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进入中国啤酒行业的外资为什么大规模撤出中国

如题所述

一、跨国啤酒企业在华发展阶段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许多啤酒品牌就开始抢滩中国,尤其是90年代后洋啤酒的“大举入侵”更是显著,仅在1993年就有60多家跨国公司挟巨资、技术,以及国际知名品牌来开垦中国这块“酿造业最后的处女地”。而经过几年的“战火硝烟”后,大部分公司被淘汰出局了。然而,由于中国市场的诱人潜力,许多境外啤酒巨头一改往日的作风,又卷土重来。大体上,跨国啤酒企业在华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而由于前两阶段与后一阶段有着明显的差别,有人将它们归为一个阶段。
第一阶段:洋品牌启动啤酒市场阶段
时间:上世纪80年代初到90年代初:特点:对中国市场充满梦想:一个遍地流淌着蜂蜜和牛奶的地方。尽管早在100年前,中国便开始了啤酒生产,但真正普及消费还是近十几年的事。跨国啤酒企业就是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开始进入中国的,这时也正是中国的啤酒市场真正启动的开始。
改革开放之初,在消费产品和生活方式方面,或多或少带进的西方的一些东西,其中啤酒消费是对传统白酒市场及其他饮料市场的一种丰富、一种创新。因为饮用啤酒是属于西方传入的一种方式(西方人称为液体面包),故在当时还属于少数人消费的阶段,未太普及,品牌竞争也不太明显。因此,洋品牌得以顺利进入中国,并开始它的扩张和发展。时至今日,人们还是认为洋啤酒是较为好的啤酒。
第二阶段:在营销战役上铩羽而归
时间:上世纪90年代初~本世纪初:特点:定位于高档市场,用外国品牌征服中国市场。90年代初~21世纪初,外资啤酒进军中国啤酒市场,主要特点是品牌输入,通过输入国外成功的啤酒品牌、成型的营销模式、良好的品牌文化和理念、成熟的市场操作手法……赤膊上阵,一切都亲力亲为,高层是外国人,“用外国人来征服中国市场”!据统计,当时在中国生产的外国品牌有28个,中外合资的有92个,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16.7%。世界知名的品牌就有富仕达、嘉士伯、蓝带、百威等。各大巨头几乎齐聚中国。
但是,在外资第一轮进入中国市场的行动中,投资建厂的方式多遭遇失败,并且由于价格、口味、市场等原因,终致水土不服而纷纷撤出,有的品牌甚至彻底退出了中国市场。其原因大体有:
1.以百威、生力、嘉士伯、喜力为代表的国际品牌及合资品牌定位在高端市场,产品价格偏高,难免曲高和寡。
2.进入成本太高,这些企业购并国啤、扩张市场时都下了血本,使洋啤一下子有了吃不消的感觉。
3.随着国产啤酒的逐渐兴起,尤其是早期“老字号”——青岛、哈啤借势重出江湖,加快收购重组,快速向全国市场扩张,抢占市场份额
4.中国啤酒市场区域化特征十分明显,90年代各地方纷纷建厂投入生产,地方强势品牌不断涌现,一些洋啤在销售渠道上不谙门道,投入较高,销售策略也没有本土化,使它们在市场上不断受挫。
第三阶段:用资本的力量敲门
时间近期以来:特点:教中国品牌征服中国市场。据了解,欧美、日本等传统的啤酒消费市场已经饱和,有的甚至正在萎缩,唯有中国市场保持增长态势。中国酿酒工业协会调查显示,2003年,国内啤酒消费量达到2400万吨左右,中国已取代美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啤酒消费市场。
由于看好这个大市场,自2002年初开始,外资啤酒在中国掀起了新一轮抢滩热潮:南非SAB啤酒公司牵手华润啤酒,斥巨资并购西部大王蓝剑啤酒:我国最大的啤酒酿造商青岛啤酒股份有限公司和世界最大的啤酒酿造商安海斯·布希公司(百威啤酒制造商,简称AB公司)正式签署战略性投资合作协议,百威(武汉)公司也扩增生产线,产能很快将达到50万吨以上:世界第三大啤酒品牌比利时英特布鲁斥巨资入股珠江啤酒,同时并购浙江开开集团:而以朝日、三得利为代表的日资啤酒在华也大肆扩军,并与燕京联袂合作,也使得外资啤酒第二轮进入中国的声势更加壮大。我国啤酒业业已卷入国际一体化的汹涌大潮中。
这个阶段,由于市场竞争的充分,加上口味多样化、消费心理个性化所体现的消费多元化,品牌发展呈现多元特征,区域品牌在特定区域市场依然强势,全国性品牌的扩张步伐放缓,外国品牌重新复苏。与上个世纪90年代初的贸然进入相比,如今洋啤酒巨头在中国的表演技巧有了巨大的改变,主要以资本渗入本土啤酒企业,在中国啤酒市场发起新一轮的进攻。

参考资料:http://dzh.mop.com/whbm/20070808/0/O3OlFI7589e68a77.shtml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20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由于中国啤酒市场地方保护严重、价格战等一系列恶性竞争,绝大多数外资啤酒企业水土不服,大规模撤出中国市场。
第2个回答  2011-11-17
因为在90年代初期大量外企进入中国的啤酒业,1995年达到顶峰,但是地方保护主义盛行,大打价格战,导致外企水土不服,在一系列恶性竞争后退出中国市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