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复利”,哪些金融产品会出现复利?

如题所述

“复利”就是“利滚利”,就是在一定的期限内,将利息计入本金,然后在这个加总的基础之上,再计算利息。
实际上,现在银行存款利息用的是单利,实际上是按照复利思想来设计的。当然,有好多金融产品都会出现复利,比如:投资基金、长期债券、股票、一些保险产品,还有一些金融衍生工具等等,这些都会出现复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09-06
通俗的说,复利就是本金和利息都可以计息。是相对于单利而言的

举个例子:你把100块钱存到银行去,银行的年利率是3%,打算存3年。

单利情况下你3年后的 本钱加利息=100*(1+3%*3)=109(元)

复利情况下你3年后的 本钱加利息=100(1+3%)*(1+3%)*(1+3%)=144.2897
一般来说,银行存款的计息都是复利的。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07-09-06
复利一般是对期限长于1年的金融产品的计息方式,现在基本都是复利计息的。
第3个回答  2015-07-10
复利是指在每经过一个计息期后,都要将所生利息加入本金,以计算下期的利息。这样,在每一个计息期,上一个计息期的利息都将成为生息的本金,即以利生利,也就是俗称的“利滚利”。
可以做基金定投。“定期定额”的特点是平均投资成本。由于定期买入固定金额的基金,在市场走强的情况下,买进的份额数较少;而市场走弱时,买进的份额增加。通过这种“逢高减仓、遇低加仓”的方法,“定期定额”投资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系统性风险对基金产生的影响。长此以往,投资收益会接近大盘收益的平均水平。同时,投资风险还会来自普通投资者在专业程度、信息渠道方面的不对等地位。由于他们很难适时掌握股市波动的节点,常常会在相对高点买入,而被迫在相对低点卖出。因此,这种投资方法适用于那些有投资愿望,又在一定程度上厌恶风险的投资者。
在业内,一个真实案例为人所广知:富兰克林邓普顿基金集团1997年6月在泰国曾经推出过一只邓普顿泰国基金,管理该基金的基金经理是被《纽约时报》尊称为“新兴市场教父”的马克•莫比尔斯博士。当时该基金的发行价为10美元。发行当日,一位看好泰国的客户开始了他为期两年定期定额投资计划,每个月固定投资1000美元。 然而,就在这位客户买入邓普顿泰国基金的隔月,亚洲金融风暴就爆发了。这只基金的净值随着泰国股票一同下跌,起初10美元的面值在15个月后变为2.22美元,陡然减少了80%,后来虽然净值有所提升,在客户为期两年的定期定额计划到期时,升到了6.13美元。从“择时”的角度讲,这位客户真是选了一个奇差无比的入场时机,不过倒不用急着去同情他,因为他为期两年的投资并未亏损,恰恰相反,回报率居然达到了41%。
一个简单的算术法可以解释这位客户“奇迹”般的回报率:每个月固定投资1000美元,假设忽略手续费等费用因素,当基金面值10美元时,他获得的份额为100份,而当基金面值跌到2.22美元时,他获得的份额大约是450份——基金面值越低,购入份额越多,因而在买入的总份额中,低价份额的比例会大于高价份额,因此平均成本会摊薄。在经过两年的持续投资后,他的平均成本仅为4美元,不仅低于起始投资的面值10美元,也低于投资结束时的面值6.13美元!
这就是定期定投法的奥秘,有效规避了“择时”的难题,尤其适用于震荡行情。据了解,在海外成熟市场,有超过半数的家庭在投资基金时采用的是定期定额投资。当然,这种投资方式需要着眼于长期。有统计显示,定期定额只要超过10年,亏损的几率为零,因而尤为适合中长期目标的投资,如子女教育金、养老等。
综上所述,基金定投持有10年以上就会有好的收益,就看你持有的时间长短来决定你的投资收益,但建议一定要用红利再投资。 我个人比较看好嘉实基金管理公司旗下的2只基金:嘉实稳健和嘉实300,一个是配置型基金一个是沪深300指数基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