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改语文病句?

如题所述

所谓病句,是指在语法或逻辑上有毛病的句子。如何判别句子的正误呢?首先从语法入手,找出句子的主干,看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得当。再看句子主干的修饰成分使用是否合理,语序是否合理,意思有无重复,其次,语言表达合不合事理,最后再从语言习惯、感情色彩、语体色彩等方面仔细推敲,逐一分析。

一、具体地说辨析病句、修改病句有如下几种方法:

(一)、语感觉察法:

审读病句,可以从感觉上察觉毛病,按习惯的说法会觉出别扭。以上搭配不当,语序不当,语义重复的地方,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二)、提取主干法:

运用语法分析的方法,光将句子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补语)去掉,提取出主干,检查主干是否有毛病;如果主干没毛病,再检查附加成分,看修饰语与中心词之间,修饰语内部是否有毛病。以上搭配不当,成分残缺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修改。

(三)、有的放矢法:

语病往往会出现在句子中的一些特定部位,如:多重定语、多重状语,可能会出现语序不当的问题;多重否定词,可能会出现否定不当的问题;是非句中,可能会出现前后不对应的问题,如:“是否刻苦学习,是取得良好成绩的关键。”“在老师的帮助下,使他提高了学习成绩。”

(四)、逻辑分析法

有的病句没有语法毛病,但不合乎情理,逻辑分析法是从概念使用,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违背逻辑。以上语义重复,不合情理的病句,都可以用此法辨析、改正。

学好任何知识都需要多思,改病句也是如此。不能满足于知道答案,要多揣摩,多实践,在语言运用的实际活动中不断提高能力。

二、下面介绍一下常见的语病。

1.成分残缺,主要是缺少主语、宾语。

如:当听到这个故事的时候,使我想起许多往事。(没有主语,去掉“使”。)

如:工商管理部门立即查清了这家商场擅自提价。(缺少宾语,在句末加上“的问题”。)

2.搭配不当,包括主谓搭配不当,动宾搭配不当、修饰语和中心词搭配不当,复句中关联词搭配不当。

如:他那锐利的眼睛投向了人群。(主谓搭配不当,把“眼睛”改为“目光”。)

如:这篇小说通过平凡而又出充满生活气息的细节描写,充分揭露了主人公的心灵美。

(把“揭露”改为“表现。”)

如: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个道理是不难领会的。(“深思熟虑”是需要时间的,是反复思考的过程,“稍微”是不可能做到深思熟虑的,所以用在这里修饰不当,应该删去。)

如:对他的错误,不但不应该袒护,而应该提出批评。(这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改成“……不但不应该袒护,而且还应该……。”)

3.词序颠倒,如:我们不能忘记英法联军烧毁并洗劫圆明园的历史。(“烧毁并洗劫”这样表达不合事理,应对调。)

又如:我们看见火车、轮船在水上、陆地上行驶着。(语序的排列不仅要符合事理,而且还要在行文上前后照应,连贯一致。这句话应把“水上”和“陆地上”对调一下。)

4.重复啰嗦。

如:李大爷老了,头上的头发全白了。(头发不在头上在哪里呢?可见“头上的”三个字是不必要的,否则啰嗦。)

又如:老马和老李一起多次反复地进行水稻高产试验。(“多次”和“反复”是一个意思,不必要重复使用,应删去其中一个。)

5.前后表达不一致或矛盾。

如: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前半句讲“胜败”,后半句只讲“胜”,两面对一面,不一致,应改为“取胜的关键”,或改为“是队员们能否齐心协力”。)

又如:王芳同学到现在还没有来,大家断定她大概是生病了。(“断定”和“大概”矛盾,去掉“大概”或去掉“大家断定”。)

6.概念含混。

如:张敏同学的书柜里整齐地摆放着《西游记》、《水浒》、《新华字典》等几十本文学书。(《新华字典》不属于文学书,应去掉。)

7.滥用副词,介词以及否定词的混乱使用。

如:这将保证了粮食的大面积丰收。(“将”和“了”的时态不同,去掉副词“将”。)

再如:睡眠三忌:一忌睡前不可恼怒,二忌睡前不可饱食,三忌卧处不可当风。(“忌”就是“不能”,后三句中的“不”应去掉,否则意思完全相反。)

又如:为了避免今后不发生类似事故,我们应尽快健全安全制度。(这句话中的“避免”“不发生”就是“发生”,意思完全相反,应去掉副词“不”。)

又如:对于这篇作文,我写了整整一小时。(介词“对于”是多余的,应删去。)

8.有歧义。

如:我校举办的数学、物理两个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农业机电课程。(这句话有两种理解:(1)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各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这两门课,物理短训班也开设了这两门课。(2)这两门课程是数学、物理短训班分别开设的,即数学短训班开设了农用数学课程,物理短训班开设了农业机电课程。看来应该是第(2)种理解,应该在“开设”前加上“分别”。)

三、修改符号。对有语病和错别字包括标点使用不当的地方应使用下列符号加以修改。

(1)换用号: (2)增补号: (3)删除号:

(4)复原号: (5)调位号: (6)留空号:

四、修改病句要遵守两条原则:A、尽量保持原句的基本意思不变。B、尽量少改。

五、实战演练。

(一) 修改下面病句。

(1)小明给母亲写信说:“他在这里一切都很好,希望家里不要挂念!”

(2)通过少年团校的学习,使我在思想认识上有了明显的提高。

(3)朱德出生在劳动人民家里,从小就养成爱劳动,能吃苦。

(4)经过总结,我提高了学习方法和学习成绩。

(5)上海科技开发公司聚集了一批水平上乘、技术精良的专业化队伍。

(6)某公司开业广告说,免费赠送小礼品,赠完为止。

(7)新开张的商店在广告里表示:“欢迎新老顾客光临”。

(8)人们很难想像一个不关心他人痛痒的人能否写出感人的作品来。

(9)中国人民正在努力为建设一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10)这部长篇小说虽然大致翻一下,也要花费不少时间。

(11)他家的菜地里共生产了茄子、冬瓜、西红柿共计1200多斤。

(12)为了写好这篇通讯,他深入了解了许多张老师的先进事迹。

(13)听了科学家的报告,使我更加坚定了为建设祖国而努力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的决心。

(14)一进教室,只见全班同学正在进行读书,一位女教师在进行巡视。

(15)现在勤奋求知、苦练自学能力,是同学们将来能否大有作为的关键所在。

(16)王大海临危不惧、舍身救人的革命精神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17)大家认真地讨论了今夏课外游泳运动训练

(18)内容是否充实,语句是否通顺,这是对中学生作文的起码要求。

(19)只要稍微深思熟虑一下,这道数学题是不难做出来的。

(20)张勇是个好学生,谁都不会否认他能做出这种不文明的事情。

(二)、修改下列语段。

1、人们都知道,鸡、猫、狗等动物和人身上都是热气腾腾的,蛇身上却是冷冰冰的。前者叫“变温动物”,后者叫“恒温动物”。恒温动物为了保持体温的恒定,就要消费体内的能量物质来惟持。拿重量相等的猪和大蟒蛇相比较,只要猪每大消耗150份重量的能源物质,那么,蛇只要一份就够了。

2、主题班会一开始。林非就首先第一个上台发言。他说:“我语文学不好的原因是课余时间没有阅读课外书的结果。我决心向张红学习,每天课外阅读量至少在2000字以上,争取天天写读书体会……”林非的发言赢的了同学们热列的掌声。

3、音乐是我至爱的饮料,告别一天,带着一身的疲备离开学校,难免头昏脑涨,此时,回到家中,我总会轻扭录音机,静静地品赏那来自远方的自然之声:溪水潺潺地流淌,在低声地吟唱小鸟,绿茸茸的小草在窃窃欢呼,还有那野花星星点点的在欢笑,我完全走入了大自然的怀抱。陶醉在深深地音乐世界之中。

4、小明晚上学习到九点。感到有些劳累,正好电视台正在转播世乒赛绝赛实况。他钢打开电视,妈妈就走过来,愤怒生气地说:“马上就要考试了!还看电视!”小明回答:“妈,你嚷什么!学习要讲究效率,你懂不懂?我学习累了,想看看电视松驰一下。再说运动员的拼博精神对我难道不是一种鼓舞吗?你说对吧!

5、我最爱戴的是小山鸡。你看,小山鸡那尖尖的小脑袋上,长着红红的鸡冠,像一枚盛开的鲜花。它在笼子里不时地抖抖美丽的羽毛,似乎在跟人们比美,又仿佛在给大家天堂那精彩的节目。

6、张小强同学学习勤奋,却善于动脑,他的成绩提高很快,学习非常刻苦。他在学习上有不少值得称道的做法。早晨,他总是起得很早,穿好衣服,就到操场跑步。锻炼之后,他抓紧时间读语文,背英语,一年四季,春夏秋冬,从不间断。晚上,他经常做大量的数理化习题,所以,一般的题目都难不倒他。老师布置的作业,他总是认真的完成,做作业一点儿也不马虎。遇到难问题,他不耻下问,请教老师或者与同学讨论,直到弄懂为止。他还常常帮助同学学习上的困难,从不嫌麻烦。有一次给一位生病的同学补课,一直到晚上十点多才回家

7、今天是放假第一天,早晨,我本来还想多睡会儿赖觉,不料早晨7点多就把我从睡梦中拖了起来,我还是不起来,这时,我妈妈就火了,她随手拿了一把尺,再我的屁股上拍了拍,我感觉到她拿了尺没什么好事做,一下子爬起来,人虽然是起来了,可是我的眼皮还直往下垂,我也不知道怎么穿衣服的,裤子都穿反了

虽然写了很多 但其实我想和你说的是 语文关键还是要多做 培养语感!你可以多练练!追问

那些举例出得列题没有答案吗?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1-11-24
都是那几种错误,一般情况下很容易看出来
多读几遍,不通顺的找出来,看是否有语病错误

1.病句是指结构不完整,意思表达得不明确、不清楚,有错误的句子。进行修改病句训练的目的是认清写句子时容易犯的错误,使自己少写和不写病句,把意思表达得明确、通顺。

本年级常见的病句有以下几种情况:

(1)成分残缺:这种句子缺少必要的成分、意思不完整。如:“放声歌唱。”同学们知道一个句子一般可以分为两部分,前一部分说的是“谁”或“什么”,后一部分说的是“是什么”、“做什么”或“怎么样”,这两个部分是句子的基本成分,缺一不可。

(2)意思重复:这种句子是前边说了一个意思,后边又重复说一遍,意思重复了。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这里“不正确”和“错别字”意思一样,连着用就显得重复多余。

(3)用词不当:这种句子是由于对词义理解不清、用错了近义词等,造成词不达意,违反了句子的结构规律。如:“同学们热心欢迎新老师。”“热心”一词的意思是:有热情、有兴趣、肯尽力,用在“欢迎”前面显然不合适。

(4)词序颠倒:词序是词语在句子中排列的顺序,这种顺序反映了词语在词句结构中所处的地位。每一个词语在语言结构中都有它特定的位置,离开了自己的位置,就犯了词序不当的毛病。如:“今年的麦子丰收在望,长势喜人。”小麦长势喜人,才能丰收在望,词序颠倒了就不符合客观规律了。

2.修改病句的步骤。

(1)读懂原句,弄清本意。首先要仔细读病句,弄明白它要表达的主要意思。

(2)查找病因,确定病症。围绕句子的主要意思找出病句的原因所在,弄懂属于哪种类型的病句。

(3)对症下药,修改病句。弄清病因后,要针对句子存在的问题,想好删去什么、添上什么、更换什么,然后动手改病句。

(4)仔细检查,完成练习。读修改后的句子,看是否正确,是否保留了句子的原意。

3.修改病句的方法。

(1)修改成分残缺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缺少哪个部分。如:“放声歌唱。”这一句缺少了基本成分“谁”,所以句子表达的意思不明确,修改的办法是补上这一部分,可改为:“同学们放声歌唱。”

(2)修改意思重复的句子,最主要的是要了解哪个部分的意思是重复多余的。如:“我把不正确的错别字改正过来了。”显然“不正确”重复了“错别字”的含义,修改的办法是把“不正确”或“错别”去掉一个,保留一个,成为:“我把不正确的字改正过来了。”或者:“我把错别字改正过来了。”

(3)修改用词不当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使用不当,以及错误的性质(用错了近义词,范围使用不当,词语搭配不当)。如:“小刚十分爱护时间。”“爱护”的意思是:爱惜并保护,用在“时间”前面不恰当,可改用“爱惜”(意思是因为重视而不糟蹋),成为:“小刚十分爱惜时间。”

(4)修改词序颠倒的句子,最主要的是找出哪个词语的位置错了,如:“我们讨论了并且听了校长的报告。”读句子后就能发现先讨论报告再听报告是不符合事情的先后顺序的,必须是先听报告再讨论报告,成为:“我们听了并且讨论了校长的报告。”
判断修改病句的方法

一、判断病句的方法

(一)、紧缩法。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例如:

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紧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例如:

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二)、类比法。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三)、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四)、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例如:

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第一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第二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二)、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

(三)、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榻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妥当) 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三、辨析病句的原因

(一)、用词不当。

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例如:

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当。

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③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如: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又如:

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④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⑤缺少关联词语。 例如: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成分赘余

①主语有多余成分;②谓语有多余成分;③宾语有多余成分;

④定语多余; ⑤状语多余; ⑥补语多余。例如:

①《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诸”是“之于”的意思。删去“诸”或“于”即可。又如:

②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到我校”即“光临”,造成赘余,修改的办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复。

(五)结构混乱

①词序不当。几种情况: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b.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c.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d.多层定语语序不当;e.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如:

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特有的产儿,是被阉割过的封建帝王的奴仆。

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设着落,交代不清。

②句式杂糅。有两种情况:a.两种说法混杂;b.前后牵连。例如:

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披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

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杂糅。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两种句式应删其一种,从而保持句子表达的明确。

③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例如: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也该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

④层次不清。例如:

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新华社发出的这条消息,就重视程度而言,科学界人士重于广大读者,因此,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动态;另外最后一句“引起强烈的反应”属于抽象性语言,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

(六)表意不明。

①指代不明。例如:

王新和李红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终于他取得了胜利。

“他”是指王新还是李红不明确。 又如:

我站在窗前向操场一看,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球。

“这里”指代不明,应改为“那里”

②意思混杂,不知所云。例如:

这些年,写文章的人特别喜欢“该”和“其”这两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该”和“其”当然可以用,因为今天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很多时候,用“这”“那”“他”之类,文章更流畅。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

前面说“该”和“其”当然可用,中间又讲现代汉语中的“这”“那”“他”使文章更流畅,最后又说“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使读者无法明白“该”和“其”与“这”“那”“他”用哪个更好。

③歧义句。例如:

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飞机票。

此句有两种理解:其一,往、返共两张。其二,往,两张;返,两张。又如:

这个厂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30%,受到上级表扬。

此句两种理解:一种,比全年计划多出30%;另一种,只超出全年计划的30%。

(七)不合逻辑。

①强拉因果。例如:

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

此句强拉因果,“游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为游园的最后一天所致。

②自相矛盾。例如: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就没有死,可又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

③概念误用。例如:

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语文知识指南》《教师语文大全》《辞海》等。

文学作品与语文教学用书是不同的概念。可改成“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教学用书”。

④主客倒置。例如:
那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该句应改为:“我与报纸接触”,“我”为主动,“报纸”为被动。
⑤否定不当。例如: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该句去掉“否认”前的“不”字。
⑥前后失衡,缺乏照应。例如:
有没有人毁树,是树能成活的重要条件。
该句前面是两种条件"有没有"。后面只说了“能成活”的一个条件,两面失衡,应在“能成活”前加“是否”二字。

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
⒈读。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找准病因,辨清病
句的类别,是用词不当、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词序颠倒、自相矛盾,
还是分类不当。
⒉划。用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修改有部位,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⒊改。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即删去多余及错误的词语、使句子
简明。补上句子残缺成份,使句子完整。替换有关词语,使用词怡当。移前挪后,
调整词语位置,使语序正确。
⒋对。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
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如果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
第2个回答  2011-11-24
一、判断病句的方法

(一)、紧缩法。常用的语法分析方法。先把句子中的附加成分(定语、状语和补语)都去掉,紧缩出主干,检查主于是否存在成分残缺、搭配不当的语病;如果主干没问题,再检查局部,看修饰语和中心语之间的搭配有无问题,修饰语的内部是否存在语序问题。例如:

天的青年担负着在本世纪内把我国建设成为四个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

这个句子的主干是“青年担负着建设成为强国”。从这个主干可以看出这个句子的结构不完整。

紧缩法也适于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搭配得当。例如:

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红军爬雪山、过草地,历尽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勇往直前的一曲壮歌。

紧缩以后,全句成为“老红军向我们讲述了……一曲壮歌。”这样我们可清楚地看到“讲述”与“一曲壮歌”搭配不当。

紧缩法运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紧缩时,为了避免在否定句中去掉否定词而出现与原意相反的情况,应把否定词保留在主干里。

②紧缩时,必须保持原格式的基本结构不变。如果砍掉了修饰成分以外的词语,就会破坏原句的结构。

(二)、类比法。对句子的毛病拿不准时,按照原句格式仿造一些浅近的、容易把握的句子加以比较,就能比较清楚地看到语病所在。例如:

这个经验值得文教工作者特别是中小学教师的重视。

原句结构较复杂,先压缩化简为“这值得他们的重视”,再比照它的结构造句:“这值得他们的学习”“这值得我们的参观”,这三个句子和日常说法相比多了一个“的”字,原句要将“教师的重视”中的“的”删去。

(三)、语感审读法。调动语感,在审读的过程中从感性上察觉语句的毛病,即按习惯的说法看是否别扭。如别扭则再作分析比较,明辨原因,加以修改。例如:

不管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都极端不利,登山队员仍然克服了国难,胜利攀登到顶峰。

这个句子第一部分中的“不管……都极端不利”显然不合习惯,正确的说法是“不管……多么不利”“尽管……非常不利”。

(四)、逻辑分析法。有的语病从语法上不好找毛病,就得从事理上进行分析,这就是逻辑意义分析法。逻辑意义分析法要从概念、判断、推理方面考虑是否得当,从语句的前后顺序、句间关系方面考虑是否合适。例如:

①该市有人不择手段仿造伪劣产品……

②凡是有杰出成就的人,都是艰苦环境中磨炼成才的。

第一句“仿造伪劣产品”是不合事理的,应改为“制造伪劣产品”或“仿造名牌产品”。第二句用了“凡是……都”这个全称肯定判断,言过其实了,应将“凡是”改为“大多”,后边删去“都”字。

二、修改病句的原则

把握句意,修改得要少,改动得要巧,尽可能保住原句的意思。务求全句改得妥帖,避免以错改错。

(一)、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简单地说,就是什么地方有毛病,就改什么地方;是什么样的毛病,就用相应方法来改。所以对各种病句的类型一定要心中有数,针对造成语病的原因进行修改。

(二)、尽量保持句子的原意。每一个病句,一般都包含双重意义,一是没有正确表达出来的句子的原意,一是已经表达出来的歪曲了原意的错误意思。改正病句时,应尽量分析并把握它所要表达的原意;在尽量保持原意的前提下,将错误的地方加以造当的修改、调整。切忌违背原意,另起炉灶,按自己个人的意志另选一个句子去代替原句,或者添枝加叶来雕饰句子。这样做,往往会背离原意而达不到正确改正语病的目的。

(三)、要善于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修改。每一个病句,几乎都可以从语法、修辞、逻榻的角度来分析其造成语病的原因。这样,同一个病句,也就可以有多种不同的修改方法。至于用哪一种方法来修改更加合适,这就要看病句本身的语病类型,看表达的需要,看具体的语境。

我们还要注意,能够用调整语序的方法来修改就尽量不要增删词语;改一处可以解决问题就决不改两处;修改病句要注意句意的简洁,尽量保持句式或陈述者对象一致。总之,要记住修改病句的五字诀。

增(成分残缺的) 删(多余的)

换(用词不妥当) 简(修改应简要)

调(不搭配、不照应的)

三、辨析病句的原因

(一)、用词不当。

他把节俭下来的钱捐给了灾区。

“节俭”是形容词,不能带趋向动词“下来”。应改为动词"节省"。

也有虚词使用不当的现象。例如:

伊朗厨师可能是不熟悉我们的炊具的用法,也许是由于心情紧张,反正是把烤羊肉没有做好。

“把”字短语不能放在否定词前面。应改为:反正是没有把烤羊肉做好。

(二)、搭配不当。

①主语和谓语搭配不当;②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③定语、状语、补语与中心语搭配不当;④主语和宾语意义上不能搭配;⑤关联词语搭配不当。例如:

秋天的北京是美丽的季节。

“北京”是“季节”,主宾不搭配。又如:

加快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加快”可以配“速度”,但不能配“规模”,这是动宾搭配不当。

(三)、成分残缺。

①主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由于滥用介词和“介词……方位词”格式,造成主语残缺;b.暗中更换主语,造成主语残缺。

②谓语残缺。有两种情况:a.一句话说了主语,还没有说完谓语,却又另外起了个头,因此造成谓语中有残缺;b.由于缺少谓语中心语造成谓语残缺。

③宾语残缺。往往由于宾语前的定语太长,使得中心语残缺。

④定语、状语缺少或者不完整。 ⑤缺少关联词语。 例如:

这个集团目前已成为拥有11个专业公司、2个研究所、3个生产厂,现有固定资产8500万元。 (这个句子的谓语“拥有”什么,残缺。应补上宾语“的大型企业”。)

(四)成分赘余

①主语有多余成分;②谓语有多余成分;③宾语有多余成分;

④定语多余; ⑤状语多余; ⑥补语多余。例如:

①《人民日报》社论见诸于各大报刊。

“诸”是“之于”的意思。删去“诸”或“于”即可。又如:

②欢迎领导到我校光临指导。

“到我校”即“光临”,造成赘余,修改的办法是留其一,去其重复。

(五)结构混乱

①词序不当。几种情况:a.定语和中心语的位置颠倒;b.把定语错放在状语的位置上;c.把状语错放在定语的位置上;d.多层定语语序不当;e.多层状语语序不当。 例如:

太监是我国封建皇宫中特有的产儿,是被阉割过的封建帝王的奴仆。

对太监的介绍应先将其特点说明“是……的奴仆”,再言其“是……的产儿”。否则“特有的产儿”的概述设着落,交代不清。

②句式杂糅。有两种情况:a.两种说法混杂;b.前后牵连。例如:

客房内均设有闭路电视、国际国内直披电话音响、房间酒吧等应有尽有。

该句把两种句式拼在一起造成杂糅。一种是“客房内均设有……酒吧等”,另一种是:“客房内闭路电视……应有尽有”。两种句式应删其一种,从而保持句子表达的明确。

③复句中暗换分句主语,造成混乱。例如:

老工人的一席话深深触动了小邱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下来。

也该句第一个分句的主语是“老工人的一席话”;第二个分句的隐含主语是“小邱的心”。由于句子是隐含转换主语,因此造成句式混乱。

④层次不清。例如:

新华社发出酵母丙氨酸转移核糖核酸人工全合成在上海胜利完成的消息后,广大读者非常重视,科学界人士也非常重视,引起了强烈的反应。

新华社发出的这条消息,就重视程度而言,科学界人士重于广大读者,因此,应先说“科学界人士”的反应,再说广大读者的动态;另外最后一句“引起强烈的反应”属于抽象性语言,应先说,然后再说具体的。

(六)表意不明。

①指代不明。例如:

王新和李红赛跑,经过一段激烈的竞争,终于他取得了胜利。

“他”是指王新还是李红不明确。 又如:

我站在窗前向操场一看,这里有很多同学在打球。

“这里”指代不明,应改为“那里”

②意思混杂,不知所云。例如:

这些年,写文章的人特别喜欢“该”和“其”这两个带有文言色彩的词。“该”和“其”当然可以用,因为今天我们用的是现代汉语,很多时候,用“这”“那”“他”之类,文章更流畅。这就提出一个问题:“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

前面说“该”和“其”当然可用,中间又讲现代汉语中的“这”“那”“他”使文章更流畅,最后又说“该”和“其”要用得恰到好处,使读者无法明白“该”和“其”与“这”“那”“他”用哪个更好。

③歧义句。例如:

请你代我买两张北京到西安的往返飞机票。

此句有两种理解:其一,往、返共两张。其二,往,两张;返,两张。又如:

这个厂超额完成了全年计划的百30%,受到上级表扬。

此句两种理解:一种,比全年计划多出30%;另一种,只超出全年计划的30%。

(七)不合逻辑。

①强拉因果。例如:

由于今天是公园里游园活动的最后一天,因此游人寥寥无几。

此句强拉因果,“游人少”的原因不能推出是因为游园的最后一天所致。

②自相矛盾。例如:

他是多少个死难者中幸免的一个。

既然幸免,就没有死,可又说是“死难者”中的一个,犯了前后矛盾的错误。

③概念误用。例如:

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文学作品,如《语文知识指南》《教师语文大全》《辞海》等。

文学作品与语文教学用书是不同的概念。可改成“图书馆增添了许多教学用书”。

④主客倒置。例如:
那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该句应改为:“我与报纸接触”,“我”为主动,“报纸”为被动。
⑤否定不当。例如:
全校师生没有一个人不否认,素质教育使整个校园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该句去掉“否认”前的“不”字。
⑥前后失衡,缺乏照应。例如:
有没有人毁树,是树能成活的重要条件。
该句前面是两种条件"有没有"。后面只说了“能成活”的一个条件,两面失衡,应在“能成活”前加“是否”二字。

修改病句要记住:遵原意,少改动。它的具体步骤和方法是:
⒈读。读懂原句,揣摩说话人本来想说的是什么意思。然后找准病因,辨清病
句的类别,是用词不当、成份残缺、搭配不当、重复累赘、词序颠倒、自相矛盾,
还是分类不当。
⒉划。用铅笔在病句上划出需要修改有部位,以便针对病因,进行分析、修改。
⒊改。运用修改符号,进行删、补、换、移。即删去多余及错误的词语、使句子
简明。补上句子残缺成份,使句子完整。替换有关词语,使用词怡当。移前挪后,
调整词语位置,使语序正确。
⒋对。把修改后的句子进行复查性质的校对阅读。看看是否通顺,有无新的语
病产生,是否把说话人原先想说的意思表达清楚了。如果发现有问题,还得重改。
第3个回答  2011-11-24
先分出病句的原因,再对症下药
第4个回答  2011-11-24
病句主要分:词语搭配不当、词序颠倒、缺少主语、成分残缺、意思重复啰嗦,差不多就这几种了吧。
第5个回答  2011-11-24
多读 反复读 就能发现问题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