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传统文化,我们应持的正确态度是

如题所述

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
传统文化通常是指历史上延续下来的民族文化,它或指历史上延续下来已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或指本土的民族文化。一般说来,本民族的文化由于植根于本民族的土壤之中,代表着本民族的整体意识和价值倾向,往往更具有巩固性、持久性和相对稳定性,也更容易从历史上沿袭下来。因此,传统文化一般也就是民族文化。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应该特别注意正确地对待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①文化是有继承性的,任何一种新文化的诞生都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传承。特别是我国这样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传统文化更是中华民族的先人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没有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就没有中国的现代化。
②传统文化是有两重性的,必须正确对待,批判继承。任何传统文化都可以分为精华和糟粕两部分: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能够在社会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积累和保留下来,并对当时及后来的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总有其积极的、合理的一面;另一方面,任何一种文化,由于产生于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于今天而言或多或少都会存在某些落后的、消极的、保守的因素。
因此对待传统文化,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古为今用,推陈出新。反之,全盘肯定和全盘否定都是错误的。继承和吸取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与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应该交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过程。我们要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大力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中一切优秀成果,使其更好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服务。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09
学习传统文化,掌握其精髓。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发扬实践传统文化,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把传统文化广泛传播出去。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6-18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