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为何又被称为太公望?

姜子牙为何又被人称之为太公望?

姜太公(约公元前1128-公元前1015),本名吕尚,姓姜,字子牙。后人多称其为姜子牙、姜太公,中国历史上最享盛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谋略家。姜子牙为什么会被称为太公望呢?太公在我们的印象中可能就是年纪比较大的人,才会这么称呼吧。那么姜子牙被尊称为太公望,是不是因为年龄大的原因,还是有其他原因呢?

这可能就要从周公遇见姜子牙的时候说起。周文王为推翻商纣王的暴政广纳贤才,在当时他的身边紧缺一个很有军事才能的人来协助他带兵打仗。他就一直留意身边这样的人选。在影视电视剧《封神榜》中为引出一位这样的人物,是由神仙托梦引导的。

这位周文王就根据自己梦中引导能出现的地方去寻找他,带着自己的儿子也就是后来的周武王姬发。而他们寻找的这位能人,就是名叫姜尚的一位能人又叫姜子牙。

他们走寻了多次,有一天周文王在渭水的河畔见到了一位白发老翁在河边钓鱼。大队的人马过来见他镇定自若,当周文王看到他钓鱼的工具时候,发现他的鱼钩是直的,而且也没有放鱼食,就好奇的和老翁侃侃而谈,经过一番谈话后发现这位老翁就是自己要找的人,他非常的精通兵法,很会排兵布阵,周文王就请他一起回宫,给他一个军事的位置。

这大概就是姜子牙被称为太公望的原因所在了。不是因为他的年纪大,满头白发。其实是因为周文王的爷爷曾经盼望着能有一个帮助周族兴盛的能人,而姜子牙正是让周族兴盛的能人,所以后来就有人称他为太公望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6-23
姜太公,即姜尚(史称太公望;史书皆称吕尚、吕望;俗称姜太公、姜子牙),为炎帝之后本为姜姓,因其先祖伯夷为尧帝四岳,在舜帝时为秩宗,典朕三礼,佐大禹平水土功劳很大,为禹帝的股肱重臣,受封为吕侯,被赐姓姜,封于吕地(位于现在的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王村乡董营村,姜子牙就出生在董营村),并建立诸侯国吕国。为吕氏始祖,后世从其封氏(根据先秦及之前胙土命氏男子称氏的规定),故曰吕尚。享齐国祀者必吕氏,故史记云:盖太公之卒百有余年子丁公吕伋立;-----二十六年康公卒,吕氏遂绝其祀。

相传姜尚的先世为贵族,故为吕氏,曰吕尚。姜子牙家道中落,

姜子牙

至姜尚时已沦为贫民。为维持生计,姜尚年轻时曾在商都朝歌(今河南淇县)宰牛卖肉,又到孟津(今河南孟津县东北)做过卖酒生意。他虽贫寒,但胸怀大志,勤苦学习,始终不倦地研究、探讨治国兴邦之道,以期有朝一日能够大展宏图,为国效力。直到暮年,终于遇到了施展才华之机。

当时,正是东方大国殷商王朝走向衰亡的时期。殷纣王暴虐无道,荒淫无度,朝政腐败,社会黑暗,经济崩溃,民不聊生,怨声载道。而西部的周国由于西伯姬昌(后为周文王)倡行仁政,发展经济,实行勤俭立国和裕民政策,社会清明,人心安定,国势日强,天下民众倾心于周,四边诸侯望风依附。壮心不已的姜尚,获悉姬昌为了治国兴邦,正在广求天下贤能之士,便毅然离开商朝,来到渭水之滨的西周领地,栖身于磻溪,终日以垂钓为事,以静观世态的变化,待机出山。一天,姜尚在磻溪垂钓时,恰遇到此游猎的西伯姬昌,二人不期而遇,谈得十分投机。

姬昌见姜尚学识渊博,通晓历史和时势,便向他请教治国兴邦的良策,姜尚当即提出了“三常”之说:“一曰君以举贤为常,二曰官以任贤为常,三曰士以敬贤为常。”意思是,要治国兴邦,必须以贤为本,重视发掘、使用人才。姬昌听后甚喜,说道:“我先君太公预言;‘当有圣人至周,周才得以兴盛。’您就是那位圣人吧?我太公望子(盼望先生)久矣!”于是,姬昌亲自把姜尚扶上车辇,一起回宫,拜为太师,称“太公望”。从此,英雄有了用武之地。因封为吕,所以称”吕望“。
第2个回答  2019-06-23

对于先秦人物的称呼有很多,古人有姓,有氏,有字,后有名,所以你可以用姓名来称呼,也可以用氏名,还可以用姓氏加上字来称呼,姜子牙姓姜,吕氏,字子牙,名望,姜子牙也叫吕望,姜望,值得一提的是,他原名叫尚,自从他在72岁时见到周文王后才改名为望,这个缘由是周文王觉得姜子牙就是他祖上盼望的圣人,将来会助周兴盛,足以看出周文王对姜子牙的器重,姜子牙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最终推翻殷商。

第3个回答  2019-06-23
姜子牙曾经穷困潦倒,年老时,借钓鱼的机会见到当时的周西伯后来的周文王姬昌。西伯与姜子牙谈的很投机,认为子牙是老天派来帮他成就王霸之业的,很高兴的对子牙说:“自吾先君太公曰,当有圣人适周,周以兴”。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翻译成白话文,意思就是,我国的先君太公曾说过:‘一定有圣人来周,周会因此兴旺。’您就是这位圣人吧?我们太公盼望您已经很久了。”所以西伯尊称吕尚为“太公望”,“姜太公”和“太公望”的名字就是这么来的。
第4个回答  2019-06-23
吕尚姓姜名尚,字子牙,东里乡东吕里人,(今日照市东),姜太公饱学声明兵法战策,但家极贫。曾去殷商都城朝歌求仕,不成乃辗转,去陕西,在渭水滋源钓鱼为生,约在公元前1123年,当他80岁时遇见了西伯侯姬昌,姬昌认定他是当代难得人才便礼聘他为专管军事的“师”又因为姜太公是自己祖父生日夜相望的人,便尊称为“太公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