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植树节在什么时候?

如题所述

3月12日。

俗话说:“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清明节一般为每年阳历的4月4-6日,植树节为每年阳历3月12日,为什么植树节要早于清明节呢。

原来,3月12日正好位于惊蛰这一节气的中间位置:惊蛰一般为每年3月5-7日,距离下一个中气春分(3月20-21日),3月12日差不多就在当中。

而惊蛰是仲春二月的节气,这15天中,气温不断上升,大地陆续解冻,所谓“春雷一响,万物生长”,也是在这个时候,农民伯伯开始耕地播种,我们植树造林也算顺势而为了。

除了节气方面的原因,还有就是历史原因。提倡植树造林,从民国时期就开始了,大力推动的人还是我们熟知的国父——孙中山。

孙中山是中国近代史上最早意识到森林的重要意义和倡导植树造林的人,他身体力行,亲自植树,起草的政治文献《上李鸿章书》中提出,中国欲强,必须“急兴农学,讲究树艺”。

在任临时大总统后,孙中山于1914年11月颁布了我国近代史上第一部《森林法》,1915年7月,在孙中山的倡议下,当时的北洋政府正式下令,规定了以每年清明节为植树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8-03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组织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种活动,激发人们爱林造林的热情、意识到环保的重要性。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第2个回答  2019-08-04
植树节时间为3月12日。
中国的植树节由凌道扬和韩安、裴义理等林学家于1915年倡议设立,最初将时间确定在每年清明节。1928年,国民政府为纪念孙中山逝世三周年将植树节改为3月12日。新中国成立后的1979年,在邓小平提议下,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决定每年3月12日为我国的植树节。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