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新年的“破五”,为弘扬中华民俗的文化,高额悬赏,为了让中华习俗不被淡忘,谁能详细讲讲?

如题所述

正月初五路头生日。路头是是南方,特别是苏州、上海等地民间信奉的一位财神。此日,祭祀路头神的礼仪颇为热闹,清人蔡云《吴歈百绝》云:“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抢路头”顾禄《清嘉录》卷一云:此日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旧时初四之夜,确实有人匆匆抢路头。民国初年吴江沈云《盛湖竹枝词》咏接路头之俗:“花筒爆竹把神留,忙肃衣冠接路头。句下云:正月初四夜,舁财神出巡,谓之路头会,当街鸣鞭放花筒,拦神舆不令经过。主人肃衣冠,执香迎之堂中。陈牲爇檀,燃巨烛,举祀弥虔。商界视为巨典。”
此财神与赵公元帅。并不是同一个神,《无锡县志》记载,有人姓何,名五路,元末抵抗强盗而死,俗称之为神。但是这与被奉为财神的路头神,也不是同一个神。这路头神,就是路神,东南西北中五路财神,所以叫五路神。路神由保护人们出行的行神,发展成保佑人们发财的财神,其原因在于商业的发展,财货流通的加剧。财货在流通中,来往于水路陆路,人们便直观的认为。路在冥冥中主宰着财货,把财货送到谁家,路神很关键,因此路神就当成了财神。此日祭祀路头神之俗,江南地区、上海等地,还普遍存在。当然没有清代隆重,盛大了。只是放放鞭炮,最多用鲤鱼祭祀一番。鲤鱼谐音利余。
北方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要“赶五穷”,包括“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里往外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都轰将出去。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吃饺子,而且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追问

感谢参与,您提供的文言典故从另一个方面讲述了“破五”,另本人大开眼界,此厢有礼。备选中……可以补充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1-27
破五
正月初五,民间习惯称为“破五”,是春节后的一个重要节日。传说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人们为了避穷神,于是把这天称为为“破五”。
在鲁西北的临清一带,中秋节这天,家家都剪一个又大又圆的月亮贴在窗上,圆月中有传说中的嫦娥或石榴、莲花、牡丹、蝴蝶等。按当地风俗,这圆月必须在当天撕破,这样可以驱除邪气,带来好运。这风俗也来源于姜太公封老婆为穷神,并令她“见破即归”的故事。
还有一个略为不同的传说是,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姜太公的老婆给忘了。于是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追问

回答的很好,但是还是少了些什么,我希望答案全面一些,能够充分展现出中华文明的博大,还可以补充,100的悬赏肯定会送出去的,但是我认为一定要有意义,感谢参与还可以补充哦……

第2个回答  2012-01-27
我知道一个 说是 今天要洗澡
呵呵,我路过追问

感谢参与,但是太简单了,老祖宗5000多年的文化不能用一句话概括,希望理解,我们都是中国人!非常感谢!还有补充的机会哦……

追答

农历正月初五,俗称破五。这一天,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两响)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人们从初一至初四已经四天没干活了,日出之前放炮崩穷后,要努力干一天活,称“恨穷”。“破五”意味着只要在新的一年里,不辞劳苦勤勤恳恳便可过上好日子。“破五”早晨进劳苦大众祈求吉利、幸福的日子。这天忌串亲访友,也不准串门,说是走亲会把晦气带到别人家。打扫卫生是一种彻底的大扫除。从每间房屋里把垃圾扫出门外。腊月三十到正月初五以前,一般是不允许搞卫生的,也扫扫地,但只能在屋里扫,垃圾只能先放在屋里的拐角处。特别大年初一,那是一扫帚也不能动的,说是动了就将好运气弄掉了。可到破五这一天,却非彻底地搞一回大扫除不可了。等到垃圾扫出大门,扫到一个角落,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于是拿来一个极大的爆竹,放在那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于是吃饭。
百科里的,这个你懂的

参考资料:http://baike.baidu.com/view/30117.htm

追问

鼓掌!这回全面了一些,待选!但是破五不仅仅是汉人的习俗,还有其他民族的故事,我希望再看看,如果没有更好的你会得到悬赏的,而且还会采纳的,可以继续补充……

第3个回答  2012-01-27
放炮
水饺
洗澡追问

不全面 过于简单了 还可以补充哦……

第4个回答  2012-01-29
  旧时,汉族民间过春节有很多迷信禁忌,如不得用生米作饭,妇女不能用针缝纫等诸多禁忌,在过了初五之后即告解除,故而称此日为“破五”。
  这天,民间通行的食俗是吃饺子,俗称“捏小人嘴”,据说,这样可免除谗言之祸。习惯上,过了“破五节”,商店酒楼五行八作方才正式开张从业。如有铺面变化、柜台增减之举,一般多在初六定夺。   
  由于地域不同,节日习俗也有差异。在北京一带,妇女不许于此日串门,串门则不详。在河南一些地区,人们于此日不劳作,否则本年内遇事破败。   
  正月初五,也就是俗称的“破五”,吃饺子,放鞭炮,原是不少家儿今儿个一定要做的俩事儿。民俗有一说,“破五”前诸多的禁忌,过了今儿个就能破了,人们便往来祝贺新年,各家邀请贺客,饮食嬉戏,新媳妇也该回娘家拜贺长亲了。按清代《燕京岁时记破五》所记:“初五日谓之破五,破五之内不得以生米为炊,妇女不得出门。至初六,则王妃贵主以及各官室等,冠帔往来,互相道贺春。新嫁女子亦于是日归宁。”
  来历之二:原来,大年三十,人们请神时,把脏神给忘了。她气不过,便找弥勒佛闹事。弥勒佛满脸堆笑,就是不答腔。这脏神气得捶胸顿足,七窍生烟。眼看事情要闹大了,弥勒佛才开口说:“这样吧!今天是初五,让人们再为你放几个炮,包一次饺子,破费一次吧!”——这就是“破五”的来历。”
  这一天,还有一种叫做“赶五穷”的风俗。人们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一切妖魔鬼怪都轰将出去,让它们离我们远远的,越远越好。尤其放“二踢脚”(两响)称“崩穷”,把“晦气”、“穷气”从家中崩走。人们从初一至初四已经四天没干活了,日出之前放炮崩穷后,要努力干一天活,称“恨穷”
  全国各地的破五风俗
  这风俗,在关中,东府西府,都差不多。但在放完大炮以后,所吃食物,不尽相同。西府的陇县是全县都吃搅团,说是要把一切不如意的东西都用这糨糊般的食物粘住粘掉。据说在渭河河谷一些地方,过年也吃搅团,但不是破五,而是腊月三十,如三原县和武功县。这和陇县也一样。陇县是过年期间吃三顿搅团,腊月三十,正月初五,还有正月初七。彬县在正月初五这一天也吃搅团,说是“吃穷饭,除穷根”,又说”糊穷坑”、“填穷坑”。用搅团这样的食物来糊来填倒也适当。彬县人说,反正不能吃酒肉。地处渭北高原的淳化县,这一天也吃搅团,也说是用来填穷坑,并且这一天不能出门串亲戚,说是不能让亲戚沾着了穷气。   
  最有意思的是凤翔县,这是秦人的发祥地,也叫破五,也早起,也搞大扫除,也放大炮,但是吃的食物和吃的讲究大不相同,他们是吃煮角(类似饺子)。先一天夜间包好,第二天早上煮了吃。也包肉馅。妙在包饺子时,须点一支香,在那盛饺子馅的盆上边绕去又绕来,然后才包那饺子。这是为什么?凤翔人说:这是将“五穷”之类赶拢了来,包将起来,煮熟了,吃掉。秦人豪迈,办事彻底,这样做,竟不只是赶走“五穷”,而是要赶尽杀绝,有点”食其肉寝其皮”的味道。“五穷”也叫“五鬼”。指”智穷、学穷、文穷、命穷、交穷”等五种穷鬼。曾见于韩愈的《送穷文》。这位诗文大家说,“凡此五鬼,为吾五患”,所以要送而走之。文人无论内心如何思谋,行文总是比较平和,虽属我的大患,还是客客气气送走了吧。到了老百姓便实话实说,“赶五穷”,”填穷坑”,而且动用了爆竹扫帚,不能客气。这毕竟不是请客送礼。赶尽杀绝,当是其中最为慷慨激昂淋漓尽致者。   
  天津人破五这一天,家家户户吃饺子,菜板要剁得叮咚响,让四邻听见,以示正在剁“小人”。天津人把不顺心的事归结到“小人”的身上,除掉“小人”才能大吉大利,顺顺当当,初五晚上放鞭炮,也有避邪免灾的意味。
  山东初五是个重要的民俗节日,既为“马日”,又为“破五”,还为“财神日”,商家爱选在这一天开业;南方不少地儿则在正月初五祭财神。清代顾禄《清嘉录》上记着:“正月初五日,为路头神诞辰。金锣爆竹,牲醴毕陈,以争先为利市,必早起迎之,谓之接路头。”在上海,旧俗中正月初四子夜,就备好祭牲、糕果、香烛等物,还得鸣锣击鼓焚香礼拜,虔诚恭恭敬财神。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