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征为什么从于都开始

如题所述

1934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红军离开瑞金到于都集结,当时军民将山上的毛竹编成竹排拖到渡口,有关部门集中调剂各路船只和老表家的门板床板,在于都河上架起了八座浮桥。

随后在瑞金的中央党政机关人员以及从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宁化等战场上过来的红军将士陆续来到于都集结,拉开突围转移的帷幕。1934年10月16日傍晚,中央红军部队分别从于都的山峰坝、东门、南门、西门、孟口、鲤鱼、石尾、渔翁埠等8个渡口过桥,标志着长征的开始。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

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扩展资料:

长征部队:

第一支是中央红军(后改称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0月10日由江西瑞金等地出发,1935年10月19日到达陕西的吴起镇(今吴起县),行程达二万五千里。

第二支是红二十五军(后编入红一方面军),于1934年11月16日由河南罗山何家冲出发,1935年9月15日到达陕西延川永坪镇,同陕甘红军会师,合编为红十五军团,行程近万里,最早到达陕北的一支红军 。

第三支是红四方面军,于1935年5月初放弃川陕苏区,由彰明、中坝、青川、平武等地出发,向岷江地区西进,1936年10月9日到达甘肃会宁,与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一万余里;

第四支是红二、红六军团(后同红一方面军第三十二军合编为红二方面军),于1935年11月19日由湖南桑植刘家坪等地出发,1936年10月22日到达会宁以东的将台堡,同红一方面军会师,行程两万余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长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27

因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邓小平等老一辈革命家在1934年10月率领中央红军主力 8.6万人集结于都。分别从于都河北岸八个渡口渡过于都河。

江西省赣州市于都县,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县,在公元前201年开始建县,即汉高祖六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而于都闻名于世,皆因中国工农红军进行长征是从这里开始的。

历史上,红军长征是兵分四路,各自从自己的根据地出发。

其中,红一方面军,即中央红军,从1934年10月至1935年10月从于都河出发,历时一年又3天,历经江西、福建、广东、湖南、广西、贵州、云南、四川、西康、甘肃、陕西,行程2.5万余里;


扩展资料: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主力撤离长江南北各苏区,转战两年,到达陕甘苏区的战略转移行动。

1934年10月,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央主力红军为摆脱国民党军队的包围追击,被迫实行战略性转移,退出中央根据地,进行长征。

长征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中央红军共进行了380余次战斗,攻占700多座县城,红军牺牲了营以上干部多达430余人,平均年龄不到30岁,共击溃国民党军数百个团。

其间共经过14个省,翻越18座大山,跨过24条大河,走过荒草地,翻过雪山,行程约二万五千里,红一方面军于1935年10月到达陕北,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

1936年10月,红二、四方面军到达甘肃会宁地区,同红一方面军会师。红军三大主力会师,标志着万里长征的胜利结束。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长征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9-08-27

于都,地处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部,贡水中游,毗邻闽粤,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辖9镇14乡,人口94.2万,是赣州人口大县。县城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工农业迅猛发展的中心城市。

323、319国道和赣龙铁路穿境而过,与红色故都瑞金、将军县兴国及宁都、安远、石城、会昌相接壤,至赣州市仅6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非常显著。

于都建县于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古有宁都、石城、安远、瑞金、会昌、寻乌“六县之母”和“三省往来之要冲,东南之一要区”之称。资源较丰富,探明矿种25种130余处,是赣州重要的矿产品基地。

水力蕴藏量38.7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22万千瓦;林地266万亩,林木储积量316万m3,覆盖率61.2%;境内旅游景点有红色旅游著名景点——“长征第一渡”、古文化胜地——罗田岩周敦颐《爱莲说》石刻、江南第二大草场——“屏山牧场”等。

如今,于都县是中央苏区时期中共赣南省委,赣南省苏维埃政府所在地,是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中央苏区最后一块根据地、南方三年游击战争起源地、长征精神的发源地、中央苏区全红县之一和苏区精神的形成地之一,诞生了16位共和国将军。

《瑞兴于经济振兴试验区发展总体规划》正式获国家发改委批复,试验区覆盖瑞金、兴国、于都三县(市),总人口约230万人。规划设想是将瑞兴于试验区建成“老区中的经济特区”“特区中的试验区”。

扩展资料:

于都县被称为“长征第一渡”的“于都红军大桥”是于都县横跨于都河的第8座大桥,1934年,8.6万红军主力从于都河上8个渡口渡河,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搭浮桥,摆渡船,把红军送上了漫漫征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于都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7
  1、1934年9月,第五次反“围剿”失利,我们离开瑞金到于都集结,当时军民将山上的毛竹编成竹排拖到渡口,有关部门集中调剂各路船只和老表家的门板床板,在于都河上架起了八座浮桥。随后在瑞金的中央党政机关人员以及从兴国、宁都、石城、长汀、宁化等战场上过来的红军将士陆续来到于都集结,拉开突围转移的帷幕。1934年10月16日傍晚,中央红军部队分别从于都的山峰坝、东门、南门、西门、孟口、鲤鱼、石尾、渔翁埠等8个渡口过桥,标志着长征的开始。
  2、于都简介
  于都,地处江西省南部,赣州市东部,贡水中游,毗邻闽粤,总面积2893平方公里,辖9镇14乡,人口94.2万,是赣州人口大县。县城规划面积21平方公里,工农业迅猛发展的中心城市。323、319国道和赣龙铁路穿境而过,与红色故都瑞金、将军县兴国及宁都、安远、石城、会昌相接壤,至赣州市仅60公里,交通十分便利,区位优势非常显著。
  于都建县于公元前201年(汉高祖六年),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古有宁都、石城、安远、瑞金、会昌、寻乌“六县之母”和“三省往来之要冲,东南之一要区”之称。资源较丰富,探明矿种25种130余处,是赣州重要的矿产品基地;水力蕴藏量38.7万千瓦,可开发装机容量22万千瓦;林地266万亩,林木储积量316万m3,覆盖率61.2%;境内旅游景点有红色旅游著名景点——“长征第一渡”、古文化胜地——罗田岩周敦颐《爱莲说》石刻、江南第二大草场——“屏山牧场”等。
第4个回答  2021-03-12
毛主席雪地讲长征出发瑞金算起,于都篡改历史,明确,正本清源。于都路过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