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几个汉字的来历

册典删的来历 不用

“册”:在春秋战国至魏晋时代,因为当时还没有纸,人们只好把文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竹片称“简”,木片称“扎”或“牍”。这种竹片或木片,通称为“简”。一块简只能写几十个字,记载一件事,因而往往需要很多块“简”。为了查找方便,人们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按次序串编起来,称之为“册”。“册”字很像几片竹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后来,书写的材料逐渐用纸代替,印出的文章装订成书仍沿用了“册”这个名称。现在“册”已演变为量词。


会意。从刀从册。册是简册,把若干竹简编穿在一起叫“册”。简册的内容有问题,就用刀除掉,所以从“刀”。本义:削除
主;在古代的家庭巾,持有火种的人就是家长,王上的一点代表着火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13
“册”:在春秋战国至魏晋时代,因为当时还没有纸,人们只好把文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竹片称“简”,木片称“扎”或“牍”。这种竹片或木片,通称为“简”。一块简只能写几十个字,记载一件事,因而往往需要很多块“简”。为了查找方便,人们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按次序串编起来,称之为“册”。“册”字很像几片竹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后来,书写的材料逐渐用纸代替,印出的文章装订成书仍沿用了“册”这个名称。现在“册”已演变为量词。


会意。从刀从册。册是简册,把若干竹简编穿在一起叫“册”。简册的内容有问题,就用刀除掉,所以从“刀”。本义:削除
第2个回答  2011-11-16
“册”:在春秋战国至魏晋时代,因为当时还没有纸,人们只好把文字写在狭长的竹片或木片上。竹片称“简”,木片称“扎”或“牍”。这种竹片或木片,通称为“简”。一块简只能写几十个字,记载一件事,因而往往需要很多块“简”。为了查找方便,人们就用熟牛皮条把这些简按次序串编起来,称之为“册”。“册”字很像几片竹简用绳子串在一起。后来,书写的材料逐渐用纸代替,印出的文章装订成书仍沿用了“册”这个名称。现在“册”已演变为量词。

春秋战国以前的公文体制
简册的内容有问题,就用刀除掉,所以从“刀”。本义:削除
第3个回答  2011-11-13
“马”字的来源,主要是从象形文字而来,甲骨文里的“马”子,有头有尾,有颈有体,还有四只蹄子。非常象一匹马。秦代的篆字仍保留了这种形象。
火字来历
火字是象形字。传说
仓颉看见了雄雄的火,就创造了火字。由于火是像形字,你一看下面的网址就知道了。人字就是中间的大火,其它两点就是旁的小火。甲骨文字形象火焰。汉字部首之一。本义:物体燃烧所发的光、焰和热众字来历
众 (会意。“众”从三人。“三”表示众多。“众”表示众人站立。“众”,甲骨文字形。象许多人在烈日下劳动。本义:众人、大家)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17
日”和“月”组起来,就是日光加月光变成“明”。“人”字和“言”字合成“信”字,意思就是人过去所言;有信,就是这个人都很遵守自己说过的话。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