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当斯密-《道德情操论》

如题所述

亚当·斯密,英国哲学家、经济学家,"苏格兰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他的著作《道德情操论》为他赢得了广泛的声誉。

斯密认为人类的“同情”是一切道德的基础。他通过细致观察,提出同情与社会生活的需要,让人们调整自己的情感从而与他人协调,形成“公正的旁观者”视角,即“良知”。从这个视角出发,经过普遍化,形成各种道德规范,内化后形成稳定的品格和德性。

斯密的《道德情操论》是如何解读的?他为什么认为人类道德来源于同情?如何从同情中推导出良心、道德规范和德性?斯密的道德理论与他的经济学之间有什么关联?不读懂《道德情操论》,就不可能完全读懂《国富论》吗?

同情是人类道德的根源。它源于人类的想象力,让人类能够感受他人情感,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同一个人,对他人境遇做出情感反应。同情使人们形成道德判断,通过对比自己的情感与他人的,找到与他人一致的情感反应,形成“良知”。良知指导道德判断,形成道德规范,内化为德性。

同情与道德生活密切相关,从同情中发展出更复杂的道德观念。当面对道德选择和判断时,想象中的“公正的旁观者”提供指导,帮助形成道德判断。普遍的道德规范形成,将道德规范内化,形成稳定的道德品质,这是德性的观念。

斯密将德性分为影响自己和他人幸福的两类。影响自己幸福的核心品质是明智,影响他人幸福的德性包括仁慈和正义。德性背后预设了节制的德性,因为克制欲望、确保公正行动是道德行为的前提。

斯密的伦理学与经济学密切相关。同情是道德的基础,自利是经济学的基础,正义是法律的基础。《道德情操论》和《国富论》虽然表面看似矛盾,但斯密使用同一套逻辑系统理解道德、法律和经济活动,构建一个包括人类全部社会生活的完整学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