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刘备、孙权、关于、张飞、赵云、周瑜……为什么三国时的这些名人大多是单名?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如题所述

  读过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或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的人,常会提出一个问题:为什么三国时期绝大多数人都是单字名?
  翻开中国历史,整个的东汉至三国300多年间的人名,几乎全是一个字,双字名是极少的。《后汉书》、《三国志》中的人名,少有两个字的,即使有也是些隐士,如庞德公、邓卢叙。而知识分子、官员、显要者是找不出双字名的。
  问题出在王莽身上。西汉末年,王莽掌握政权。为了巩固统治,他捡起了董仲舒的“神学目的论”,大搞迷信,大搞复古,以此为核心,还推行了一系列“新政”,从土地制度到用人制度,从货币到地名,无孔不入,当然也涉及到人名。
  《汉书·王莽传》中有这样的记载:王莽的长孙叫王宗,要是慢慢地等,等到爷爷和爹爹死了以后,这个王宗是可以当皇帝的,可是,他性子太急,等不得了。自己弄了天子的衣服、帽子,穿上让人画了幅画像,还刻了铜印三枚,与其舅舅合谋,准备抢班夺权。可能力有限,事情暴露了。
  尽管是亲孙子,但这事也不能轻饶,王宗一看不好,就自杀了。虽然人死了,但“政治权力”也要剥夺,王莽下了这样一道命令:“宗本名会宗,以制作去二名,今复名会宗。”
  这道命令不琢磨是看不出门道的。“制作”就是法令,王宗原来名是两个字,叫“王会宗”,是依法令后改成的“王宗”,现在他犯了法,得再改回去,还叫原来的“王会宗”。
  从王莽这道命令可以看出三个问题:一、王莽之前的人名用字数是不受限制的,他自己孙子的名都是两个字。二、王莽上台后,曾经下过“去二名”的“制作”,也就是以法律形式规定不准用双字名。三、人犯罪后,恢复二字名,以示处罚。
  由于王莽的法令,从那时起,人们渐渐养成使用单字名的习惯,后来虽然王莽说话不算了,却一直也没有改过来,竟然成为风气,认为用两个字取名是不光彩的事。如果是现在,人人全是单字名,那麻烦可就大了,因为单字名很容易造成重名。但是当时人口并不是很多,人的活动范围、交际范围也有限,单字名并没有对社会造成太大的不良影响。因此,单字名现象得以沿续,一直到三国时代。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12
因为古代人一般都有两个名字。
一为名,一为表,例如曹操,字孟德;刘备,字玄德;孙权,字仲谋;关羽,字云长;张飞;字翼德;赵云,字子龙;周瑜,字公瑾;均为有名,有字。

有人除了名,字,还有号。例如名诸葛亮,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这样表示一个人就很全面了。

又有说法:是王莽新政的结果。再有,古人以单名为贵,双名为贱。出身很好,一般肯能就为单,而程远志、马元义、裴元绍等这些黄巾军等农民起义者,因出身低贱,则取双名。
第2个回答  2011-11-12
说法很多,较普遍认可的一种一般解释为:西汉末年王莽建立新朝后复古改制,“令中国不得有二名”所致。
另一说法:中国人的姓名符号形式,从周、秦以来,一直是以单名为主,崇尚单名已成一种社会潜意识。 所以,西汉以降的三百余年间盛行单名,只不过是继承前朝取名传统而已
第3个回答  2011-11-12
古人以单名为贵,双名为贱,这些名人大都出身很好,而像张曼成、马元义、程远志、裴元绍这些黄巾贼则出身低贱,取双名。

希望对你有用。
第4个回答  2011-11-26
我国古代比较重视姓氏,按[周礼]记载,我们人要有姓、名、字。姓是区分一个部落和另一个部落的重要表识,名是部落里区分各个单体和各个单体之间的重要符号,字是区分部落里血缘关系的重要手段。按照习惯,我们的姓后面一般都取一个单字,如关羽关云长,就是姓关名羽字云长。楼上朋友说诸葛亮是三个字,这种说法有点不太正确,诸葛亮复姓诸葛,单字名亮。诸葛亮从小在南阳长大,但他老家是山东诸城县,他家是从诸城迁移到南阳的,当时南阳本地也有姓葛的,为了区分本地“葛”和外地“葛”,就把从山东来的‘葛“姓人叫做”诸葛“。韩非子后面的”子“字的意思是老师,先生的意思,是我国古代对有文化,有知识,有修养,有素质的人的一种尊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