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叶片的水势如何在一天中随时间变化?

如题所述

叶片水势随一天中的光照及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从黎明到中午,在光强及温度逐渐增加的同时,叶片失水量逐渐增多。

一般情况下早上太阳还没出来前最大,随着阳光的出现,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开始,叶片的水分消耗多,水势逐渐下降,之后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午间达到最低点,傍晚随着温度下降,水势又逐渐上升,在夜间达到最高点.

分析叶片水势主要从叶片的水分消耗和根部的水分吸收,一般根部的水分吸收与根部的水势同叶片的水势差有关。

扩展资料:

注意事项:

小液流法测定新鲜白萝卜的组织水势。植物细胞是一个渗透系统。当组织水势低于溶液渗透势,组织吸水,溶液变浓,比重增加,小液流下沉。

当组织水势高于溶液渗透势,组织失水,溶液变稀,比重下降,小液流上浮。当组织水势等于溶液渗透势,组织与溶液达到水分进出动态平衡,溶液浓度和比重不变,小液流不动。    

压力室法测定海桐叶片组织水势,植物叶片通过蒸腾作用产生蒸腾拉力。导管中的水分由于内聚力的作用而形成连续的水柱。因此对于蒸腾着的植物,其导管中的水柱由于蒸腾拉力的作用,使水分连贯地向上运输。

当叶片或枝条被切断时,木质部中的液流由于张力解除迅速缩回木质部。将叶片装入压力室钢筒,切口朝外,逐渐加压,直到导管中的液流恰好在切口处显露时,所施加的压力正好抵偿了完整植株导管中的原始负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植物细胞水势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4
一般情况下,早上太阳还没出来前最大,随着阳光的出现,温度升高,光合作用开始,叶片的水分消耗多,水势逐渐下降,之后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午间达到最低点,傍晚随着温度下降,水势又逐渐上升,在夜间达到最高点。
分析叶片水势,主要从叶片的水分消耗和根部的水分吸收。一般根部的水分吸收与根部的水势同叶片的水势差有关。多看书吧。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1-11-21
早晨最多,中午最少。也跟实际天气情况有关系,湿度越大含水越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