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家族寻根

我的老太爷也就是我爷爷的父亲在天津生活,名字是李光明,家族人口很多,想问一下,有谁知道这个李氏家族的渊源
不还意思,我只是想根据我的线索,看看有没有知道的,不想看一大堆关于李姓的历史,拜托!!!

  李 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一位的大姓,拥有人口一亿多,约占全国汉族人口的百分之七点九。
  寻根溯源
  据《新唐书•宗室世系表》、《通志•氏族略》、《元和姓纂》等有关资料所载,出自嬴姓,为颛顼帝高阳氏之后裔。以官职为氏。春秋时赵国将领武安君的后代有李左车,其后以李命姓。据《魏书•官氏志》所载,出自他族改姓。三国时赐僚族分支为李姓,代北鲜卑族复姓叱李氏、高护氏等改为单姓李氏。出自他姓改李姓。唐时,徐、邴、安、杜、胡、弘、郭、麻、张、董、罗和少数民族的鲜于、阿布、阿跌、舍利、朱邪等十六个姓氏的异姓有功之臣被赐姓李。
  得姓始祖
  李利贞。颛顼的后代皋陶,在尧舜时担任掌管刑狱的理官,皋陶断案非常准确,从未出过差错,在当时名声很大。他的子孙世袭了“大理”职务,并以官为姓,称为“理氏”。商代末年,皋陶后代理征因办案公正,得罪了纣王,被暴君无故处死,其妻带着儿子利贞逃难,一路上以木子(木子即李树的果实)为食才得以活命。为了不忘这段蒙难的历史,记住“木子”的救命之恩,利贞的母亲决定将“理”姓改为“木子”构成的“李”姓。李利贞从而就成了李姓的得姓始祖。
  繁衍播迁
  李姓最初发祥于河南省鹿邑一带。先秦之时已有李姓族人迁居山西、四川等地。汉代两大支系即陇西、赵郡两望族已基本形成,并开始在北方各地播迁。到三国时,李姓族人已迁居到今辽宁一带,向西北已迁至今宁夏一带,向东南已迁居至今江苏、江西,向南已迁入今湖北,向西南已迁至今云南。魏晋南北朝时,已是全国的大姓。至唐代,统治中国达三百年之久的李氏作为国姓很是显贵。李姓大举南迁也始于唐代,主要有三次:第一次是唐初,李姓部分人南迁,其中河南的李姓族人有的在唐高宗时随陈政、陈元光父子入闽开辟漳州,是最早的入闽者;第二次是“安史之乱”时,又有不少李姓族人迁往南方;第三次是黄巢大起义至五代,因中原长期动乱,又有不少李姓族人入闽在莆田、晋江定居。从明末开始,闽粤李氏陆续有人移居台湾。南迁的结果,使李姓族人开始遍及江南大部分地区,而且远播海外。明清之际,李姓族人已广布全国各地,真可谓泱泱大族,枝繁叶茂。李姓在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较高,可逾百分之十八,而南方诸省中所占比例则不足百分之八。
  郡望堂号
  李姓在漫长的繁衍过程中,形成了许多郡望,据《广韵》所载,主要有十二个陇西郡,治所在狄道(今甘肃临洮南);赵郡,治所在邯郸(今河北邯郸市西南);顿丘郡,治所在顿丘(今河南清丰西南);渤海郡,在今辽宁、河北、山东三省之间,渤海湾沿岸一带;中山郡,治所在卢奴(今河北定州);襄城郡,治所在襄城(今河南襄城县);江夏郡,治所在安陆(今湖北云梦);梓潼郡,治所在梓潼(西魏改巴西,今四川梓潼);范阳郡,公元二二六年改涿郡,治所在涿县(今河北涿州);广汉郡,治所在乘乡(今四川金堂东),东汉移治雒县(今四川广汉北);梁国,公元前二零二年改砀郡为梁国,治所在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南阳郡,治所在宛县(今河南南阳市)。
  堂号:
  “陇西”、“赵郡”、“平棘”等。
  宗族特征
  历代李姓政治地位显赫。据有关史料统计,李姓族人仅称帝王者就达六十多人,这是其他姓族所不可比拟的。各支李姓字行辈份排列有序。江西建昌李姓一支派语字行为:“辂德宝弼,岑林松荣,义乾朝集,千端可夫,亭文本处,如吉士春,韶淑近日,开正大光,明显忠厚,传家鸿儒”;河北高邑李氏派语字行为:“发荣从晋,钟秀在高,世继昌盛,光裕永昭”。
  名人精粹
  李耳:即老子,春秋时期陈国人,是我国古代的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周时以著《道德经》而闻名,也是道家的创始人。他是见于史书记载的李姓第一人。李斯:河南上蔡人。战国时任秦国宰相,曾辅佐秦始皇统一了六国,成就了封建帝业。李冰:我国古代水利工程专家,战国时期任蜀太守。他曾征发民工在岷江流域修建都江堰,为当时的农业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李广:陇西成纪(今甘肃秦安)人。西汉名将,他曾七十多次反击匈奴的攻掠,因勇敢善战,被称之为“飞将军”。李春:隋代工匠。他所创建的赵州桥,是我国现存的著名古代大石拱桥,在中国乃至世界的建桥史上占有光辉的一页。李世民:即唐太宗,祖籍陇西成纪。他雄才大略知人善任,虚心纳谏,是一位比较开明的封建帝王。其在位期间,政治清明,刑法宽平,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史称“贞观之治”。李白:祖籍甘肃秦安,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世人誉为“诗仙”。他的一生创作甚多,现存有九百多首,代表作有《蜀道难》、《行路难》、《静夜思》等。李清照:自号易安居士,南宋济南(今属山东)人,我国历史上成就最大的女词人。她一生创作了许多诗、词、文章,原有《李易安集》,已佚,后人辑有《漱玉词》。李元昊:党项羌族,公元一零三一年,承其父位,决定不再沿用唐宋赐姓,宣告西夏王族改姓“嵬名氏”,自号“兀卒”,称西夏皇帝。李时珍:字东壁,号濒湖,明代蕲州(今湖北蕲春县)人。出身中医世家,我国著名的医药学家。他历时三十七年编写完成了《本草纲目》,对我国的医药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李自成:今陕西米脂人,明末农民起义领袖,被称为“闯王”,一六四三年在襄阳称新顺王,次年建立大顺政权,攻克北京。一六四五年被害。李汝珍:直隶大兴(今属北京市)人。清代小说家。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镜花缘》。李宗仁:字德邻,广西桂林人,桂系首领。解放战争后期任国民党政府副总统、代总统。一九四九年底去美国,一九六五年七月回到北京。一九六九年病逝。李大钊:字守常,河北乐亭县人,早年留学日本,回国后任北京《晨钟报》总编,《新青年》编辑,北京大学教授兼图书馆主任。他是新文化运动的主将之一,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李先念:曾用名李威,湖北黄安(今红安)人。一九零九年生,一九二七年参加黄安、麻城农民起义并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把一生与党的事业紧紧联系在一起并为之奋斗,一九八三年六月当选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一九九二年六月在北京病逝。

参考资料:http://www.cnbjx.com/Baijia_show.asp?id=107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6-02-04
李氏

历史来源 「李」源出有四。
一 ; 据《唐书,宰相世系表》所载,出自「嬴」姓。皋陶之后,世为大理(掌管刑法的狱官之长),以官为姓,春秋时道家学说的创始人老子因祖辈为理官,遂以理「李」为氏,称李耳。

二 ; 据「北史」所载,赵郡李氏,为赵将武安君之后,李左车其先也。

三 ; 据「魏书」所载,后魏有代北鲜卑族复姓「叱李」氏,后改为汉字单姓「李」氏。

四 ; 唐朝皇室姓「李」,「李」遂为国姓。唐初开国元勋诸将徐,邴,安,杜,胡,弘,郭,麻,鲜于,张,阿布,阿跌,舍利,董,罗,朱邪共十六姓(其中五家为复姓)赐与国姓「李」。此外还有许多家族改为李氏,由此李氏人丁大增。

家族名人 李耳 (即老子)
春秋末期重要的哲学家,他崇尚自然,提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的思想,是中国重要的哲学思想「道家」的创始人。

李世民 (599-649)

李白 (701-762)

中国最伟大的浪漫诗人,祖籍甘肃秦安,他被誉为诗仙。

李自成 (1823-1864)

明末农民汇鲑军领袖,号「闯王」,陕西米脂人。

李鸿章 (1823~1901)

字少荃,安徽合肥人,清代政治家。平定捻匪及太平天国有功,历任直隶、湖广、两广总督。尤善外交,曾多次代表清廷与外国签订条约。后因积劳呕血而死,晋封一等侯,卒□文忠。

李登辉 (1923~?)

台湾省台北县三芝乡人。国立台湾大学毕业,美国康乃尔大学农经博士。历任省农林厅股长、农复会技正、行政院政务委员、台北市市长、台湾省主席。1984年提名当选副总统,1988年一月十三日继任第七任总统。1996年五月就任首位全民直选总统。

地望分布 甘肃陇西郡,河北赵郡,河南顿丘郡,辽宁渤海郡,河北中山郡,河南襄城,湖北江夏,四川梓潼,河北范阳郡,四川广汉郡,安徽梁国,河南南阳郡
第2个回答  2020-07-25
李氏的根在古陇西,古陇西非具体地名,也非现陇西。古陇西是陇山以西广褒土地的统称,公元前384年秦置陇西郡,郡治在狄道(现甘肃临洮县)历时500余年。唐朝李广的曾祖父李仲翔的墓及李氏墓群就在临洮槐树李。临洮现李姓人口占全县人口的七分之一,全县以李姓命名的村就有76个。资料太多无法一一述来
第3个回答  2020-12-08
肥东大李岗、李五岗仁厚堂李氏宗谱
续二十字命名记
我族自一世为始,以“元瑶禹甸肇,开泉安春尚,应世宏苍祉,云仍照锦真(珍),国家长有道,学士大文章”三十字为字辈。
李氏宗族各支、各房、各代宗亲都遵行使用,年经代远丁繁,三十字辈已用至“学”字辈,还有四代,经家谱续修委员会发动李氏资深宗亲,经过多轮研究,讨论和推敲,几易字稿,新议二十字“忠孝为仁本,贤良寿福基,祖宗绵贵泽,昭穆庆恩熙。”为吾合肥地区李氏后孙字辈。愿我族宗人谨记,照脉命名,永以为例。
第4个回答  2020-03-16
现在是生活在黑龙江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