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女性地位为何没有男性地位高?

如题所述

新中国成立后,妇女的地位空前提高。毛主席更是提出“妇女能顶半边天”的口号。在社会各行各业都涌现出来一些女性先进工作者的代表。

如新中国第一个女拖拉机手——梁军,第三套人民币上的女拖拉机手就是以她为原型;1952年“三·八”国际妇女节,新中国第一批优秀的女航空人员在祖国的首都隆重地举行了起飞典礼;新中国第一位火车女司机——田桂英,她同时也是全国劳动模范。

诸如此类的例子,在新中国早期建设中不断涌现。


随着新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发展,妇女的地位整体来说有所提高,但是没有真正实现男女平等,没有触及男权社会的根本。究其原因,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一、生产力发展不充分,不足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男女平等,生产力水平不足触及和改变男权社会的根本以及支撑新的社会体系的建立。正是因为这一点,决定了妇女解放运动是一条长久的道路,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

二、数千年的传统文化影响至深,特别是儒家文化的奴性教育影响至深,使得现有的道德体系一直存在潜移默化的男女不平等的思想,这种思想已经潜移默化到习以为常的地步。这是有数千年男权社会留下来的历史债务,清除这个历史债务,需要新的道德体系的构建。传统思想影响的深度,决定了改造这种思想不是一蹴而就的,是一场持久战。

三、由于中国地域的幅员辽阔,各地的发展程度的不同,与之配套的文化发展程度也是不同的,传统道德的影响程度也是不同的。正是因为这一点,在女权运动、妇女解放运动的宣传过程中,只能影响特定群体、特定地区,对于文化相对落后、传统道德占支配地位的地区而言,这种宣传的影响程度甚微。这些地区的女性,一方面受传统的社会道德体系的支配,自我意识的觉醒较为困难;另一方面,新思想对其影响较小,被觉醒的可能也较小。

四、由于新中国早期确立的公有制(受生产力水平限制的不完全、不彻底的公有制)制度的中断,在公有制时期开展的各种文化革命也没有取得预期结果。以及后来80s的私有制度大范围复辟,公有制度逐渐式微,随之而来的改造不彻底的旧道德、旧的社会体系的复辟,诸如性工作者的重新出现,不正当的男女关系等。同时由于当时生育制度及旧思想的影响,女性地位迎来了低估,女性的权利得不到保障。

五、新世纪,随着生产力的发展,新的女权主义的崛起,这往往是一种极端的女权主义,本质上是男权社会中女权的畸形与异化。这是一种病态的女权主义。


因此,由于以上诸多原因,以及诸多笔者能力之外未总结出来的原因,在现有的文化体系和道德体系中,女性往往没有和男性平等的地位。

诸如“男人靠征服世界来征服女人,女人靠征服男人来征服世界”这句话本质上是强调了女性的依附性,在逻辑中已经把女性地位放低了。

诸如女强人这类称号,就是一种对女性职场的一种缩影,因为社会体潜意识中女性工作能力不如男性。

这类现象还有很多存在于生活之中的各个角落。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