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小小推普员,作文

如题所述

写作思路:确立中心,围绕选材,确定重点,安排详略,选材时要注意紧紧围绕文章的中心思想,选择真实可信,新鲜有趣的材料,以使文章中心思想鲜明深刻地表现出来。具体如下:



我的家庭是一个祖孙三代的大家庭,爸爸妈妈和我日常都说普通话。爷爷奶奶来自太行山中的革命老区,他们在那里生活了60多年,尽管到大同已经快10年了,可是仍然故土难忘,乡音不改。每年的寒假,我都会和爷爷奶奶回老家小住。

在和老家的表哥们玩耍时,他们说着地地道道的家乡话,而我说一口普通话,明明是亲密无间的小兄弟,可感觉总有道无形的沟横在我们中间。我说话时,他们总是瞪着眼睛看着我,眼里充满羡慕,偶尔还会模仿我的语气,姑姑们也说我是个地道的“城里娃”。

和表哥们相处久了,他们为了和我有“共同语言”,就缠着我教他们说普通话。他们学得可快了,很快就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开了,也过了一下“城里娃”的瘾。

爷爷奶奶也来凑热闹,说他们才更要好好学习普通话,否则在大同出门办事总有许多不方便。爷爷奶奶可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呀,我被他们的精神打动了,决定要当好这个小老师。

爷爷奶奶的普通话学习先从校正发音开始了,我一点也不敢马虎,耐心地纠正着他们的发音:“白菜不是‘别’菜,洗脸不是‘死’脸,扫地不是扫‘字’,爷爷奶奶一丝不苟地跟我念着,可是他们怪腔怪掉的。

普通话常常惹得大家捧腹大笑。每当这时,奶奶会脸红,爷爷也会自嘲道:“唉,老了老了,舌头不利索了。”可是爷爷奶奶没有放弃,他们抓住一切机会学习。

爷爷奶奶学说普通话已经四、五年了,他们的发音越来越标准。我正在为自己的教学成果沾沾自喜的时候,却又出现了一件新的头痛事。我发现爷爷奶奶有好多的俚语需要纠正,他们把上厕所说成“去高家”,头发说成“毛衣”。

这些我已经见怪不怪了,可是有一次奶奶对着家里的客人说:“呀!锅里有毛衣”时,还是把人家弄了个目瞪口呆。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小老师仍需努力。我要尽快让爷爷奶奶摆脱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武乡俚语,真真正正地说好普通话。

在推广普通话的活动中,我的努力就像大海里的一朵小小浪花,虽然很不起眼,但我依然高兴。因为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是一名小小推普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1
我是小小推普员

记得从我会讲话起,爸爸、妈妈总是用普通话和我交谈。因此,至今我只习惯讲一种语言,那就是普通话。在家里,爸爸和妈妈交谈时,爸爸讲石港话,妈妈讲金沙话,可是他们只要一跟我交谈就变成了普通话了。我开玩笑地说:“爸爸是石港人,妈妈是金沙人,我是‘普通人’。”
每年,我们一家三口都要回石港过春节。我和石港的小伙伴玩耍时,总是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而他们说的是却是一口地地道道的石港话。小伙伴们感到很新奇,他们都会用羡慕的眼光看我,还一个劲儿地称我是“城里人”。我感到无比的自豪和高兴,我这个“城里人”真是沾了普通话的光呀!小伙伴还时常缠着我教他们说普通话……我总是对他们说:“我们应该说普通话,做文明人。”
爷爷奶奶为了能和我有“共同语言”,他们勉为其难、投我所好,用上了怪腔怪调的普通话。有时他们的“普通话”实在令人费解,惹得全家人捧腹大笑。见此情景,爷爷笑着拍拍脑袋说:“唉,看我笨嘴笨舌的,不如我的 乖孙子了。”我拉着爷爷奶奶的手说:“别急!别急!我来教你们。”我像个小老师耐心地讲解道:“鞋(xié)子不是孩(hái)子,孩(hái)子不是鞋(xié)子,龙虾(xiā)不是龙花(huā)。”爷爷奶奶一本正经跟着我一字一句地念着,那认真劲儿不亚于小学生。他们每发一个字音,只要有错,我就及时帮他们纠正。我千方百计为他们创设“说话”情境,就是吃饭时也不放过教说普通话的机会……通过“短期培训”,爷爷奶奶学有所成。他们居然也能说几句我听得懂的“石港牌”普通话了。从此以后,我们彼此的交流频繁了,我们之间的感情越来越深厚了。
普通话给我家带来了无限的乐趣。大年夜,全家人围坐在餐桌旁,说说笑笑,其乐融融。此时此刻,爸爸妈妈总会笑着说:“我们家的腾飞真了不起,成了小小推普员了!”
普通话是我国的母语。但她被许多方言取缔,因此有许多人不会使用,所以国家才施行推普政策。
由于各个地方的方言不同,因此中国人民沟通起来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我们唯一能以来沟通的只有母语——普通话。普通话的重要性自然是不言而喻。但是要把普通话推广却有一定的难度因为上一代的政府并不重视普通话的推广,不过,现在推广也为是未晚,还可以亡羊补牢。
以我个人的意见,我觉得推广普通话要有方法。我的方法是:要常练习绕口令,用普通话唱歌,用普通话讲故事。比如说:读课文时,先用方言读一遍,然后再用普通话读一遍,两者相比起来,人们就会发现普通话是那么的优美;那么的流畅;那么的引人入胜。使人流连忘返,随之,人们便渐渐使用普通话,倾情于普通话。普通话既然是母语,我们就不能荒废它,要天天讲,这样,才能突现出我国人民上下一心,团结一致;更能显出我国的本色。我觉得推普人员应该主动出击,劝说人们学讲普通话,特别是小学生。尽量想出一些方法使人热心想学好普通话,并且学以致用,这才叫做成功。
希望有朝一日推普能取得丰硕的成果!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21-09-14

如下:


我的家庭是一个祖孙三代的大家庭,爸爸妈妈和我日常都说普通话。爷爷奶奶来自太行山中的革命老区,他们在那里生活了60多年,尽管到大同已经快10年了,可是仍然故土难忘,乡音不改。

每年的寒假,我都会和爷爷奶奶回老家小住,在和老家的表哥们玩耍时,他们说着地地道道的家乡话,而我说一口普通话,明明是亲密无间的小兄弟,可感觉总有道无形的沟横在我们中间。我说话时,他们总是瞪着眼睛看着我,眼里充满羡慕,偶尔还会模仿我的语气,姑姑们也说我是个地道的“城里娃”。

和表哥们相处久了,他们为了和我有“共同语言”,就缠着我教他们说普通话。他们学得可快了,很快就在小伙伴们面前炫耀开了,也过了一下“城里娃”的瘾。爷爷奶奶也来凑热闹,说他们才更要好好学习普通话,否则在大同出门办事总有许多不方便。爷爷奶奶可真是活到老学到老呀,我被他们的精神打动了,决定要当好这个小老师。

爷爷奶奶的普通话学习先从校正发音开始了,我一点也不敢马虎,耐心地纠正着他们的发音:“白菜不是‘别’菜,洗脸不是‘死’脸,扫地不是扫‘字’,坐车不是坐‘切’。”

爷爷奶奶一丝不苟地跟我念着,可是他们怪腔怪掉的普通话常常惹得大家捧腹大笑。每当这时,奶奶会脸红,爷爷也会自嘲道:“唉,老了老了,舌头不利索了。”可是爷爷奶奶没有放弃,他们抓住一切机会学习。

爷爷奶奶学说普通话已经四、五年了,他们的发音越来越标准。我正在为自己的教学成果沾沾自喜的时候,却又出现了一件新的头痛事。我发现爷爷奶奶有好多的俚语需要纠正,他们把上厕所说成“去高家”,头发说成“毛衣”。

这些我已经见怪不怪了,可是有一次奶奶对着家里的客人说:“呀!锅里有毛衣”时,还是把人家弄了个目瞪口呆。看来革命尚未成功,小老师仍需努力。我要尽快让爷爷奶奶摆脱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武乡俚语,真真正正地说好普通话。

在推广普通话的活动中,我的努力就像大海里的一朵小小浪花,虽然很不起眼,但我依然高兴。因为我可以骄傲地说:“我是一名小小推普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5-09-21
我会,采纳我我教你追问

呵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