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事迹

要故事,一定要故事,实在不行,简介,简介也行、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翼根据地大举进犯。七连准备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的任务交给了六班。 为了拖住敌人,五个战士一边猛击敌人一边诱敌上山,崎岖的山路上满是敌人的尸体。六班完成了任务,为了不让敌人发现主力部队,六班五位战士将敌人引上绝路。 

五位战士一面攀登一面射击。壮士们居高临下,把敌人一次又一次打了下去。弹药用完了,班长指挥大家用石头砸,敌人又死伤无数。 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部队主力远去的方向,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

看看还在向上爬的敌人,然后走到悬崖边上,他们脸无惧色,相继从悬崖边上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扩展资料:

狼牙山五壮士的两位幸存者及结局:

葛振林和宋学义两个人在就义时跳入悬崖,不过两个人幸运地被半山腰上的树枝卡住了,捡回了一条性命,虽然有树枝的支撑,但是宋学义的腰骨还是被折断了,野战医院进行了全力的抢救,最终保住了两个人的性命。

不过腰骨的折断给宋学义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宋学义出生在农村,生活在普通的佃农家庭当中,从小就靠打短工维持生计,后来有幸遇到游击队才开始了自己的战斗生涯。

经历了这件事之后,宋学义不得不做后方工作,成为了一名农会的主席,在1947年的时候宋学义的家乡解放了,他也回到了家乡成为了一名党支部书记,因为工作太过劳累加上自己本身的腰伤后遗症,在1971年不幸离开人世。

当时和宋学义一起被挂在树枝上的葛振林伤势并不严重,不久后又再次加入了战斗,葛振林加入游击队的时间比宋学义长,而且做事从容不迫,不会因为敌人的逼迫而慌张,他也是当时战役的副班长。

身体恢复之后葛振林参加了解放战争,不久后又奔赴抗美援朝战场,一直到战争结束了他才回到中国,他为人很谦虚,一直没有谈论自己的往事,他的儿子们也是很久之后才知道原来自己的父亲就是语文课本里的那个副班长。

1982年葛振林终于退休了,但是他仍然没有让自己闲下来,他开始投身于新一代的教育当中,他想把自己这一辈人民的革命精神传承下去,身为民族英雄,退休之后的葛振林没有接受组织上的援助,他的儿子想让他去组织里谋个一官半职,葛振林严肃的批评了儿子,说不能给组织添麻烦。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狼牙山五壮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抗日战争时期,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战斗中英勇抗击日伪军的八路军5位英雄,用生命和鲜血谱写出一首气吞山河的壮丽诗篇。他们是八路军晋察冀军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第6班班长、共产党员马宝玉,副班长、共产党员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1941年8月,日军华北方面军调集7万余人的兵力,对晋察冀边区所属的北岳、平西根据地进行毁灭性“大扫荡”。9月24日拂晓,日伪军3500余人在河北省易县狼牙山地区实施“清剿”。该地区驻有八路军晋察冀军区所属第1军分区机关部队和涞源、易县、徐水、满城四县党政机关及群众数万人。第1军分区第1团第7连奉命掩护机关、部队和群众向老君堂方向转移。该连依托山地地形巧布地雷阵,运用麻雀战阻击和迷惑敌人,完成任务撤离时,留下马宝玉等5人担负后卫阻击,掩护全连转移。5位勇士坚定沉着,从25日拂晓一直打到中午,击退了日伪军多次进攻,毙伤90余人。他们边打边撤,来到了一个岔路口:往右的路通往老君堂,如果走这条路,敌人必定跟踪而来,主力部队和群众就暴露了;往左通往棋盘陀,到了那里无路可退,但可保证主力部队和群众的安全。马宝玉思索片刻,迅速下定决心:“宁可牺牲自己,也要把敌人引向绝路!”他们沿着崎岖的小路,向棋盘陀攀去。敌人误认为咬住了八路军主力,遂跟踪追击。5位战士一直坚持战斗到黄昏。面对步步逼近的日伪军,他们宁死不屈,毁掉枪支,纵身跳下数十丈深的悬崖。马宝玉、胡德林、胡福才壮烈殉国,葛振林、宋学义被山腰树枝挂住,幸免于难。马宝玉等5位战士的壮举,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被人民群众誉为“狼牙山五壮士”。晋察冀军区领导机关授予3名烈士“模范荣誉战士”称号,并追认胡德林、胡福才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宋学义光荣加入中国共产党。

  为纪念和表彰5位抗日英雄,当地革命政府在棋盘陀峰顶修建了“狼牙山三烈士碑”。1959年5月重建,更名为“狼牙山五勇士纪念塔”。当年任晋察冀军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聂荣臻为纪念塔题词:“视死如归本革命军人应有精神;宁死不屈乃燕赵英雄光荣传统”。1986年又重建增修。新中国成立后,宋学义转业到地方工作,1978年逝世。葛振林1981年7月离职休养,离休前任湖南省军区衡阳军分区后勤部副部长,2005年3月逝世。

  五位抗日英雄在胜利地完成了阻击敌人,掩护人民群众和连队转移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弹尽粮绝,就要被敌人俘虏时,毅然选择跳崖,那一跳所想到的不是自己的家人,而是我们伟大的祖国,他们以身殉国,谱写了一曲惊天地泣鬼神的伟大的英雄乐章。上个世纪60年代,《狼牙山五壮士》的英勇故事被拍成电影,他们的先进事迹被编进了小学课本,迅速传遍千家万户。狼牙山五壮士不怕牺牲、顽强作战的爱国主义精神,气吞山河的英雄光辉形象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 狼牙山五壮士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中华儿女的楷模。他们的英雄气概将浩气长存,他们的英勇事迹流芳百世,永垂不朽。

  五壮士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已融入了祖国的高山大河之中,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财富。狼牙山五壮士毫不畏惧、不怕牺牲的崇高革命精神永远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如今,我们已经过上了幸福生活,但我们时刻不能忘记在抗日期间,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千千万万中华英雄儿女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今天的太平和幸福,只有记住历史、继承革命先烈的遗愿,抗着鲜红的旗帜,永远向前进、向前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9-26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向我晋察翼根据地大举进犯。经过一个多月英勇奋战,七连准备向龙王庙转移,把掩护的任务交给了六班的五位战士,班长马宝玉,副班长葛振林,战士宋学义,胡德林,胡福才。 为了拖住敌人,五个战士一边猛击敌人一边诱敌上山,崎岖的山路上满是敌人的尸体。六班完成了任务,为了不让敌人发现转移的乡亲和主力部队,他们有计划地将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

五位战士一面向顶峰攀登,一面依托大树和岩石向敌人射击。壮士们居高临下,把敌人一次又一次打了下去。弹药用完了,班长马宝玉指挥战士们用石头砸,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五位壮士屹立在狼牙山顶峰,眺望部队远去的方向,再回头望望还在向上爬的敌人,脸上露出胜利的喜悦。然后走到悬崖边上,他们脸无惧色,相继从悬崖边上往下跳,狼牙山上响起了他们壮烈豪迈的口号声: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中国共产党万岁!”
这是英雄的中国人民坚强不屈的声音,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
第3个回答  2021-03-13

不朽的英雄!狼牙山五壮士英雄事迹,这山看着就吓人

第4个回答  2018-12-02
1941年秋,日寇集中兵力,像我普根据地大举,八路军七连把群主可连队转移段是五交给了六班,六把五个战士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