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伯比尔定律原理

如题所述

朗伯-比尔定律,也称比尔定律或布格-朗伯-比尔定律,是描述光在透明介质中被吸收的原理。该定律指出,光被吸收的比例与入射光强度无关,而与光通过的介质中吸收物质的浓度和吸收层厚度成正比。这个定律广泛应用于光吸收测量法,如吸光光度法、比色分析和光电比色法,其定量基础是光被吸收的分子数。

数学表达式为 A = kbc,其中A是吸光度,T是透射比,k是摩尔吸收系数,c是物质浓度,b是吸收层厚度。此定律适用于理想情况,包括平行单色光垂直入射、均匀非散射的介质、无相互作用的质点以及光与物质作用仅限于吸收,无荧光或光化学反应。

然而,实际应用中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例如,对于多色光,由于物质对不同波长的吸收程度不同,需要通过窄波长范围的入射光来减小偏离。此外,浓度较大的吸光物质之间可能存在相互作用,这在高浓度溶液中会导致定律偏离,因此吸光分析通常在稀溶液中进行。

朗伯-比尔定律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世纪,皮埃尔·布格和约翰·海因里希·朗伯分别在1729年和1760年对该定律的初步形式进行了阐述,而奥古斯特·比尔在1852年进一步发展了这一理论,形成了我们现在熟知的定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