促进解决矛盾的思想前提。可以说,准确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
一个人需要树立“问题意识”,才能更主动地去改造主客观世界;一个团队,尤其是优秀的团队,更需要强化“问题意识”,才能健康发展。为此,一些优秀人才非常注重强化“问题意识”,“危机管理”、“末日管理”“倒计时管理”成为他们追仿的模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成为他们信奉的警语。他们能够以超乎常人的“问题意识”,给他人以紧迫感和压力,促进他人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海尔的张瑞敏就是范例。他把他的“问题意识”变为了全体员工的“问题意识”,要求每个员工每天对自己做的每件事都进行控制和管理,要“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而不能拖延和储藏当天的矛盾和问题。他们因此而获得成功。
要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了解“问题意识”贫乏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种:
迟钝:难以主动发现问题
由于观念滞后,一些人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不敏感,经常自我感觉良好,或是求稳而满足于现状;或是无奈而屈从于现实;或是对小问题熟视无睹,对大问题想象不到;或是只盯着别人的问题,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等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质量难有大的提高。
保守:不愿广泛探讨问题
一些人或是自觉不自觉地总要把“原来都是这样干的”、“人家都是这样做的”、“书本上都是这样写的”等作为堵塞新思路的理由,不注重从现有效果出发,更习惯于从既有框框出发:或是面对矛盾被动防守,不主动进攻,没想到需把主动性延伸到摆脱被动为止,浅尝辄止;或是对新事物不屑一顾,“你有你的千条新,我有我的老主意”,以不变应万变,以小变应大变,以迟变应快变,以假变应真变;或是“枪打出头鸟”,视思想开拓者为异类,自觉不自觉地维持一种大家“都不冒尖、都不创新、都不超前”的随波逐流氛围。
懒惰:不愿深入分析问题
一些人对各种司空见惯的弊端,往往只停留于表层议论,忽视深入分析,抓不住要害,解决问题就事论事,治标不治本,致使一些问题仍不断发生,矛盾难以根治,成果难以持久、巩固和提升,工作上难以实现大的跨越。
呆板:不能灵活应对问题
生活和工作形成的惯性,让一些人习惯按既定流程、例行公事,不容易去发现问题。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社会上经常产生一些新方式、内容、和手段,但是这些人却很难跳出原来的框框,不自觉地一条道走到黑,缺乏变化需要,导致自己很难跟上时代的节奏。
虚荣:不愿自觉揭示问题
受千百年传统习俗影响,那种“家丑不可外扬”、“报喜不报忧”、“多栽花少栽刺”等固守中庸、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的封建理念在国企大有市场。由于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有些人更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抓面子上的事。例如,掩饰矛盾,突击应对检查,检查一过,面貌依旧;各级各类繁多的总结、报告往往是成绩、经验具体翔实,问题、差距笼统精炼,等等,其“问题意识”之薄弱,可见一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5-20
的是存在的母亲,华丽的诗篇不能代表一个面前的您,因为那是书篇,是修饰,是希望的永恒,而您是现实,是时代变迁的代表,是历史潮流的体现,永远不能代替的事实!
家,是我们避风的港湾,是我们成长的摇篮,而母亲则是给家送来温馨的源泉曾经给你多少伤害,母亲!但在伤口的那一边,你仍一如既往,给我你所能给的一切.好像前世已在你那存了一笔感情的巨款,可以任我尽情挥霍.我的文字无法表达出
第2个回答  2013-08-23
了解“问题意识”贫乏的表现,
毛泽东说:“问题就是事物的矛盾,哪里有没解决的矛盾,哪里就有问题。”一个人、一个团队在生活、工作中总是面对各种各样的问题。人们的能动意识,就是去发现矛盾、发现问题;人们的积极行为,就是去解决矛盾、解决问题。
就是对客观存在的矛盾的敏锐感知和认识。具体说,就是有“主动发现问题、找准问题、分析问题”的自觉意识,进而也才会为解决问题提供更多、更准的途径与策略。我们常说的“防范于未然”或者要具有“危机意识”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去强化“问题意识”的表现,“问题意识”是促进解决矛盾的思想前提。可以说,准确地发现和提出问题就等于问题解决了一半。
一个人需要树立“问题意识”,才能更主动地去改造主客观世界;一个团队,尤其是优秀的团队,更需要强化“问题意识”,才能健康发展。为此,一些优秀人才非常注重强化“问题意识”,“危机管理”、“末日管理”“倒计时管理”成为他们追仿的模式;“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成为他们信奉的警语。他们能够以超乎常人的“问题意识”,给他人以紧迫感和压力,促进他人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海尔的张瑞敏就是范例。他把他的“问题意识”变为了全体员工的“问题意识”,要求每个员工每天对自己做的每件事都进行控制和管理,要“日事日毕,日清日高”,而不能拖延和储藏当天的矛盾和问题。他们因此而获得成功。
要增强自己的“问题意识”,首先要了解“问题意识”贫乏的表现,一般有以下几种:
迟钝:难以主动发现问题
由于观念滞后,一些人对自身存在的问题和差距不敏感,经常自我感觉良好,或是求稳而满足于现状;或是无奈而屈从于现实;或是对小问题熟视无睹,对大问题想象不到;或是只盯着别人的问题,看不到自己的问题,等等,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生活质量难有大的提高。
保守:不愿广泛探讨问题
一些人或是自觉不自觉地总要把“原来都是这样干的”、“人家都是这样做的”、“书本上都是这样写的”等作为堵塞新思路的理由,不注重从现有效果出发,更习惯于从既有框框出发:或是面对矛盾被动防守,不主动进攻,没想到需把主动性延伸到摆脱被动为止,浅尝辄止;或是对新事物不屑一顾,“你有你的千条新,我有我的老主意”,以不变应万变,以小变应大变,以迟变应快变,以假变应真变;或是“枪打出头鸟”,视思想开拓者为异类,自觉不自觉地维持一种大家“都不冒尖、都不创新、都不超前”的随波逐流氛围。
懒惰:不愿深入分析问题
一些人对各种司空见惯的弊端,往往只停留于表层议论,忽视深入分析,抓不住要害,解决问题就事论事,治标不治本,致使一些问题仍不断发生,矛盾难以根治,成果难以持久、巩固和提升,工作上难以实现大的跨越。
呆板:不能灵活应对问题
生活和工作形成的惯性,让一些人习惯按既定流程、例行公事,不容易去发现问题。在工作和生活方面,社会上经常产生一些新方式、内容、和手段,但是这些人却很难跳出原来的框框,不自觉地一条道走到黑,缺乏变化需要,导致自己很难跟上时代的节奏。
虚荣:不愿自觉揭示问题
受千百年传统习俗影响,那种“家丑不可外扬”、“报喜不报忧”、“多栽花少栽刺”等固守中庸、明哲保身、随遇而安的封建理念在国企大有市场。由于体制和机制上的原因,有些人更习惯于做表面文章,抓面子上的事。例如,掩饰矛盾,突击应对检查,检查一过,面貌依旧;各级各类繁多的总结、报告往往是成绩、经验具体翔实,问题、差距笼统精炼,等等,其“问题意识”之薄弱,可见一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