墙下条形设计

一、墙下条形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某教学楼采用毛石条形基础,教学楼建筑平面如图所示,试设计该基础。⑴工程地质条件如图所示⑵室外设计地面-0.6m,室外设计地面标高同天然地面标高。⑶由上部结构传至基础顶面的竖向力值分别为外纵墙∑F1K=558.57kN,山墙∑F2K=168.61kN,内横墙∑F3K=162.68kN,内纵墙∑F4K=1533.15kN。⑷基础采用M5水泥砂浆砌毛石,标准冻深为1.2m。(三)设计内容⑴荷载计算 (包括选计算单元、确定其宽度)。 ⑵确定基础埋置深度。 ⑶确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⑷确定基础的宽度和剖面尺寸。 ⑸软弱下卧层强度验算。 ⑹绘制施工图(平面图、详图)。 (四)设计要求⑴计算书要求 书写工整、数字准确、图文并茂。⑵制图要求 所有图线、图例尺寸和标注方法均应符合新的制图标准,图纸上所有汉字和数字均应书写端正、排列整齐、笔画清晰,中文书写为仿宋字。

墙下条形基础施工方法如下:
1、施工流程
基槽开挖→浇垫层→扎条形基础钢筋→立条形基础模板→浇条形基础砼→砌砖基→扎地圈梁钢筋和构造柱插筋→立地圈梁模板→浇地圈梁砼→拆地圈梁模→基础填土→安装预应力空心板。
2、基槽挖土及运土
(1)基槽挖土采用反铲挖掘机开挖,人工辅助修坡修底,挖土顺序应沿房屋纵向,由一端逐步后退开挖,挖出的土方用汽车立即全部拉出场外。
(2)基槽开挖尺寸要考虑两侧比基础宽度各多300mm,作为基础侧面支模的位置,基础挖至设计深度,要跟随检查土质情况,如与设计土质要求不符,应立即采取加深措施,加深段应挖成台阶段,各阶段长与高之比要大于2,对加深部分,采用何种材料回填,应与监理和设计商定处理,基槽开挖完成后,应立即进行地基验槽,并组织浇捣垫层,防止基槽受雨水浸泡。
3、垫层施工
垫层施工要控制好厚度、宽度和表面平整,先用竹桩在槽底每隔1m钉一个竹桩,控制桩顶为垫层面标高,垫层砼摊平后,应用平板振动器振实,并利用刮尺平整
4、条形基底钢筋
(1)条形基底钢筋绑扎前,应在基底垫层上用粉笔画好受力钢筋的间距,在转角和T形、十字形交接处,受力钢筋应重叠布设。
(2)沿基底宽度的受力筋应放置在底部,沿纵向的分布筋放在上面,受力筋弯钩朝上,绑扎完成后应垫好35mm厚的垫块。
(3)钢筋绑扎后,立即请监理共同进行隐蔽验收。
5、条基模板安装
条基模板采用胶合模板,支撑采用松方木,模板整条安装后,要拉线调直,两侧与基槽土避顶牢。
6、浇筑条基砼
(1)条基砼采用商品砼,浇捣砼要根据炼化厂的作息时间安排劳力和进度时间,每个基础拟安排两个小组,分别由两端向中间合拢,保证在规定时间浇捣完。
(2)在现场设两个装砼铁斗,商品砼进入工地,由搅拌车倒入斗内,斗底设闸门,人力板车运到浇捣地点,这样可加快搅拌车运输次数。
(3)砼的振捣:
1)混凝土振捣采用插入式振动器垂直振捣,操作要做到快插慢拔,插点要均匀排列,逐点移动进行,在振捣过程中,宜将振棒上下略为抽动以使上下振捣均匀。
2)砼分层浇筑时,每层厚度应不超过振动棒长的1.25倍,在振捣上一层时,应插入下层3~5cm,以加强两层砼之间的接触。同时在振捣上层砼时,要在下层砼初凝之前进行。不得形成自然施工缝,应掌握好振捣时间。
3)振捣时间,一般每点振捣时间为20?~30s??,使用高频振动器时,最短不应少于10s,以砼表面不显着下沉,不出现气泡,表面泛出灰浆为准,保证砼的密实度。
4)振动器插点要均匀排列,可采用并列或交错式的次秩序移动,以免漏振。
5)砼在振捣过程中,振动棒不得触动钢筋。
7、砌砖基
(1)砖头应选用耐腐蚀的青砖,其强度应符合要求。
(2)砌筑砂浆应为MU7.5水泥砂浆。
(3)采用一顺一丁砌法,灰缝控制10mm左右,要求接槎留在中间,做成台阶接头。
(4)砖基在砌到顶上的三皮时,应按间隔1m 留一个120×120mm的洞眼,作为上面基础地圈梁支模用,在地圈梁模板拆除后,及时把洞眼补掉。
8、回填土
(1)回填土材料土质要符合要求。
(2)回填土要分层,每个开间内填土高度一致,杜绝一次倒满,夯实时相邻开间尽量同时进行,避免填土对基础墙产生侧压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