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习俗论文

如题所述

春节,顾名思义就是春天的节日。节日前,就在门脸上贴上红纸黄字的新年寄语。当春姑娘来到门口时,会念一遍寄托新一年美好愿望的句子,这一念,好运真的来了。同样寓意的事情还有挂大红灯笼和贴“福”字及财神像等,“福”字还必须倒贴,路人一念“福倒了”,也就是“福到了”。
春节的另一名称叫过年。“年”是什么呢?是一种为人们带来坏运气的想象中的动物。“年”一来,树木凋蔽,百草不生;“年”一“过”,万物生长,鲜花遍地。“年”如何才能过去呢?需用鞭炮轰,于是有了燃鞭炮的习俗。1993年,北京市人民政府颁布了禁放烟花爆竹的法律,使这一沿续了几百年的习俗成为历史。
春节是个亲人团聚的节日,这一点和西方的圣诞节很相似。离家的孩子这时要不远千里回到父母家里。真正过年的前一夜叫团圆夜,家人要围坐在一起包饺子。饺子的作法是先和面,“和”字就是“合”;饺子的饺和“交”谐音,“合”和“交”又有相聚之意,所以用饺子象征团聚。
节日喜庆气氛要持续一个月。正月初一前有祭灶、祭祖等仪式;节中有给儿童压岁钱、亲朋好友拜年等典礼;节后半月又是元宵节,其时花灯满城,游人满街,盛况空前,元宵节过后,春节才算结束了。
春节:现代民间习惯上把过春节又叫做过年。其实,年和春节的起源是很不相同的。
那么“年”究竟是怎么样来的呢?民间主要有一种说法: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上长角,在海里生长,春节爬上岸来。
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满头白发。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
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家,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独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
“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腊烛还发着余光……
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右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
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赞同53| 评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2-06
过年
  “百节年为首”,客家人与全国全省多数地方一样,视过年为一年中最为隆重和欢乐的节日。人们很早就开始准备过年,九、十月开始晒番薯片、米糕片供过年油炸和炒食。“冬至”一到,开始蒸酒。年近三十,家家户户要蒸糖糕、做米果、杀猪、做豆腐、宰鸡等,欢欢喜喜迎接新年到来。
  祭灶
  十二月二十三日祭灶,二十三日晚饭后要把灶台刷干净,把旧的灶君取下烧掉,三十日晨把新像贴上,一送一迎,都要摆置酒肉、糖果、甘蔗、米果等,在灶前烧香、点烛、放纸炮。
  入年界
  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入“年界”,加紧准备过年,外出的人都要赶回家过年。入年界限后,要教育小孩不能相骂,不能讲不吉利的话。在入年界前后,要择定吉日在屋内扫尘,打扫卫生。要清洗厨桌板凳,洗晒被褥蚊帐,干干净净过年。
  过大年
  大人小孩都要洗澡,穿上新衣,干干净净过年。各家厅堂还要陈设供桌,布置香案,摆起鸡、鱼、肉、果品等,敬奉祖先。除夕晚上,吃团圆饭,菜肴丰盛。桌上要多放几副碗筷,以示请祖先回来一起过年。饭前,要先给祖先筛酒,将酒洒地,然后开始吃饭。席间,老人小孩吃鸡腿,以示尊老敬幼。
  守岁
  吃罢团圆饭,灶具要洗得干干净净,以备正月初一早上或全天吃素。晚上要守岁,辞旧岁,迎新春,每个房间要整夜灯火通明,叫“点岁火”,有些地方牛栏、猪舍也要点上灯。家长要给小孩发压岁钱,有些地方还要给老人压岁钱。
  开大门
  正月初一按《通书》规定的吉利时辰开大门,顿时鞭炮声此起彼伏,响彻云霄。
  拜年
  正月初一早上吃素,饭后人们相互拜年以吉利话相颂。正月初二,走亲戚拜年、特别是新婚女婿(岳家会用书贴来请)要去岳父母家中拜年。去时要带小母鸡、米果、糖果、香烛、鞭炮等,到时要在岳家祖先灵前烧香、点烛、放鞭炮。中午岳家请客,女婿要喝醉,不醉不热情。
  吃岁饭
  吃岁饭,初三早上吃“岁饭”(有的年前廿九日晚上蒸好,有的正月初二晚上蒸好),饭上插上筷子,家中有几个人就插几双,再插上一根带叶树枝,有的还要放上橘、柚等水果。吃岁饭前先要把饭摆在“当天”神位上,供奉天神和祖先。吃岁饭要准备很多菜,有鸡有肉,与大年三十吃团圆饭差不多。初三不能杀生,鸡要在初二杀好或过年时留下。
  出年界
  正月初五,出年界。厅堂的祖宗画像要收起,纸门帘要取下烧掉,外出做工干活的就可以启程了。
  元宵节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又叫“上元节”,家家户户要筹办菜肴,喝酒过年。要闹元宵,新春游乐活动到达高潮。从过年开始到正月十五,各地游乐活动不断,以游龙灯、舞狮为多,有的从正月初一二起开始活动。龙灯和狮队来到前,会预先发贴,来后要给他们送红包、吃点心。龙灯、狮队等除到各家各户表演外,还要到村中各庙宇和祠堂向神灵及祖先拜年。逢到春节后的第一个墟期,各路龙灯、船灯、狮灯等都要到集上表演,叫做“开墟”。
第2个回答  2012-01-30
近些年来,对压岁钱的批评之声不绝于耳。原因不外乎以下几个:其一,压岁钱数量不断攀升,加重了人们的经济负担;其二,孩子们常常不能把压岁钱用到正道上。其三,压岁钱有时成为一种变相的送礼、贿赂。这些批评很对,但是,如果因此倡导移风易俗、取消压岁钱,却也未必是正确的选择。

压岁钱是一种民俗,它能够在岁月的长河中积淀下来,按照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的分析,一种习俗之所以存在,肯定是因其承担着某种社会功能。

压岁钱承担了什么社会功能?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族生活为基本模式的传统社会里,讲究的是“长幼有序”,家长们平时都很威严。只是到了春节,在喜庆的氛围里,小辈们给长辈们行磕头礼,表示对尊长的敬重与祝福,长辈们则发给小辈们或多或少的压岁钱,表示对小辈们的关心和爱护。压岁钱的施与取,像是一出热热闹闹的戏,既表达了共度佳节、喜庆热闹的意思,也体现了“父慈子孝”、“尊尊亲亲”的传统伦理,是对家族血缘关系的确认和对传统伦理的强调。

压岁钱的民俗世代留传,不管是豪门大户还是平民百姓,家家户户都借此民俗长幼同乐,现在有什么理由让这种民俗消亡呢?每个民族都有如何对待传统民俗的问题。美国的历史只有几百年,所以他们像爱护眼珠一样爱护自己的历史传统,如他们最重要的节日――感恩节。日本人一年里要过各种各样的传统节日,日本的大多数孩子都要行隆重的成年礼。这些节日、礼俗大多数都是由中国传过去的,可是在它们的发源地却早已不存在了。

传统民俗中的大多数都是好的,我们应该珍惜,因为它们代表了我们这个民族的悠久历史,一旦失去,就难于恢复。像北京、广州、深圳等大城市,市民多半是外来的移民,所以当地的老风俗几乎已经荡然无存了。在北京,过春节跟平时没有两样,腊八节、端午节、重阳节很少有人想得起来。可以说现代人生活在一个物质生活极其丰富而精神生活却相对贫乏的状态,很少有什么传统的、公众的习俗让我们产生一种与历史、与民族文化血脉相联的感觉了。传统风俗、礼仪的丧失,背后潜藏的是传统的人情、伦理的丧失。越来越多的人已经觉察到,我们社会中人和人之间的感情日益淡漠、社会纽带逐渐松弛。想想看,为什么韩剧会在中国风靡一时?难道不是因为其中浓浓的人情味打动了我们?韩剧中的家长威风、磕头礼等并不好,但我们社会本有的父慈子孝、兄友弟恭等优良的伦理秩序,却是我们万万不能舍弃的。

诚然,在现代化的过程中,我们有时迫不得已要告别一些风俗习惯,比如说在大城市里禁放烟花炮竹,那是因为在拥挤的城市里这种民俗确实存在危险性。可是压岁钱不同于炮竹,压岁钱本身并没有危害性。有的人借压岁钱显示财大气粗,有的家长对孩子用压岁钱不加引导,大人们的崇富心理使孩子借压岁钱攀比,这是一些人把这种传统习俗用歪了,违背了这种风俗本来的意蕴。
中国人的传统里有各种形形色色的饭局,但天字一号重要的当属大年三十晚上的这顿年夜饭
年夜饭代表着至高无上,古时的贤明圣祖在年三十这天也会特赦犯人们回家去吃顿年夜饭,因为这顿饭代表着一个人真实活在世上至高无上的权力,对于中国人而言这是无可替代的,前几年导演张元拍了一部《过年回家》,通过女犯人回家吃年夜饭讲述了一个人性宽容的故事,最后电影为张元捧回了一个"人道主义精神奖"。年饭早已超出了"吃"的范围,年饭桌上的东西,早就不一定非得到过年才有得吃。年饭之意不在饭,而在于那份人与人之间的温馨。
年夜饭象征着幸福憧憬,再惨,惨不过杨白劳,但在年三十这天,杨白劳也要给喜儿买条红头绳,想办法张罗着吃顿年夜饭,喜儿那段"爹爹带回白面来,欢欢喜喜过个年"的唱词让我的父辈在忆苦思甜的过程中知道了什么叫"悲剧的铺垫"。

年夜饭意味着根本的权力,海外的华人感触应是最深,印尼曾经禁止华人们庆祝新春,直到印尼前总统瓦希德就任后,取消了华人公开举行宗教信仰及民俗活动的禁令后,让印尼华人在隔了30多年后获准在不受限制下欢度春节,重新体现春节的喜洋洋气氛,让这顿年夜饭吃得轻松惬意。

年夜饭就是中国人最内核的向心力,年夜饭的温情正是这样一种铭刻在民族的骨头里,温暖在一家人的问候中,沸腾在每一个人血脉中的温情。这种温情是大年三十母亲唠叨在灯下的叮嘱,也是无数的游子顶着寒风,踏着大雪往家里赶的执着与真诚。中国人最讲至亲至情,受"礼仪之邦"的影响至深。但现代社会中很多家庭成员为生计、为发展,各奔东西,平时难得一聚。一起吃顿年饭,一家人酒肴相对,轻言细语,诉说别后离情,生活感悟,该是何等惬意之事!

我们对年夜饭的重视,也就是对传统的重视,对自己身份的认知,《尔雅·释天》中说:"年者,禾熟之名,每岁一熟,故以岁为名",把"年"当作收获的象征,于是大家聚在一起烧些好东西吃一顿,这种庆祝的活动也就成了年夜饭。

这顿饭更重要的在于一个形式,吃年夜饭时,家家都要有一道菜即全鱼,取年年有余之意。在我国南方,鱼是整个宴席的最后一道菜,大家并不是真正的去吃,只是端上来摆摆样子,留到明年表示日子有富余。还有些地区,第一个热菜就上全鱼,直到宴会结束时,大家才象征性地吃上几口。除夕鱼寄托着人们希望家业发达、年年有余的美好愿望。广州人的年夜饭桌上通常会有"发财就手"、"发财好市"这样的意头菜,不过是件讨口彩的事情,但大家还是认真虔诚地做了。

中国之大,各地风俗不尽相同,南方和北方有着明显的差别:北方除夕夜多包饺子吃,以谐音取"更岁交子"的意思,有的在饺子中放糖,祈求来年生活更甜美;有的则在个别饺子中包一枚钱币,谁吃到了谁就会在新的一年里发财。南方除夕一般是吃元宵和年糕,元宵又叫"汤圆"、"团子"、"圆子",中间包糖为多,取全家团圆美满甜蜜之意;年糕由糯米做成,以谐音取"年年高"之意。但这一天,普天下的中国人都不约而同地奔赴了这场盛宴,怎能不教人感动?

有一年春节我执意要独自在异乡过年,父亲在电话里告诉我,他会在饭桌上为我预留一副碗筷,第二天我就挤上了拥挤的火车。 赞同0| 评论
第3个回答  2012-02-02
  化是一个民族独有的东西,它是这个民族得以继续存在的基础,当一个民族的文化消亡或者被其他的文化形式所代替,失去了民族存在基础的时候,那么即便它的人民仍旧存在,这个民族的存在和消亡实际上是没有什么区别的。

  当越来越多的文化形式从原有的那种昌盛发展到现在的濒危乃至已经消失,谁该为这些事情负责?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如痴如醉地沉醉在圣诞节、万圣节、NBA、足球以及情人节等西方文化的氛围中,还有多少人能够从春节、庙会、传统戏剧、皮影戏、传统民乐等中国传统文化形式中找寻到往日的那种新鲜和快乐?当另外一种“崇洋媚外”在我们中间悄然流行的时候,我们已经在抵抗西方文化侵略的阵地前举起了自己手中的“枪”!

  很多民间文化正在逐渐消失

  民间文化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遗产,夏挽群告诉记者,民间文化主要包括四种,即民间文学、民间表演艺术、民间美术和民俗文化,但是从目前的很多情况来看,这些传承着中国劳动人民智慧结晶的文化形式却在各种各样的冲击下逐渐失去了市场、生存发展的空间以至于走向消亡。

  民间文学的种类很多,我国各种类型的民间文学形式几乎在河南都可以找到,它包括神话、故事、传说、歌谣、谚语等,它们构成了中国口继文学的通史,对过去人们的道德思想形成了很大的影响。河南的神话被称为中国神话的奇迹之一,新郑黄帝、周口伏羲、泌阳盘古等表达了东方才有的内在而隽永的民族想象。然而,民间文学随着现代化的进程、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异,有些不再流传,迅速消失,继而消亡。

  民间表演艺术包括民间戏剧、曲艺、音乐、舞蹈、武术、杂技等,它们也是历史悠久,从上古时代产生、发展并传承下来。中国的民间戏剧发源于原始劳动歌舞,是世界戏剧三大源流之一。河南民间戏剧在民国末期调查有80多个剧种,这其中有道情、二夹弦等,但是据现在的调查和统计只剩下30多个,建国后平均每年消亡一个剧种。夏挽群说,每个剧种的消亡都意味着这种戏剧音乐表演形式的消亡,而剩下的30多个剧种也是惨淡经营,专业的演出已经很少了。而在刚解放时,河南有大量的专业剧团走乡串户,现在很多还存在的专业剧团却面临着生存危机,好一些的也只能勉强维持生存。夏挽群给记者举了另外一个例子,在河南鄢陵有一种乐器叫做筹,是过去随着佛教音乐而产生的,现在实际上已经消亡了,仅存的一位能够吹奏该乐器的老人也已经在前不久去世了。

  在丽江纳西族的音乐文化中,驰名中外的纳西古乐,是每一个到丽江的人必听的。但如今,随着纳西古乐的势微、失传与衰落,该音乐形式也将变成“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民间美术包括瓷器、泥塑、玉雕、年画、剪纸等种类,它们也是很珍贵的一笔遗产。夏挽群给记者介绍说,河南淮阳太昊陵的泥泥狗,虽说看起来很粗糙,但是它有很深厚的历史底蕴,被称为史前图腾,它把原始的信息带到了现代。以前在太昊陵的庙会上简直到了热销的程度,然而现在对泥泥狗的制作已经越来越少了。笔者记得小时候,母亲每次去太昊陵烧香,总会带回一些憨态可掬的泥泥狗,它们给笔者留下了美好的童年记忆,而现在却很少有孩子们能够见到这种工艺玩具了。

  传统工艺美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遇到了新的挑战,福建为人们所熟知的工艺美术行业,如脱胎漆器、软木画、竹编、德化瓷塑都处于后继乏人的困难境地。北京、江苏、浙江等工艺美术发达的省、市同样陷入不景气的状态。其他艺术形式如年画、剪纸过去在民间都很流行,但20世纪80年代以来,传统木版年画,除专家、学者、外国人外,很少有人问津。而对剪纸,目前学习的人主要是农村妇女,年轻人并不重视它的传承。

  民俗文化反映了老百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各种习俗,如庙会和春节等。这些传统节日中有着大量的民族内涵,然而随着西方大量节日的到来,中国的很多节日却在逐渐淡出。从事相关研究的专家指出:“很多民族的民俗民风都已经没有了,充满中国民间文化气息的春节本是民族凝聚力与亲和力的体现,而我们现在却不知道该如何去过了!如今节日没有了文化的载体,文化内涵变得越来越空泛,人们也就对节日失去兴趣了。”

  “孔雀公主”杨丽萍忧心于她看到的云南的变化: 许多绝技因为失去了用途而濒于失传,新生的一代喜欢牛仔裤甚于传统服装。一位专家在调查了基诺族巴卡村寨后指出,如果不加以重视和保护,这里的民族口碑文史及其风俗传承机制,有可能在20年内消失。而这种状况,在云南众多的村寨之中并不鲜见。著名作家冯骥才忧心忡忡地说,现在很多少数民族的村寨都变成了洋楼,历史的记忆和传承都没有了。如果继续这样发展,十几年后,我们传统的东西就都没有了。

  我们剥夺了它们生存发展的权利

  冯骥才曾经这样说,“我们正处在一个由农耕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化的时期。在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期,我们的文化没有载体了,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人们对外来的东西觉得特新鲜,把原来的东西都扔掉了。”夏挽群也告诉记者,出现各种民族民间文化失去发展机会乃至走向消亡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原因。

  首先,农耕时代已经结束,进入了工业时代,这些直接导致了原来民间民族文化生存的土壤变化,人们的社会心理、行为习惯以及精神的变异。

  事实上,我们为之自豪的中华文化是由两部分组成的,一半是精英和典籍的文化,一半是民间文化。两部分同等重要,相互不能代替。

  民间文化是我们的祖先五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是我们民族精神情感、个性特征以及凝聚力与亲和力的载体,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精神资源与民族根基,以及综合国力中不可或缺的坚实的精神内含。可是,由于民间文化长期不被重视,也没有从文化上、从全球化的背景上来看待这个“中华文化的一半”,因而至今我们对于民间文化的整体状况认识不清、心无底数,我们甚至不知道如今民间文化到底消失得怎样。

  再次,民间文化是一个非常脆弱的生存方式,和经典文化以及典籍文化相比,它从没有像它们一样用各种方式进行加强。并且民间文化还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它的传承一般都是口口相传,并且还有很多“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等禁忌,传承的范围也很窄,大都是师傅传给徒弟、父亲传给儿子等这样的形式,一旦出现断线,它这种形式很快就可能消亡。

  韵味无穷的皮影木偶,流浪四方的说唱艺人,诙谐幽默的曲艺形式……这些经过几千年来世世代代传承下来的诸多璀璨夺目的文化遗产组成了今日博大精深的中华五千年文明。然而,也正是由于它们大多只是凭借着口传心授、相当脆弱的方式代代相传。面对开放与交流的加强,多元文化潮流的冲击,绝技绝艺传人越来越感到困惑与无奈:一方面,随着年岁渐老,他们带徒传艺的期盼越来越强烈而急迫;另一方面,年轻人忙着打工挣钱、追逐新潮,对民族传统文化感兴趣的不多,能沉静下来学习观摩的就更少。一旦没有传承人,就如断线风筝,即刻消失,化为乌有。在工业化和全球化的今天,它必然遭受致命的冲击。

  最后,民间文化从没得到过正确的认识,甚至一直被认为是封建迷信。改革开放以来,在中国的民间文化还没有来得及作好进行细致的整理的准备,西方的各种文化就来到中国,它们这种带有商业行为的文化形式拥有更多强大的资本,对中国的民间民族文化造成了强大的冲击。而在这种情况下,很多的东方人特别是年轻人还去追求时尚,这种浮躁行为对中国民间民族文化的打击也是毁灭性的

参考资料:星空下的一只鸟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