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朋克迪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朋克,是新近出现的一类群体,他们以喝酒熬夜为荣,以健康作息为耻,可又以保健续命为荣,以自暴自弃为耻。一边爆肝熬夜,一边卖肾买小棕瓶,来姨妈只吃红枣雪糕,吃辣条必配金银花下火,暴饮暴食寝室必备江中牌健胃消食片,又困又睡不着,直接一杯咖啡加安眠药。

于是他们孜孜不倦修仙,勤勤恳恳养生。饮料只喝威士忌加枸杞、蹦迪不忘戴上护膝,将这种作死不忘养生、又嗨又丧的养生朋克进行到底。

深陷焦虑、脱发、出家多重困境的90后是养生朋克的标榜者和践行者。不过他们并不是养生朋克的创造者,早在魏晋南北朝有一位叫嵇康典型的养生朋克,一边写“中国古代养生论著中较早的名篇”《养生论》,称“养生应见微知著,防微杜渐,以防患于未然”,一边却嗜酒成性,带领他“六贤”聚众在竹林纵歌畅饮,逍遥快哉。

中国的养生文化源远流长,最早的养生记录记载于甲骨文。但又因为地域辽阔,气候多样的地理特点,各省人民在养生的模式上一直没有达成共识,几乎每个地域都有自己独特的一套养生方法。其中,不少的养生方法带着鲜明的“朋克”色彩。

咱们先从江南省份开始,穿短裙必然要光腿,但光腿必然要风湿,“要前半生浪荡后半生瘫痪,还是前半生养生后半生风光,”曾经一度成为全国女性的冬日终极一问。但现在,对于信奉朋克养生大法的浙江年轻人来说,简直小菜一碟。

沿海的湿气、南方的梅雨,在暖宝宝和护膝的强强联手下,风湿?不存在。在养生时尚这块,浙江妹子能屈能伸,衬衫裙里还能套V领桃红秋衣,肉色打底下藏着发热护膝,进可入商场,退可赶公交。

脚上涂着青草膏,膝盖抹着红花油,包里备着藿香正气水和护膝,外套一脱,又是一个蹦迪养生趴的焦点girl。叫一声DJ换音乐,随时都能开始跳《第八套广播体操》。

啤酒放枸杞,可乐加党参,那是男性的自我安慰式放纵,对于追求时尚轻盈的猪精女孩而言,再冷的冰雨也无法阻止她们想要秀腿秀腰线的心。

淘宝购买数据显示,肉色打底不只是妈妈辈们的秋冬基础款,它们还是热衷于破洞牛仔裤里套肉色打底的“时尚icon”们的最爱。

据称白敬亭在牛仔裤里套了条秋裤,被网友称为时尚养生,虽然他否认了,但是看图…

冬天女孩子们约饭,别看风一吹还挺单薄、显得最近减肥颇有成效似的,但掀开长裙一看,何止套了两条秋裤,连毛绒袜子都穿上了。

湖南作为辣条大省,孕育了“林妹妹”“飘飘香”“香油条”“馋大嘴巴”以及辣条界逼格登顶的“卫龙”等国民品牌,不少辣条品牌都是80、90后的初心。

然而,面对无数专家痛心疾首的怒斥、狠批下,终于让湖南人民在追逐辣条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养生。辣条不能戒,养生也不能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事实证明,劳动人民的智慧是无穷的,在追求“麻辣”的征途中,我们虽然输给了四川人,但在追求“辣条”的步伐上,湖南人尝无败绩。

纵观人类医药史上,安慰剂的存在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不就是上火伤肝长痘痘,辣鸡食品败消化,一壶金银花茶就能到手的心理安慰,就绝对不泡两壶。边吃辣条边喝金银花下火,才是符合年轻人的养生真朋克。

都说上海人民过得中产又精致,吃糕点都要摆小盘,少食多量,就连养生朋克他们也要成为全国人民中最不一样的烟火。光是丧又怎么能诠释出上海人民的养生朋克,人生就是要又嗨又丧才算真正的freestyle。

陆家嘴的精英白领们久坐不运动,下了班就一起蹦个养生迪,领管免费眼药水滴一滴,毕竟熬夜对眼睛不好。泡完夜店也不必急着回家,熬夜这么伤肝,干脆来个来个公园夜跑养肾补气。夜跑结束,既然已经看过了凌晨五点半的外滩,当然要来一份金拱门或者是开封菜的早餐再睡更健康。

涂最贵的护肤品熬夜,让风油精的味道弥漫整个夜店,熬最晚的夜,用最贵的眼霜,才是真正的精致猪猪女孩养生朋克。

广东人喜欢喝汤,几乎每餐无汤不欢。同时广东人在煲汤上付出的时间和耐心也不是其他地方民众所能媲美的,甚至已经达到了匪夷所思的地步。

你见过煲鸡汤就真的是纯煲鸡汤的做法吗?一只整鸡下去高汤煮烂,几个小时后,去鸡,你没有看错,的确是去鸡去渣滓过后再喝汤,简直不要太养生。以至于有美食家说:“汤是广东饮食文化的全部底蕴,更是粤省男女老少们日常生活的幸福源泉”。

但比起煲汤,广东人更喜欢的是吃鸡。根据一项有关广东饮食的数据调查显示,广东人最喜爱的五样菜是:烧鹅、乳鸽、白切鸡、盐焗鸡和蜜汁叉烧。光是这五道菜的肉量摄入,就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营养学会发布的推荐摄入标准值了。

所以,广东人的饮食养生平衡不仅靠煲汤,还有青菜。“吃完大鱼大肉,再跟服务员要盘青菜,我就觉得这顿很养生了”,只要桌上有一抹绿色,甭管这顿饭吃得有多油腻,都感觉自己清火又养生,高血压什么的,再点盘青菜不就压下去了?毕竟,没有青菜压阵的饭席,我们南方人根本不屑赴宴。

东北人到底抗不抗寒已经成为每年都要车轱辘一回的南北互喷,知乎上一位东北的朋友就提到:东北人耐寒并不是因为自身的御寒属性高,而是物理装备齐全。

在这片肥沃的黑土地上,曾流传着“十件加拿大鹅羽绒服也比不上一件佟二堡貂”的说法,貂就是东北人心中的雪天时尚一番,给你买貂的男人不一定爱你,但不给你买貂的男人一定不爱你。

然而,当东北人穿好棉裤、穿好羽绒+貂,走出暖烘烘的室内,走进冷风刺骨的室外的时候,他们总是会被地摊上的冰棍吸引。除了冰棍,还有冰冻的水果,东北常见的冰冻水果有冻梨、冻柿子和冻苹果等。

东北的正宗冰冻单双杠、大铁门据说有一种甜甜的味道,会给品尝者带来不错的味觉体验。只是体验过后,品尝者可能要让舌头在栏杆上停留个几分钟。

一边保暖一边沉迷吃冰,东北人的冬天就是如此魔性。如果要做个解释,那便是数量丰富的冰棍、冰果子刺激了东北人的味蕾,在精神上给予东北人民支持,“一哆嗦就精神了”;大棉袄、棉裤温暖了东北人的身体,抵御了凌冽寒风对于生理的侵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