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上市银行一线岗位会大量被外包“代持”?

如题所述

在中国当前的信用水平下,银行虽然对信用状况极为看重,但其自身的信用水平也是令人唏嘘的,尤其是为了转移风险和控制经营成本,采用的用工方式也是五花八门,在上市银行中,大量的一线岗位通常不是银行的正式雇员,而是通过第三方公司的介入而完成了风险和成本的转移,这种在国际金融市场无法置信的用工形式,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真实上演,更加恐怖的是竟然发生在跟公众资金安全息息相关的银行,这已经足以凸显我们国家当前的信用水平和道德水准是多么不堪。


对普通民众来说,即便是知道银行职员来自第三方公司,也不会对其背后的细节有着深入的了解,其实这些职员并不是第三方公司所招聘和培训,而是银行的人力资源部门从始至终负责招录的,只不过在入职以前,合同的签订是需要与银行合作的第三方公司签订,或许普通民众对此无法理解,但对银行来说,这不但能够有效控制人力资源上的成本支出,而且对特定情境下的风险专业也是非常实用的,这也是我们所信赖的银行在内部运行过程中的信用现状,为了经营成本的控制和盈利水平的提升,不惜与第三方公司狼狈为奸规避劳动保障相关法律的监管。


上市银行的诸多一线岗位之所以被外包公司所垄断,根本原因就是如上所述的成本控制和风险转移,虽然银行的员工规模是相对比较庞大的,但银行的经营网点也相对比较庞大,因此很多的一线岗位都需要转嫁到第三方公司的名下,虽然为此同样要付出不菲的代价,但相比较银行自身的薪酬标准,通过外包的形式所付出的人力成本是远低于银行正式员工的,而这种客观存在的中间差,既能够满足外包公司的盈利需求,又能够大幅降低银行的成本压力,关键是在发生业务纠纷时,可以将责任成功转嫁到第三方公司,这也是国内银行热衷于外包公司提供人力资源服务的客观原因,而对银行客户来说,这也是个人信息泄露的根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