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寸进尺的成语故事

如题所述

得寸进尺的成语故事:
战国末期,秦、韩、赵、魏、齐、楚、燕七雄争霸,其中秦国经商鞅变法之后,势力发展最快。秦昭王开始图谋吞并其它六国,以统一天下。昭王三十六年,准备以穰侯领军,越过韩、魏两国而伐齐。但当时秦国的策士范雎以为此法不可行,便阻止秦国的进攻,并向昭王献上“远交近攻”的策略。他说:“现在齐国势力算是强大,离秦国又很远,攻打齐国,军队必须要经过韩、魏两国,这就已经不符兵法了,而且如果出兵过少,难以取胜;出兵过多,又有伤国力。即使打胜了,齐国的土地必须越过韩、魏两国才能到达,距离如此遥远,根本也很难守住,所以不如采『远交近攻』的策略,慢慢向外拓展,如此所得的一寸一尺土地,都将稳稳当当地为大王您所拥有,就能逐渐统一天下了。若舍此法而偏偏要去攻打相隔遥远的国家,那不是很荒谬的一件事吗?”秦昭王听了以后,便采用范雎的策略,积极向东侵略,果然在许多战役中取得胜利,迫使另一强国楚国数度迁都,为秦国的统一大业立下基础。在范雎劝谏秦王的话中有“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本是指攻打所得土地,每一寸、每一尺都掌握在秦王手中,后来“得寸进尺”这句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但语义有所差异,指的是为得到一些利益,即想进而获得更多利益,用来比喻贪得无厌。
【成语】: 得寸进尺
【拼音】: dé cùn jìn chǐ
【解释】: 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出处】: 《老子·道德经》:“不敢进寸而退尺。”《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 得尺亦王之尺也。”
【近义词】: 得陇望蜀、贪得无厌、贪心不足
【反义词】: 心满意足、如愿以偿、称心如意
【用法】: 作谓语、定语、状语;指贪心,含贬义。
【结构】:连动式
【歇后语】: 有了馒头想肉吃
【灯谜】: 九十分;加倍获利
【举例造句】:对方既然已经做出让步,你们不要得寸进尺,再提出无理要求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1-25
从前,有个江湖郎中,叫冰河,到处浪荡,四海为家。有一天,他到一户人家借宿,这户人家只有一个年轻妇女,男人不在家,不同意。这个冰河呢,死皮赖脸的不走,说:‘天黑路远无处走,让我院中住一宿儿。’妇人说:‘那你就去柴棚将就一宿儿吧。’他就这样住下了。

  开始,一个睡屋里,一个睡在院中的草棚里,相安无事。可是睡到小半夜时,这个野冰河就在院子里‘叮叮……当当……’的不停的敲打铜盆。妇人问:‘黑灯瞎火的,你为什么敲打我家的破铜盆?’冰河说:‘你不给我开房门,就敲你家的破铜盆。’啥法子,那就开门进屋吧,‘到屋里,你只能睡在地下。’‘行,给我一床被,愿在地下睡。’
开始还好,可过了一阵子,这家伙就到外边抱来了一大抱柴草,一把一把的往灶堂里添柴草烧炕。妇人问:‘你为什么一个劲儿的添柴火烧炕?’‘你不让我上炕,我就大把葬!’‘那你就上炕吧,不过,只能谁在炕梢。’睡下不一会儿,那个冰河就‘梆……梆……’的敲打盛油的葫芦。妇人问:‘干嘛磕我们家的葫芦油?’‘你不让我去炕头,就磕你家的葫芦油。’‘那就到炕头来吧。’他一到炕头,就‘啪……啪……’的磕烟袋锅,边磕边叨咕:‘你不让我进被窝,就磕你家的烟袋锅。’小妇人心想:这人没安好心,得防备点儿,‘那就进来吧。’这家伙进了被窝,就边挠炕席边说:‘你不让我肚皮贴肚皮,我就挠炕席。’
这时那妇人就悄悄的不知拿点什么东西,顺手贴在肚皮上,说:‘那你就贴吧。’
冰河听到此言,兴奋异常,激动得都找不到北了,于是,用足力气扑了上去,此时,就听到‘哎--吆’的一声,他赤条条的跳将起来,一手捂着‘命根子’,一手抱着衣服往外逃。边逃边叨咕:‘这个女人功夫深,弯曲(的)毛毛变钢针;没等肚皮贴一块,扎得下身血淋淋!’妇人随口说道:‘怪你自己太泼皮,偏要肚皮贴肚皮;毛毛怎能变钢针?那是一张刺猬皮
第2个回答  2017-01-24
得寸进尺的出处是,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王不如远交而近攻,得寸则王之寸,得尺亦王之尺也。”
讲的成语故事就是范雎给秦王出的主意。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1-24
【成语】: 得寸进尺得寸进尺
【拼音】: dé cùn jìn chǐ
【解释】: 得了一寸,还想再进一尺。比喻贪心不足,有了小的,又要大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