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偶像崇拜弊大于利的观点陈述

如题所述

辩论主题:追星究竟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正方观点:追星利大于弊 反方观点:追星弊大于利 我方观点:反方(追星弊大于利) (一)陈述观点: 我方的观点是追星弊大于利。 (二)主要论证与陈词: 大家都知道,我们中学生自控能力差,很难管束自己。一旦坠入追星的迷阵,就很难再逃脱!就比如有一位高中生因盲目地追周杰仑,把他妈妈给他上学的钱拿出来购买关于周杰仑的产品,甚至还买了一套房子住在周杰伦家旁,因而花光了他妈妈给他上学的所有的钱。由此可见,这还能说追星好吗? 童年时代是我们学习的最佳阶段,如果把这时间用来追星,就会浪费许多的宝贵时间,从而让我们的童年变成一片空白的回忆! 并且,明星也是普通人,他们也有喜怒哀乐,也有是非好坏,只是他们在一些方面取得了点儿成绩。比如名噪一时的刘晓庆,曾是一个家喻户晓的大明星,可后来却因为偷税漏税而沦为罪犯。再比如赵薇,穿印有日本国旗图案的衣服,而出了洋相。追这样的“星”又有何意思呢? 经济负担也是一个大问题。假如一位同学迷上了追星,就会大量关于这类的商品,从而增加了经济负担。有项新闻曾任意地对全市的一百多个学生作过此类调查,有94%的学生有过购买偶像的相片、海报、写真集等此类物品,而其中经常性购买的就占57%。我方还了解到外面商店关于此类商品很多,但价钱都很昂贵,像一张海报一般在2元到25元左右,一张CD盘一般在10元到30元左右,而一本印刷精美的偶像写真集就大都在15元、20元、30元……甚至一本几百元的都有。这对于我们这些没有经济收入的小学生来说,经常性购买这类物品无疑将大大增加父母、家长们的经济负担。 因此,我方认为追星弊大于利! (三)自由辩论阶段: (略) (四)总结陈词: 我方还是坚持追星弊大于利! 首先要提出的是自控能力!既然我们追所谓的“星”时还要提心吊胆,一不留神就会被吸进“迷魂洞”,那还不如不做那些“冒险游戏”,把追星的时间用在学习上。 而且,在实际中,许多人花费了不少时间与资金在这方面,最后又得到了什么呢?再说,就算有些同学在追星中得到了点儿“益处”,可那只是极少部分,追星“对于大部分人来说都是“弊大于利”!如果对不认可,那么敢问对方辩友,可否举出一例因“追星”而真正成名的人吗?很显然,这比大海捞针还难。因此,真正要有成就,还需要自己努力才行,而盲目追星是不行的,否则到头来适得其反! 同学们,告别那闪烁一时的“流星”吧,让我们紧紧抓住这幸福美好的童年吧,别让我们的脑海里只是一片空白的回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04
一:步入青春期后的青少年,精力充沛,思维敏捷,记忆力强,情感丰富,但由于青少年时期心理发展和生理发育往往不同步,具有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在他们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阶段,容易产生心理失误,甚至心理滑坡。青春偶像崇拜就是基于心理的不成熟,由此有三个特点:首先是理想化——把偶像及其特质想象得完美无瑕。其次是浪漫化——对偶像产生浪漫的幻想和依恋,沉湎于对其偶像的种种情爱遐想之中。再次是绝对化——对偶像投以绝对的信任,采取一种近似狂热追逐和迷恋。
二:还表现出三个行为特点:冲动性心理活动倾向、超现实的情感体验、过度的行为反应。在偶像崇拜过程中,情感成分常常胜于理智成分,过于激动、兴奋和不由自主的情绪体验不足为怪,超越社会行为准则的行为反应也时常可见。
三:青春偶像是立足于大众传媒的,被大众传媒的操纵.大众传媒是商业机构,他们的根本目的是为谋取利益.他们以青春偶像为工具,以各种手段榨取其粉丝的金钱。往往一个偶像在被传媒力挺的时候可以达到很高的知名度,但是,一旦他失去了利用价值,传媒就会很干脆直接把他舍弃,而那些曾经崇拜过这些偶像的人,在某一天发现自己找不到自己的偶像了,回头看看,除了疯狂,他们究竟得到了什么?
第2个回答  2011-11-25
青春偶像弊:青春偶像太过浮夸,毫无内涵,哗众取宠,当今的快餐文化衍生出来的这批新生代偶像,让学生沉迷不能自拔,例如:在05年超女中,曾有粉丝为偶像而拨打电话投票,因此需支付高额电话费;伪娘事件中,表演浮夸不知所谓;例如,某艺人在综艺节目中居然对八年抗战和南京大屠杀毫无所知,而做出令人嗔目结舌的回答;如今的青春偶像只能作为过眼云烟,如不改进很难在演艺界长虹,例如:许绍洋在演完《薰衣草》后,开始享受胜利果实的同时,不能克制自己的品性,继续大手大脚的花钱,从而与人打架闹事,引起大家的反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